王鑫:足球打假扫黑的导火索和关键先生,曾被国际刑警组织追捕

王鑫被称为十几年以前反腐风暴中的“关键先生”,就是从王鑫的被抓揭开了国内足坛假赌黑大幕,以后“足球人渣”王珀浮出水面。因为王鑫、王珀案这个“导火索”,才牵扯出后来的杨一民、南勇、谢亚龙、张建强、陆俊……



王鑫球员时代在上世纪90年代,曾是沈阳制药队的主力前锋,但是鉴于沈阳俱乐部实力平平,因此王鑫在国内足坛的知名度并不高。退役后,王鑫以俱乐部管理层身份,辗转于山西路虎、辽宁广源等多家俱乐部,但都不是俱乐部的实权人物,直到去了新加坡广源足球俱乐部做球队总经理,王鑫才拥有了很大的话语权。


当时在新加坡这个俱乐部,球队老板并没有过多参与俱乐部具体事务,王鑫就成为球队事实上的老大。球员合同是他签约,球员待遇他说了算,赛后奖金分配也是他一人操作,甚至是打假球,球员只有服从的份儿。当时从国内到新加坡广源俱乐部踢球的几个球员,因为天高皇帝远,只能屈从在王鑫的一亩三分地。



2006年,王鑫曾在山西路虎俱乐部做副总经理,而当时俱乐部的总经理就是臭名昭著的“足球人渣”王珀。他们沆瀣一气,无恶不作,在2006中甲赛季曾操纵了部分比赛,严重损害了中国足球的生态环境,就是这些人,把中国足球彻底搞臭了。2006年8月19日,中甲第17轮,广州医药5:1大胜山西路虎的假球案件随后也大白于天下。


2007年,在新加坡注册的辽宁广源俱乐部领队兼总经理王鑫涉嫌操纵八名球员打假球而被中新两国警方追捕,随后国际刑警组织新加坡国家中心局发出红色通缉令。王鑫闻风从新加坡逃回国内,但在辽宁被抓并锒铛入狱,被黑暗和假球所笼罩的中国足坛终于迎来一个十分难得的突破口,中国足坛的假球黑哨从此被抽丝剥茧,揭开了神秘的暗沙。



根据王鑫的供词和其他球员的交代,有一个人成为被警方捕获的主要目标,他就是前陕西国力足球俱乐部总经理王珀。王珀曾在4年时间搞垮了5支国内足球俱乐部,一场假球就从博彩公司暴敛7000多万元。王珀甚至不惜使出给球员下药、软禁教练、拖欠薪酬等超常规手段,他的斑斑劣迹一度被列入足协黑名单,成为了横行一时无人敢惹的足球通天教主。


为了假球,王珀曾对陕西国力巴西籍外教卡洛斯说:如果你不听话,我就让你在公海消失,但一身正气的卡洛斯并没有被王珀的人身威胁所吓倒,他并没有在王珀的威胁下去打假球。王珀无奈只好以教练生病为由,把卡洛斯软禁在酒店,自己带队出征客场比赛。可见,为了黑钱,王珀是多么的丧心病狂和不择手段。



江洪曾是前国家队的门将,也是韩日世界杯中国队主力门将江津的哥哥。每当提起足球人渣王珀,生性耿直的江洪总是咬牙切齿,不寒而栗。在陕西国力,江洪是球队的核心主力,也是球队的场上队长,在守门员位置兢兢业业,是陕西球迷们心中的英雄和宠儿。但是王珀的到来却让江洪陷入无尽的深渊之中,因为江洪为人正直,刚正不阿,拒不配合王珀打假球,而被王珀排除在大名单之外,心情失落又无可奈何的江洪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球队惨败。


王珀在陕西国力俱乐部期间曾对球员说过,挡什么路都可以,但千万不能挡别人的财路,这是我的底线,任何人也不能突破。



为了能控制江洪,王珀阴险狡诈几乎无所不用其极,甚至在江洪的饭菜里放上了预先准备好的摇头丸。回想起那些年的不堪经历,江洪总是不愿意提及太多,因为王珀的种种陷害与不择手段,心灰意冷、万般无奈又走投无路的江洪一度远离了足坛,到一处外人不知道的地方过起了隐居生活。


在新中国体育史上,陕西从来不是一个体育强省,足球也没有辽宁等传统强省那样庞大的群众参与基础,但在西安这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当地市民对足球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在球市最繁荣的几个赛季,西安足球场场均上座五万人,每场票房收入超百万元,造就了西安远近闻名的超白金球市,足球比赛成为当地球迷每周的重大节日。



然而,王珀操纵的假球黑幕,给陕西西安的足球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和毁灭性的影响。假赌黑不仅让球迷们失去了对足球比赛的信任和热情,也使球员、教练和裁判的信誉受到极大的损害,甚至让整个足球产业链受到了直接的冲击,俱乐部、赞助商等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足球作为一项大众喜爱的运动项目,在竞技过程中存在着打假球的现象,其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比赛结果,更严重的是损害了足球的公平和尊严。为了杜绝打假球的现象,我们需要对足球产业链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



首先,合理规范足球产业链各环节。足球产业链包括足球教育、足球训练、足球比赛、足球赛事组织、足球广告营销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的管理和监督。针对足球赛事组织和广告营销这两个重要环节,应该引入更加严格的监管机制和规范,特别是在指导足球教育和训练的过程中,加强对青少年和未成年人的保护,防止他们被卷入打假的漩涡。


其次,完善法律制度,加强打假球的惩戒力度。对于打假球的行为,应该依法从重处罚。同时,也要对打假球的幕后人员进行严厉的打击,让他们付出惨痛的代价。在法律制度上,还需要加强立法,完善法规,加强对相关行业从业者的监管。



第三,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引导。只有公众的监督和声音越来越响亮,足球管理层才会更加重视这一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同时,媒体也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对打假球现象进行持续关注和报道,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打假球的危害和严重性。


十几年前反腐扫黑风暴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对于打假球这类违法行为,除了从法律制度、监管机制等方面进行打击外,还需要强化教育,提高足球从业人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让他们意识到打假球不仅是一种违法行为,也是对足球精神的践踏和玷污。



总之,杜绝打假球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和制度体系,加强教育宣传力度,坚持从源头上预防和打击打假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足球产业健康发展,让足球这项运动项目更加公正、公平、公开地进行。(图片均来源网络,侵删)#从今天起记录我的2O23##好内容我来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卡洛斯   足球   假球   球员   新加坡   导火索   辽宁   俱乐部   产业链   足坛   球队   国际刑警   关键   组织   王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