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丨树下长眠

“妈妈的想法,我们也没有想到。”

清明节前,中山市福荫园公墓细雨蒙蒙。苏家丽站在雨中,将母亲的骨灰永远留在这片树葬区里,用手机拨通了家族微信群的视频通话,告知亲友。

有亲戚理解,也有亲戚反对,但这是其母亲的遗愿,苏家丽选择了尊重。

这一天,有十个素昧平生的家庭都选择用树葬的方式告别自己的亲人。

在中山市福荫园公墓,十个素昧平生的家庭用树葬的方式告别自己的亲人。 南方+ 李姗恒 拍摄

福荫园公墓在已经开发的约750亩土地上,有着约43000个墓位。据中山市殡葬管理中心提供的数据,已有2111具骨灰以树葬的形式留在了这里。

仪式开始前 ,

有一家临时缺席了

3月28日上午,强降雨天气过后,天空依然灰蒙。在树葬区的草坪上,陆续到来的人们小心翼翼地将装有先人骨灰的盒子放在了覆着白布的桌子上。桌子旁,一块巨大的背景板写着:倡导绿色生态殡葬,弘扬文明祭扫新风。

背景板前,十个家庭的成员们落座等待安葬仪式开始。这是他们最后一次与即将安葬的亲人“面对面”。座位上,有人低头沉思,有人望着不远处的树林发呆,有人看着前面的盒子出神。

一旁的工作人员给家属代表发放花束。“怎么还有一家没有到?”

距离告别仪式开始还有不到五分钟,看着剩下的一束花,负责这次树葬事宜的殡葬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植崇之四处寻找没有出现的身影。他翻出名单,拨通了还未到场的人家的电话。电话那头告诉他:已经决定选择骨灰安葬设施,不再参与此次树葬了。

入职殡葬管理中心一年,这样的临时缺席,是植崇之第一次遇见,但他也能理解:“虽然树葬、海葬在中山2000年就开始有了,参加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殡葬的传统观念也不是一时就能改变的。”

20年前父母就已约定:

要埋在同一棵树下

“现在我宣布,安葬仪式正式开始。”司仪用沉稳的声音说道。

树葬开始前,亲友们在默哀。 南方+ 李姗恒 拍摄

默哀、鞠躬后,家属们手捧骨灰盒向铭思林缓步走去。和墓园的其他片区不同,铭思林没有林立的墓碑,只有一棵棵青葱的大树。工作人员已提前在树下挖好了两排整齐的小土穴,每个深约30厘米。

“现在,将骨灰撒入穴中,并撒下祝福的花瓣。”在司仪的指引下,安葬仪式安静有序地进行着。

一层骨灰,一层花瓣,然后把泥土推入穴中,直至填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将与周边的土地融为一体,让人觉察不到任何“痕迹”。如果不是工作人员无意中说起:“最近已在物色新的树葬区”,人们很难察觉,这片树林已经快要“满员”了。

撒下骨灰后,亲友们为先人撒下祝福的花瓣。 南方+ 李姗恒 拍摄

甘广平一家举行仪式的速度要比其他几个稍慢,因为他们要安葬的骨灰是两具。20年前,甘广平的父亲去世,他和妻子约定,两个人都“走了”的时候,要把骨灰都埋在一棵树下。

20多年前,树葬刚刚兴起。双亲都是老师,思想开明,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甘广平,十分理解父母的选择。“在家里,父母与子女、孙辈的关系都很好,安葬的形式是一方面,但我觉得比形式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心,心会一直记着他们,这就够了。”对树葬这件事,甘广平心态很积极。去年,母亲去世,甘广平便着手安排父母“合葬”这件事。

向亲友“直播”,

希望在纪念墙上提前刻好名字

“妈妈,今天帮你完成心愿了,希望你在那边一切都好。”在填好的土地上放下鲜花,苏家丽和亲友齐齐围着,双手合十,三鞠躬与其母亲作最后的道别。苏家有十人出席苏家丽母亲的安葬仪式,是到场亲友最多的一个家庭。

安葬仪式结束后,苏家丽搀扶着父亲,前往福荫园公墓的树葬、海葬纪念墙。这面墙上,刻着参加骨灰树葬、海葬的每一个名字,供亲友鲜花祭祀。

在中山市福荫园公墓设有树葬、海葬纪念墙。 南方+ 李姗恒 拍摄

路上,苏家丽拨通了家族群的视频通话,开始“直播”。“刚才我们给妈妈举行了一个简单又隆重的树葬仪式。”

一旁的父亲不时小声向女儿提问,苏家丽都一一耐心地解答。对于老伴“新潮”的选择,苏伯似乎依然有很多不解。

纪念墙前,苏家丽和父亲并肩站着,仔细浏览墙上的文字,拿起正在“直播”的手机,告诉群里的亲友:“以后你们如果想我妈妈了,随时都可以来,纪念墙上将来也会刻上妈妈的名字,可以在这里给她献花,不用再讲究一定要清明或者重阳来了。”

苏家丽(化名)正在纪念墙前给亲友拨打视频通话。 南方+ 李姗恒 拍摄

原本,苏家丽和家人们希望在安葬仪式前就将名字刻在纪念墙上,在安葬仪式结束后可以拍下来告诉亲友,但因纪念墙刻名字一般是每年刻一次,这个愿望最终未能实现。

当笔者想要和苏家丽一家再聊聊时,逝者的儿子摆了摆手。植崇之说:“逝者的儿子和少部分家属是认可树葬的,但还是有一部分家属接受不了,需要他去说服他们,应该是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天空的绵绵细雨没有停,树葬仪式结束后,铭思林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知多D】

中山市殡葬管理中心副主任朱燕芬介绍,在中山,人们选择树葬的原因一般有两种:先人遗愿;先人已逝世多年,先人的子女担心后代因各种原因不便祭奠先人。

为进一步推行绿色殡葬,中山于2019年1月29日印发《中山市节地生态安葬补贴实施办法》,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有效期5年。

节地生态安葬补贴对象为《骨灰寄存证》持证人。

领取节地生态安葬补贴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逝者生前为中山市户籍居民或《骨灰寄存证》持证人为中山市户籍居民;

逝者遗体经殡仪馆(火葬场)火化后,骨灰寄存在经批准设立的公益性骨灰楼或安放地,并能出具合法有效证明;

参与中山市统一举办的节地生态安葬活动。

节地生态安葬补贴标准为:海葬1000元/具骨灰,树葬或草坪(花坛)葬600元/具骨灰。

【策划】张培发

【统筹】罗丽娟

【采写】李姗恒 廖冰莹

【摄影】李姗恒

【实习生】叶紫潇

【通讯员】钟民轩

【作者】 李姗恒;廖冰莹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广平   海葬   中山市   逝者   先人   公墓   骨灰   特写   殡葬   亲友   家属   墙上   仪式   母亲   生态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