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内战之始,南北方发展中的矛盾与冲突

美国独立后,美国经济的发展依地区不同形成3种各异的类型:东北部的工业化,西部自由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和南部棉花种植园的膨胀。前两种都是以资本主义的自由劳动为基础的,而后一种则是以奴隶制为基础的。

18世纪南方种植园生产的商品作物是烟草、稻米和蓝旋。独立战争后,这些农产品的价格曾剧烈下跌,种植园经济一度衰落。由于英国棉纺织业蓬勃发展和美国北部工业革命的兴起,国内外市场对棉花的需求量激增。

1793年伊莱·惠特尼发明的轧棉机极大地提高了清除棉籽的效率,降低了棉花生产的成本;种植棉花需要长年而简单的劳动,大量地役使奴隶非常有利可图。这就使地处亚热带的美国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迅速地发展和扩大起来。

19世纪初,奴隶贸易被欧洲各国废止。1808年后,只有5.4万黑奴从非洲偷运进美国。但是,在美国南方的国内奴隶贸易却日益兴盛。种植园成为奴隶的“生产”与出售单位。

南方黑奴人数从1790年的70万增加到1860年的395.4万,其中60%在棉花种植园里劳动。黑奴的地位与古代奴隶没有什么区别。他们在手执皮鞭的工头监督下劳动,劳动产品和人身完全由奴隶主支配。

南方种植园经济是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而生产的,因而构成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是,整个南方停留在传统农业社会的发展水平,几乎没有工厂,大城市很少,大多数州的道路都很原始。美国东北部几乎人人都能读写,而南方20%以上的白人是文盲。

受到非人待遇的黑奴不断进行反抗压迫和争取自由的斗争。1822年,1831年都发生过规模较大的奴隶起义。内战前夕的里士满奴隶市场在北部和西部,各州禁止奴隶制度。少数先进政治家和人道主义者在竭力唤醒白人的良知,反对奴隶制度。

19世纪初,一些人道主义者发起遣送黑人返回非洲的事业。1817年成立的“美国殖民协会”在西非购置了几片土地。1847年,被遣送到那里定居的几千名黑人建立了利比里亚共和国。但是,由于遣送花费甚巨,这项事业难以扩大。

到19世纪30年代,一些坚决主张废除奴隶制度的人(废奴主义者)展开斗争,形成废奴运动。1832年,“新英格兰反奴隶制协会”成立。翌年,全国性的“美国反奴隶制协会”(又称废奴社)成立。

到1837年,北方共有废奴组织2000个。1840年时,参加“废奴社”的人数约有15万~25万人,包括工人、农民、黑人和妇女。其中起领导作用的是知识分子和宗教界人士。

在废奴运动的高潮中,女作家哈里特·比彻·斯托夫人发表了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旧译《黑奴吁天录》)。

小说生动地展示了黑奴的悲惨生活,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小说出版后风行欧美,在它的感召下,英国有50万妇女在声讨美国奴隶制宜言上签名。

废奴派还组织了帮助南方黑奴逃亡的“地下铁道”。北方的“乘务员”将南方的“乘客”(黑如),经过一个个“车站”(废奴派的住所),秘密转送到北方或加拿大,据估计,参加这项工作的有3万多人。

被称为地下铁道主席的利维·科芬在1826~1860年帮助3.3万名黑奴获得自由。著名的黑人女英雄哈丽特·塔布曼只身潜人南方19次,先后救出300名黑奴。

北方的资本主义自由劳动制度与南方的奴隶制度在本质上是互相对立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北方和南方的矛盾日益尖锐起来。

在关税问题上,北方资产阶级要求提高关税,保护本国年轻的工业。政府在1816年制定保护关税法,1828年又提高关税45%。但是南方的棉花主要输往英国,换取英国廉价工业品。

南方种植园主发起反对“可憎的税率”的抗议运动,并提出“否认原则”,即否认联邦政府有权干涉各州重大事务。南卡罗来纳州甚至以脱离联邦相威胁。1832年,政府只得取消一些进口商品的高税率。

西部新开发领土的建州问题引起南北双方更大的冲突。南方种植园主极力扩张种植园经济,因此要使新建州成为蓄奴州。北方资产阶级和农民则要发展白人自由劳动制度,在新建州内禁止奴隶制度。

新建州是作为自由州还是蓄奴州加入联邦,还关系到北方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主谁能控制参议院的问题,因为在参议院中各州的议员都是两名。

1819年密苏里地区建州,申请加人联邦。南北双方经过激烈争执,于1820年通过《密苏里妥协案》,确定密苏里州为蓄奴州,同时从马萨诸塞州划出一个新州一缅因州作为自由州;规定北纬3630以北永远禁止奴隶制。矛盾暂时得到缓和。

1849年加利福尼亚建州,制定了禁止奴隶制的州宪法。南方种植园主不顾他们一贯坚持的每个州有权处理内部事务的原则,拒绝加州加入联邦,并再次以南北分离相威胁。

在国会中,南北双方代表再次发生激烈争论,达成《1850年妥协案》,确定加州作为自由州加入联邦,但规定国会要制定一部严峻的《逃亡奴隶法》,允许在全国缉捕逃亡奴隶,惩办拯救和收藏逃亡奴隶者。

1854年,为在密苏里河以西的“处女地”修建铁路和吸收移民,国会决定在这一地区建立堪萨斯和内布拉斯加两个州。这一地区位于北纬3630'以北,按规定不准蓄奴。

但是在奴隶主的压力下,国会通过了《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规定新州的奴隶制问题由当地居民“自决”。这实际上等于取消了《密苏里妥协案》对奴隶制的地域限制,使南北双方的矛盾更激化了。

为了争夺这块处女地,奴隶主们纷纷越过密苏里河来到堪萨斯。北部的普通劳动者也竞相迁居到这里。1855年3月举行了立法议会的选举。南方组织数千人涌人堪萨斯,把大叠选票塞人投票箱。选出的议会立即制定了维护奴隶制的法律。

10月,自由民代表另行召开议会,制定了反对奴隶制的法律。堪萨斯出现了两个对立的政权。1856年5月,奴隶主袭击了自由移民的一个定居点。自由移民开始武装起来,同奴隶主展开战斗。

武装冲突持续了半年之久,是为“堪萨斯内战”,成为美国内战的序幕。在堪萨斯内战中因率先进行武装斗争面闻名全国的废奴主义者约翰·布朗,准备用武装起义摧毁奴隶制,在阿帕拉契亚山区建立一个废奴主义共和国。

1859年10月16日夜,布朗带领16名白人(包括他的3个儿子)和5名黑人在弗吉尼亚的哈普斯渡口举行起义,占领一座军火库,拘捕一批奴隶主,并开始发动黑奴起义。

次日,当地民团和海军陆战队陆续开来,展开激战。布朗的两个儿子先后牺牲,布朗负了重伤。18日下午起义失败,布朗等6人被俘。12月2日布朗及战友被处以绞刑。

布朗的殉难激起北方广大群众的悲愤,也推动了原来持非暴力观点的废奴派领袖们的思想转变。他们宣布,反奴隶制斗争“经过30年‘思想起义’阶段,现在已进入‘武装起义’的新阶段。…哈普斯渡口便是今天的来克星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堪萨斯   美国   布朗   奴隶制度   黑奴   种植园   奴隶主   奴隶制   内战   奴隶   冲突   矛盾   自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