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重蹈苏联覆辙?乌克兰准备秋后算账,德媒:中国也劝不动普京

乌克兰最近正在幻想取得胜利后对俄罗斯“秋后算账”,并且已经脑补出要俄罗斯付出代价的事项清单,当然这一切都要在收复克里米亚之后。最近有著名人士指出,俄罗斯现在深陷战争泥潭的处境可能比苏联更加绝望,俄军在顿巴斯前线进展并不顺利。另一方面,乌克兰这边可能也无法继续获得足够的武器装备弹药,因为北约国家产能已无法满足乌军目前每日的大量消耗。

4月3日,乌克兰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秘书达尼洛夫日前发布了乌克兰收复克里米亚后,所需要采取行动的具体计划,现在看来这个计划非常明显和详细,在基础设施方面,乌克兰要拆除克里米亚刻赤半岛连通俄罗斯塔曼半岛的大桥,树立所谓“俄罗斯滚蛋”的纪念碑。

在社会和私有财产方面,将会强制在2014年2月之后“非法”抵达克里米亚定居和工作的俄罗斯公民离开,还会将此日期后签订的房地产和土地财产买卖协议等契约全部废除,因为克里米亚“属于乌克兰公民”;乌克兰当局还打算对为俄罗斯工作的公务员发起诉讼和审判,永远开除出国家行政机构,并永远不得再次录用,还要剥夺其养老金和社会保障等福利待遇。

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方面,乌克兰打算将塞瓦斯托波尔这个具有浓厚苏联和俄罗斯英雄历史色彩的名字改成乌克兰风格的城市名“阿赫蒂亚尔”,还要实行全面的“解毒”计划,以彻底消除数年来俄罗斯对克里米亚地区居民思想的影响等。

乌克兰高官的此番言论和详细计划,实在是饱含对俄罗斯多年来“占领”克里米亚地区的刻骨仇恨,现在俄乌激战正酣,就在想象和策划着未来的“光明前景”,实在是“国仇家恨”集于一身,恨不得将俄罗斯完全打败、彻底审判“罪魁祸首”普京才肯善罢甘休。

其次,乌克兰高官的此番计划也是受到利益驱使而做出的。俄乌冲突一年多,不仅俄罗斯遭受美西方制裁导致经济滑坡很多,乌克兰也疲惫不堪、千疮百孔,经济水平一落千丈,人民生活苦不堪言,他们急需经济上的“大回血”,如果取得对俄战争的胜利,并且可以在国际社会斡旋下收回克里米亚,那么就可以使用强制力大量剥夺克里米亚俄罗斯公民的财产和地产,这样就能够对乌官方财政有缓解燃眉之急的作用。

可是,俗话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现在俄乌冲突仍然形势不明朗,对巴赫穆特的争夺仍如火如荼,乌克兰虽然打算组织军力反扑俄阵线,但俄军方面也做足防御准备,严阵以待迎接乌军的“大反攻”。对后面的反攻,乌克兰当局其实也没有多少信心可以取得进展或“大胜”,乌副外长库列巴也已经对北约国家和乌民众打了“预防针”表示冲突不会“无限期持续下去”,现在这个形势,乌高官就在畅想未来得胜之后的“喜悦计划”,实在是有点异想天开、不切实际了。

俄罗斯方面为了加速解决乌克兰冲突,普京又于近期签署了总统令,要再动员国内数十万公民补充前线部队。北约方面也放出消息,指出现在生产的炮弹数量根本赶不上乌军的消耗数量,并且北约国家部队也需要使用。

但俄罗斯国内一直存在着对普京和俄乌冲突的反对和悲观声音,俄罗斯方块创始人、帕基特诺夫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当前俄罗斯面临的形势“毫无希望可言”,可能“接近苏联解体时期的状况”。

帕基特诺夫作为经历过苏联和俄罗斯两个时期的人,其对媒体抒发的内心感受也不算是空穴来风,但确实有些夸张,要知道,他代表了俄罗斯国内一股反对发起对乌特别军事行动的势力的主要观点,并且在一些看法上极度靠拢与迎合西方价值观,譬如批判普京是“战争罪犯”和对俄罗斯目前的处境判断为“接近于苏联末日”等,认为俄罗斯比苏联末期的处境还要堪虞。

从此可以看出,俄国内形势也不容乐观,各派政治势力正此起彼伏在摇唇鼓舌、抗议捣乱,普京的强力威望将这些势力的“怒火”似乎暂时压住了,他们一时还无法挑动更多的舆论力量来反对俄罗斯官方以及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但随着未来前线形势和国内形势的变化,这些势力是否会借题发挥、趁机发难,可就非常难说了。

这些所谓的俄国内政治军事人物与西方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一旦发现前线状况堪虞,就开始大肆搅动浑水使得沉渣泛起。他们这些人经常在媒体上发表军事和政治方面相关评论,他们集中火力对当下俄军进行的特别军事行动进行广泛批评,做出一副尖锐反思的样子,之后就大肆使用情绪化语言煽动,用挑动性语言去批判俄国内政治。

譬如这个帕基特诺夫早年就是苏联科学家,在空闲时间编写了俄罗斯方块的游戏,随后风靡全球,1991年帕基特诺夫移居美国华盛顿,之后创办了俄罗斯方块游戏公司,最近还有一部以他的人生经历为蓝本拍摄的电影上映,可以说是赚得盆满钵满,名声利益双丰收。对这种苏联“遗老”来说,既然身在美国还是既得利益者,当然要对“祖国”俄罗斯踩上一万只脚才罢休。

总之,虽然乌克兰危机需要靠政治途径来和平解决已成为共识,但普京及俄罗斯政府可能并不会完全“听中国人的话”。德国媒体就发文指出,俄罗斯官方对西方的厌恶大多来自于“西方变得越来越不像西方”,与中国更强的经济贸易联系也使得俄中两国的关系更加紧密,但这并不意味着要以中方的态度为自己的态度、以中方的立场为自己的立场。俄罗斯政治精英也在避免中国对其产生更多的影响力甚至是“掌控力”,中国要完全调停乌克兰冲突,从实际上来说还任重道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5

标签:乌克兰   苏联   克里米亚   北约   俄国   秋后算账   俄军   覆辙   俄罗斯   高官   中国   前线   公民   势力   形势   冲突   政治   计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