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爸家书》:与孩子知心对话 收获孩子的信任

南方网讯 世界上非常难的一件事是和孩子“知心对话”。孩子愿意把心里话对你讲,乐意把小秘密告诉你,你便是这个世界上非常幸福的父母,而孩子也将是这个世界上非常幸福的孩子。

如果你想获得这份幸福,一定要获得孩子对你的高度信任,让他与你建立强烈的依恋关系。程敏先生拥有了这份幸福。

他是怎么获得的呢?

那你就仔细阅读这本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兔爸家书》吧!其实,这本《兔爸家书》的作者是三个人:兔爸程敏(医生、企业老总)、兔妈黎海燕(银行行长)、兔女吴炜(硕士、国家公派志愿者)。因为父母工作极其繁忙,每日半夜才能回家,无空陪伴独生女儿,从女儿三年级开始,他们一家人用“小纸条”留言开始对话,后来改用日记本,一直坚持了10年,女儿从一个可爱小女孩,变为亭亭玉立的优秀女性。亲子之间每日留言,让温度从笔尖下流淌出来,滋润了孩子的心田,使她在成长过程中,没有任何的陪伴缺失,反而结满爱的果实。同时,也助力了父母的成长,使他们没有为没时间陪伴孩子而懊恼,反而以获得孩子的信任而自豪。“知心对话”成就了一家人的幸福。

作者简介

程敏(吴铭枝)祖籍中山,1963年出生于广州番禺的中医世家,曾在广州番禺妇幼保健院任中医骨科医生十几年。近10年来一直从事传统文化与家庭教育推广及保护妇女儿童的宣传工作,在全国各地进行家庭教育宣讲达500多场次。由于对女儿的温情教育,被媒体称为“中国兔爸”。

程敏是全国知名家庭教育专家,现任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博览馆馆长等。程敏热心公益,2007年荣获“广东省希望工程爱心奖”,2010年荣获“广东省十大杰出父亲”称号,2011年创立好爸妈公益基金,2017年荣获中国家长节“三美家庭”奖。多年来他常带着城市孩子到贫困山区,看望慰问孤寡老人及留守儿童。如今,“带着爱跟着兔爸去旅行”已经成为一个旅游公益品牌。

书籍推荐

《兔爸家书》给了我们一个夫妻恩爱典范的模板,也弥补了繁忙父母对孩子陪伴的缺失。我看到很多有心理问题的孩子‘把他当爸爸,有什么事都会找他,说明这个社会需要更多像程敏这样的兔爸。

——孙洪敏,国家一级美术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青年画院院长

在《兔爸家书》里,兔爸夫妇和女儿之间书信讨论的内容极尽丰富,小到一句话如何说,大到人生哲学的思考还有更深远的事情如何做,都平等地发表各自的见解。我想正是这份充满平等和尊重的爱,成就了他们优秀的女儿。

——刘称莲,“中国榜样家长”“全国最美家庭”、《与孩子并肩的人》等畅销书作者

部分内容试读

“温暖的家”呼唤“知心对话”

卢勤

世界上最难的一件事是和孩子“知心对话”。孩子愿意把心里话对你讲,乐意把小秘密告诉你,你便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父母,而孩子也将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

如果你想获得这份幸福,一定要获得孩子对你的高度信任,让他与你建立强烈的依恋关系。程敏先生拥有了这份幸福。

他是怎么获得的呢?

01

“知心对话”,让兔爸兔妈成为“知心父母”

兔爸、兔妈,能够获得孩子的信任有四个关键词:

(一)平等

程敏被媒体称为“兔爸”,与女儿平等相待。爸爸是“大朋友”,妈妈是“中朋友”,女儿是“小朋友”。朋友之间无话不说,你说我听,我说你听,没有强迫,没有训斥,没有说教,有的只是以心换心,以情感人。这是真正的知心朋友!与孩子相遇,是缘分,干吗弄得跟仇人似的!

(二)倾听

2020年,是“知心姐姐”品牌60岁生日。11岁时,我因为给《中国少年报》“知心姐姐”写了一封信,表达了我的心声,很快得到了回信,于是,就萌发当“知心姐姐”的梦想,30岁梦想成真。我做了40年的“知心姐姐”,总结了四句话:

倾听孩子的心声,是“知心姐姐”一辈子的功课;

满足孩子的需求,是“知心姐姐”一辈子的天职;

尊重孩子的创造,是“知心姐姐”一辈子的智慧;

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是“知心姐姐”一辈子的幸福。

这四句话,送给程敏一家再适合不过。

(三)回应

孩子向你倾诉了,希望得到你及时的回应。从《兔爸家书》中,你会发现,女儿每封信中几乎都有“请回信”三个字,而且对爸爸不认真的回复,会及时提出意见:“你们不回信,我就不爱你了。”

孩子给你写信,得到回信,会有一种特别的成就感、获得感,因为她得到了尊重。

兔爸对女儿几乎是有问必答,而且答得特别认真。不仅有对女儿的理解,有自己的观点,还有建议。每日一答,这也是不小的工程,如果没有对女儿真切的爱,是很难坚持这么久的!

面对女儿的错误,例如说谎,兔爸从不打骂,他的原则是:“和谐不是没有矛盾,但和谐一定是微笑的。”

一个父亲即使没有钱,也可以送给孩子5样东西:

1.颜施。用微笑与孩子相处;

2.言施。对孩子多说鼓励的话、温柔的话;

3.眼施。以善意的、欣赏的眼光看孩子;

4.身施。用行动去影响孩子;

5.心施。敞开心扉,对孩子以诚相待。

兔爸做到了,兔妈也做到了,于是他们赢得了孩子的心。

(四)商量

有事和孩子商量,这是父母对孩子的最大尊重。这些书信留言,要不要出版?开始女儿是不同意的。理由很充分:这是自己家里的秘密,不能告诉别人。兔爸接受了孩子的意见,一直没有出版。等孩子长大了,知道父亲出版这本书是为了帮助更多家庭的良好用心,在读高三的时候,终于同意出版了第一本著作《怪爸爸笨女孩》。于是,才让广大读者有机会看到这第二本充满温度的《兔爸家书》。从父亲的等待中,我们看到的是父亲对女儿的尊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家书   知心   孩子   回信   中国   父亲   姐姐   父母   女儿   幸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