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灵隐寺之旅:欣赏美景时写给老婆一封情书,诉说下相思之苦

[微风]亲爱的:

见字如面

我现在身处杭州,十分想念你。这里美景如画,其中有一个地方我特别想与你分享 - 灵隐寺。

灵隐寺位于灵隐飞来峰下,景色如画,让人感受到一种悠然的氛围。这里山清水秀,松涛阵阵,让人心旷神怡。我想带你去漫步其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妙,领略古老寺庙的历史气息。

路上,我们可以边走边聊,谈论自己的生活,聆听彼此的故事。在这个宁静的环境里,彼此的心灵会更加贴近。在灵隐寺里,我们可以一起拜佛,祈求平安和心灵的宁静。

在这里,我想放下所有的烦恼,只是陪你一起欣赏这个世界的美好。希望这样的旅行,能让我们更加亲近。期待与你共同进入这幽静又神秘的寺庙,共同留住美好的回忆。

爱你的老公

[微风]古城杭州,山水秀丽,人文荟萃。自古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说法。

事实上,作为江南文化中心之一的杭州,真正的发展是在唐朝,值得幸运的是,在唐朝灭亡后,战乱频繁的五代时期,这里却一直得以避免战乱之苦。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所带来的繁华因此而延续下去。

如今的大运河

钱镠,这位五代吴越国的开国君主以及他的继位者们自定都杭州起的百余年里始终推行“善事中原,保境安民”的措施。大宋建国后,他们不动刀兵,归顺于宋朝,这也为后世杭州的持续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钱镠像

同时,他们大兴佛教以教化臣民。当时在境内的佛寺有130多座,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雷锋、保俶、六和”三塔也都是这一时期建造的!

[微风]灵隐寺位于浙江杭州西湖西北北高峰山麓,创建于东晋,是杭州现存最早的佛教寺庙之一。

[微风]早在南宋建都得临安府时期,曾有人评定江南禅寺“五山十刹”灵隐寺位列前茅。如今的灵隐寺,每天游人如织,香客如云。

灵隐寺鸟瞰图

[微风]灵隐寺山门前的案山使来自观光朝拜的人们都驻足留恋。以至于坊间传言“来杭州必游西湖,游西湖必至灵隐。”

灵隐寺案山局部

[微风]到灵隐寺不能不看灵鹫峰,这片香火传续了1600多年的东南佛国,最初的缘起就是灵鹫峰,这座并不伟岸的山峰,相传是从印度飞来的!

灵鹫峰局部

据宋代的《武林山志》记载:公元326年,一位古印度僧人来到杭州,当他走到西湖西面的武林山时,不禁指这一座小山惊叹道“这是我们天天竺山灵鹫的一座小岭啊,不知什么时候飞到这里来了。”又说“佛主在世的时候,这座小岭是仙灵们隐居的地方,不知现在还是不是这样。”

这位古印度僧人名叫慧理,人们喜欢称之为“天竺僧”他所说的小山就是今天灵隐寺的案山灵鹫峰,当地人习惯称之为“飞来峰”。

灵隐寺飞来峰局部

[微风]在佛经中,灵鹫山是佛主晚年经常聚徒修行、讲经说法的一处圣地,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西游记》中所说的西天灵山:灵鹫山

关于灵鹫峰的飞来,明末清初的灵隐寺祖师具德禅师曾说过“世尊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末后向灵山会中,百万众前,拈花嘱累,饮光尊者,一笑相传,大法东来,则此山预来震以待旦”如此看来,灵隐寺飞来峰的飞来还真不是无缘无故的,此即西天,西天即此,也许正是咫尺西天的由来!

灵隐寺中咫尺西天

[微风]关于飞来峰的传说有2个,一个是印度僧慧理和尚说此乃天竺国灵鹫峰之小岭,不知何以飞来,因此这得名飞来峰。另一个传说和济公和尚有关:一天济公算到此峰要飞来,忙奔进村里劝大家离开,可平时济公疯疯癫癫惯了,众人不以为意,济公急了,就冲进一家正娶妻的人家,背起新娘子就跑,众人都呼喊着追了出来,刚到村口,一山峰轰隆隆地飞来压没了村子,众人这才相信济公果真是为了救大家,之后就把这山峰称为“飞来峰”。

在飞来峰面朝灵隐寺的山坡上,遍布五代至宋、元时期的佛教石窟造像470多尊,其中保存完整和比较完整的有335尊。为我国江南少见的古代石窟艺术瑰宝,堪与重庆大足石刻媲美。

尤其引人注目的,要数那喜笑颜开、袒胸露腹的弥勒佛和18罗汉群像,这是飞来峰石窟中最大的造像,为宋代造像艺术的代表作。

[微风]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小明来到灵隐寺,虽然还是不喜欢这种潮湿的天气,还是很高兴来到这里。

慧理大师曾说“这里是仙灵隐居的地方。”原先还不太理解,这里香客那么多,不如我们山西老家的寺庙清净,来到这里慢慢有些明白了。

[微风]在飞来峰青林洞洞口,有一表面光滑如镜的山岩,名“燕坐岩”又名“理公岩”

燕坐岩局部照片

相传当年慧理大师发现飞来峰之后便留在这里。常常在这里燕坐修行。

不久之后,慧理大师在飞来峰边呢武林水沿岸,连建了五座寺庙,其中一座命名灵隐,表示这里是仙灵隐居之所!

[微风]灵隐寺门前由山泉合流而成的涧水,就是古时所称的武林水,是西湖的源头之一。

西湖源头之一:武林水

涧边有座六角七层石塔,名理公塔。是后人为纪念灵隐寺祖师慧理所修建。

理公塔

据记载,慧理大师在五座寺庙建成之后就隐入深山,终身未曾离开武林。

[微风]如今,理公塔与其身后的飞来峰相得益彰,而慧理大师修建的五座寺庙大多毁坏,唯灵隐寺一直守护在这个仙灵隐居的地方,屡建屡毁,至今已有1600多年。

根据有关专家的推测,草创阶段的灵隐寺很可能只是初具规模,现存的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南方弘扬佛法的时间本就比北方晚,东晋时期的佛法中心在庐山。南朝时,虽然历代帝王大多崇佛,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描绘的的是作为帝都的南京。

当时,仅为一个县制的杭州,灵隐寺并没有获得长足的发展,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唐朝,灵隐寺的香火终于旺盛起来。

[微风]在武林山下西湖边上。分布这大大小小数不清的茶园。在这广袤的茶园中行走,心也随之安静下来。

茶文化是杭州城市的一个特色,尤其是西湖龙井,早已是享誉海内外的茶中精品!武林山上的僧人们也跟当地的居民一样精于茶道。

自古以来,以香茶礼佛,以饮茶参禅是这里的一个传统。而早在唐朝,灵隐寺就与中国文化结下了一段特殊的因缘。

公元八世纪末,茶圣陆羽来到灵隐寺。据说,他曾在这里寓居三年。不仅写成了中国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

而且留下了《灵隐寺记》,记录了唐朝灵隐寺的风貌。

榭婷岿然,袁松多寿。

绣角画拱,霞晕于九宵。

藻井丹楹,华垂于四照。

修廊重复,潜奔潜玉之泉。

飞阁岩晓,下映垂珠之树。

风铎触惊天之乐,花鬘搜陆海之珍。

[微风]公元960年,经过重建的灵隐寺迎来了一位重要的僧人,他就是应吴越国王邀请前来主持这座古刹的永明延寿禅师!

今天灵隐寺大雄宝殿前的露台边上,两座高约十二米的八面九层楼阁式石塔就是在这一年建成的!

据史料记载,这一时期的灵隐寺名“灵隐新寺”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堂,僧房1300间,僧众3000余人,香火极盛!永明延寿禅师也因此被称为灵隐寺的中兴之祖师!灵隐寺也走进了历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从此成为一处禅宗专修道场!

[微风]元明两代是灵隐寺多灾多难的时期,寺庙先是毁于战乱,后又数次经历火灾,雷火洗礼,及至清初,这里已经是一派破财境况!

[微风]灵隐寺以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法堂、华严殿为中轴线,两侧附有500罗汉堂、济宫、华严阁、大悲楼、方丈楼等建筑。

[微风]灵隐寺第一个寺院天王殿。殿屋重檐下悬挂两块横匾,一块是“灵鹫飞来”,金匾是黄元秀居士的题字。还有一块“云林禅寺”,是康熙皇帝的亲笔手书。

[微风]冷泉亭:在灵隐寺山门之左,是千古以来诗人热门打卡写诗点,白居易“在郡六百日,入山十二回”;苏轼“在郡依前六百日,山中不记几回来”……

冷泉亭

[微风]济公殿:济公俗名李修缘,号湖隐,法号道济,初在国清寺出家,后到杭州灵隐寺居住,随后住净慈寺。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疯癫。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举止似痴若狂,却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祖。传说其为降龙罗汉投胎,民间流传着他的无数传说。

济公殿

[微风]灵隐寺的大雄宝殿,立刻感受到灵隐寺得天独厚的佛教文化,以及宏伟壮丽的殿宇建筑和秀美幽雅的自然风光,无不散发出空灵感还有微微香火气息,可能是喜欢灵隐寺吸收所有躁动游客声音的功力。也许每位游客都喜欢来寺里拜拜,然后期待愿望成真。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原称觉皇殿,单层三叠重檐,长约24米,重檐高33.6米。大雄宝殿中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坐像,造像妙相庄严,气韵生动,颔首俯视,在阳光的折射下,更是金光四射,令人敬畏。这是我国最高大的木雕坐式佛像之一。

[微风]华严殿是灵隐寺的最高建筑,殿内供奉“华严三圣”,中间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是法、报、化三身佛中的法身佛。左右为文殊、普贤二菩萨,分别表智慧与理德。三尊佛像的佛身均以缅甸进口的直径2.06米,高8.1米的楠木雕塑,衣饰、莲台等则为香樟木雕。

华严殿

[微风]这次旅行虽然时间短暂,也感受到了灵隐寺带给我的宁静和心灵的洗礼。在灵隐寺最高处,望着遥远的山峦,深刻体会到“人间天堂”的真正含义。

在离去之际,暗暗下定决心要多来这里,仔细品味佛家的智慧和理念,打破心中的雾霾,获得真正的平静、博爱和慈悲。

[微风]文章最后附一首小明作的诗,仅供欣赏!

游杭州灵隐寺

作者:安明

灵隐古刹静幽深,翠竹掩映绿苔蔓。

清流潺潺响鸟啼,宁静如一片天空.

梵钟敲响月色寒,忆起南朝佛法传。

松柏苍翠拱宝殿,香火缭绕信众仙。

半山伫立静思虑,万籁无声心寂灭。

怡然自得禅慧境,往事如风忆不起。

风吹竹叶双双落,一湖秋色眼前阔。

永远怀念灵隐寺,清幽禅意万缕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灵隐寺   杭州   济公   西湖   大雄宝殿   西天   香火   寺庙   微风   美景   情书   时期   老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