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衍生品市场监管堤坝

本报记者 孙兆

中国证监会日前发布《衍生品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衍生品市场在满足市场主体个性化风险管理需求、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办法》可以鼓励衍生品市场发展,支持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规范创新,通过完善制度设计解决“一刀切”监管对市场发展的限制,也意味着我国衍生品交易市场进入监管新阶段。

监管与发展并重

根据中国期货业协会数据,场外衍生品业务累计成交名义本金规模从2017年的3331.63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20470.37亿元。

据证监会相关负责人透露,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衍生品市场监管也逐渐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包括监管标准不统一、功能监管缺位,监管规则效力层级较低、内容有待完善,监测监控体系缺乏协调、行政监管力量薄弱等。为加强衍生品市场监管,促进衍生品市场健康发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有必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在部门规章层面出台一部统一规范衍生品市场的规则。

“《办法》通过落实衍生品交易报告制度,推进衍生品进行标准化交易、进场交易和集中结算,具有两方面意义。”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吴丹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可以鼓励衍生品市场发展,支持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规范创新,通过完善制度设计解决“一刀切”监管对市场发展的限制。另一方面,能有效兼顾市场风险防范,通过制度设计推进监管标准的统一,提高监管效力,协调监管体系,严厉打击违法衍生品交易或规避监管行为。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对本报记者表示,《办法》有助于鼓励金融创新、防范金融风险、促进金融市场服务实体经济,保护金融投资者与消费者合法权益。有助于推进期货和衍生品市场治理的法治现代化。

持续深化“放管服”

《办法》指出,将证监会监管的衍生品市场各类活动和主体全部纳入规制范围,以功能监管为导向,制定统一的准入条件、行为规范和法律责任。

吴丹表示,对全部纳入规制范围的各类衍生品市场活动与主体进行统一监管有难度,且结构复杂度高的衍生品合约易导致违规套利行为,需高度重视对衍生品交易的统筹监管,积极提升衍生品市场交易透明度。

“要注意‘放管服’的结合。”刘俊海说。他提出了四点建议。

第一,要深入推进简政放权,释放市场活力,遵循衍生品市场的市场化、法治化和全局化的规律,顺应市场发展。

第二,事中和事后的监管要并重,不能仅仅重视事后的行政处罚,事中的行政指导和行政监管同样重要。

第三,进一步优化服务,要服务于衍生品市场的长治久安;要服务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服务于投资者和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要服务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第四,在法律责任部分,要注意“三升三降”。要提升违法成本,降低违法收益,确保违法成本高于违法收益;要提升守信收益,降低守信成本,确保守信收益高于守信成本;要提高维权收益,降低维权成本,确保维权收益高于维权成本。

须多方协同合作

此次《办法》仅调整证券期货交易场所组织开展的衍生品市场,以及证监会监管的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及其子公司柜台衍生品市场,不调整银行间衍生品市场,也不调整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机构组织的柜台衍生品市场。《办法》还指出,从资本市场的全局出发,充分考虑市场之间的联系,加强衍生品市场与证券市场、期货市场之间的监管协同协作,防范监管套利,消除监管真空。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本报记者表示:“第一,要统一监管标准,完善市场监管监测体系,加强监管协调,提升监管质效;第二,要提升衍生品产品及交易的透明度,避免过度复杂化,鼓励集中清算等,有效防范潜在风险;第三,推动衍生品市场监管规则体系建设,要强化衍生品市场风险管理,加强各市场监管沟通协调等。”

刘俊海表示,要打造信息共享、快捷高效、无缝对接、有机衔接、同频共振、良性互动的协同监管机制,监管部门要铸造监管合力。此外,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等要形成协同共治的新机制。进一步完善投资者友好型司法治理体系,做到快立案、快审理、快执行,真正做到保护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发展风清气正、多赢共享的期货和衍生品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中国经济时报   市场监管   堤坝   高于   证监会   守信   期货   投资者   收益   成本   规则   体系   行政   办法   制度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