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三年,曾被吹爆,张颂文这部新片,拿不了华语年度最佳


“我们坚持一件事情,

并不是因为这样做了,

会有效果,而是坚信,

这样做是对的。”

——剧作家·哈维尔

「逝于2011年12月18日」

代表作品:《乞丐的歌舞剧》



……




01.


《不止不休》这部电影,早在2020年就关注了。当时拿了贾科长平遥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剧情又涉及“新闻”“纸媒”,豆瓣短评下面,是一条接一条的“华语年度最佳”、“看了热泪盈眶”、“理想主义不死”、“又一部《我不是药神》”。各种因素加起来,使人对它充满了无限期待。

尤其“新闻理想”四个字,放到现在,堪称古典词汇。一看到这四个字,想必某些人心里,还能激起澎湃的浪潮。你脑子里会把当年那些影响力重大、充满了曲折的新闻事件,默默过一遍,并不自觉地想起1998年《南周》的那句“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结合豆瓣评论,你可以想象这电影是一部多么精彩的现实主义剧作,甚至会涉及一些敏感词汇。

后来,片子三年间无影无踪,仿佛更加印证了“题材敏感”的猜测。我和朋友的意见是,又要拍调查记者,又要聊新闻对现实的影响,想上映,审查上不知道要挨多少刀子。如果主创不愿挨刀,咱们八成看不到它。

万万没想到,这个月突然就上了。

迫不及待啊,我跑去看了点映。两场都排在晚上,选票时就发现,基本上没什么人。尽管最近张颂文火得一塌糊涂,关注电影的也不多。

进场时,就有不好的预感,心说题材不够商业,也不至于如此惨淡。也想呢,万一这片子动人,到时候不得口碑逆袭,成为年度现象级作品?

117分钟看完,灯光亮起,看到整个字幕条结束,看到鸣谢部分出现了一位媒体朋友熟悉的姓名,心里有点空荡荡的。一个声音在我耳边响起:

“完了,这年度最佳,八成要黄。”

那是我自己心里的声音。

怎么说呢,《不止不休》完全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一部作品。关于新闻人和现实“碰撞”、“争斗”,绝不妥协,顽抗到底,让人看了内心热血沸腾的影片,诸如《聚焦》和《华盛顿邮报》这种,多少也看过几部。《不止不休》获奖时,我以为会看到类似的故事,但实际上,它跟它们差别很大。

你说它很差吗,当然不算。你要说它特别好,我觉得更不算。

至少“年度最佳”这个标签,无论从哪方面,它都担不起。

好了,以下部分,是涉及剧透的。


02.


《不止不休》讲的故事很简单,白客饰演的韩东是初中毕业,北漂想进报社,实现新闻理想,跟着张颂文跑矿难,拿到了转正资格。

之后,他跑去调查一个收血的新闻,无意中查到了“乙肝代检”一事,危害公众利益。相关稿子发出来,肯定能让他留在北京,成为一名正式记者。但他没发,因为他发现:九千万乙肝患者长期被歧视。

最终,他选择放弃自己的前途,为那九千万被歧视者发声。

和《我不是药神》一样,韩东在现实中,也有原型,是一个叫韩福东的媒体人。当年他写了一篇《中国1.2亿人的反歧视主张》,发在《中国新闻周刊》上,由此引发了乙肝患者被歧视的一系列社会讨论。所以,有不少观众觉得,《不止不休》在叙事策略上,有点往《我不是药神》靠的意思,都是讲一个人为了一个群体的利益,舍弃自身利益,做出了一种理想主义的举动。

但看完电影,你会发觉,无论在故事的丰满、人物的深度、剧情的曲折,以及在其所要讨论的现实复杂性上,《不止不休》都很难说特别出彩。

如果以看《我不是药神》的观感来衡量它,那算是难为它。

《药神》之所以成为现象级,不光在于原型牛逼,更在于它在现实主义故事和商业叙事策略当中,找到了一种巧妙的平衡。当初影片上映,陆勇也说了,徐峥演的不是他,他没有要挣钱,他就是想让大家吃上药。首映会上,徐峥赶忙解释,说电影里势利的部分是我,英雄的部分,才是你。

如果就事实拍事实,没有电影里王砚辉、周一围、王传君、谭卓所饰演的那些有血有肉的配角,没有徐峥从发财梦到义无反顾救人的转变,像韩国电影《出租车司机》和《辩护人》里宋康昊那样一百八十度转弯,《药神》的观赏性肯定大打折扣。即便是原型本身有看头,剧情也会温吞水。

相比于陆勇的英雄事迹,韩福东写《反歧视主张》这个事儿,内在冲突本就稍差了点意思。在叙事策略上,《不止不休》又没能给这个人物原型的改编,一个更为妥善的解决办法。这个所说的妥善,主要指观赏性。

上文那段剧情简介,基本上就是《不止不休》整篇故事。再往细了说,全片几乎都围绕着韩东一个人在推进:第一部分,讲初中学历的他被张颂文饰演的资深调查记者看上,跑去调查矿难,得以留在报社;第二部分,讲他孤身涉险,怎么一步步调查乙肝代检,拿到了一个头条位;第三部分,讲他临时撤稿,以离开北京为代价,放弃自己前途,为受歧视的人发声。

也许是导演王晶刻意采取了一种克制的、偏客观记叙的手法,这三个部分,基本上都留有一定遗憾。尤其是抱着想看看“调查记者如何跟复杂现实搏斗”这一期待的观众,大概率会落空,觉得故事有点隔靴搔痒。

我想不到一个特别精准的词来表达这一观感,只能说三个字:不痛快。

是的,不痛快。无论是剧情设定,人物塑造,还是对主题的挖掘,都给人一种还不够深的感觉。每当你期待有什么要发生时,它突然就结束了。


03.


先说说剧情方面的感受。

我不知道韩福东写《反歧视》的原型故事有没有遭遇什么社会面的阻力,还是说仅仅来自于他个人前途和人性良知之间的选择。在电影《不止不休》里,前者几乎没有,后者是表现主体,但给人的代入感并不深。

电影前半段,拍了很多韩东北漂艰难生活的细节,住厨房,遭遇火灾,生活条件差,学历低求职受挫,以和他最终放弃留京机会形成对比,以此凸显他内心的那份“正确”。这基本上构成了电影高潮的核心冲突。至于他写这篇《反歧视》报道,报道本身将要面临的困局,他如何突破这个困局,一篇报道如何在社会上砸起水花,则不成为电影表现的重点。

剧情看点,全都落在了韩东的个人选择上。这也是我为什么说想看“新闻改变社会”这件事,《不止不休》满足不了你。期待看《聚焦》那种媒体人如何跟进社会事件,利用媒体力量改变现实,《不止不休》更加满足不了你。

本质上,它讲的是一个人的故事,而不是一群人的故事。

只是那个人,恰好是个记者。

要韩东以点带面地表现中国媒体人的理想主义,这个故事,还没那高度。

这也导致电影第三部分,显得极其扁平。主要就是韩东到处采访受歧视者,让他们表露心声,然后写了篇稿子。稿子一刊发,全片竟然就结束了。

至于采访中艰难,与其影响深远,都是一笔带过。韩东就是靠着自己那份坚定,感染了一群受歧视者,呼吁他们站出来表达自己的痛苦和绝望,就顺利拿到了一手资料顺利成稿顺利发表,完全没有任何深层次的阻力。

一句话,这里面缺乏冲突。

以至于看这一部分,你有一种看纪录片的感觉。克制,相当克制。

此外,关于被歧视患者故事的讲述,也略显单薄。

与《我不是药神》典型商业叙事手法引起的情感共鸣相比,《不止不休》很难让人对“乙肝患者被歧视”的处境有更深的同理心。因为它不是靠剧情本身和人物关系的碰撞来体现的。基本上靠什么呢,靠韩东采访对象的直接表述,缺乏戏剧性代入感的技巧。没有动人的细节,没有感情的激荡。

观众的情感,没能深度参与进去。

《不止不休》是陌陌的老板唐岩投的。唐岩是网易新闻出来的,想拍个媒体人的故事,先找到了韩福东。再去翻了他写过的东西,最后确定拍这个题材。这是电影拍摄的背景。也是为什么故事的核心冲突,显得有些乏力。

《我不是药神》里,不光有徐峥个人利益和灵魂良知之间的冲突,还有更大的冲突,就是关于药价这个社会问题。患者普遍糟糕的处境,才是促使前一冲突发生的诱因。而在《不止不休》里面,受歧视者的现实处境,当然有,但在叙述设计上,差了点火候。一方面是剧情上,如何表现受歧视者的遭遇,没有那么立体,几乎都是借助当事人口述,观众成为客体观看。

另一方面,是这件事促使韩东放弃个人利益的动因,到底够不够大。

这就涉及到那些被歧视者和韩东之间情感碰撞的剧情板块了。同样,这也是《药神》的路子。徐峥和几个患者之间的情谊,是那般令人动容,但在《不止不休》里,韩东和被歧视者之间心灵深处的交流,似乎没能直击痛点。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看法。

也许我只是心比较硬。


04.


说完剧情,再说说人物塑造。

作为影片的绝对主角,整个故事的核心,韩东的塑造,还算成功。实际上,他不是以一个“坚定的心怀理想主义调查记者”的形象出现的。片子里的韩东,可以被视为这样一个身份的前传,他身上还带着很强的“蒙昧”气息。白客的表演,中规中矩。他那张脸,很适合这样一个形象。

重点说说张颂文和苗苗这两个人。

很遗憾,苗苗这个“女朋友”,在片中的戏份很尴尬,甚至可以说可有可无。她很大的作用,是对韩东北漂状态的一个侧面补充,不管是工作没着落,吃住很简陋,还是后面突然无家可归只能回东北的窘迫,苗苗的形象都很刻板。情感戏淡得不要也罢。有个别桥段,看得人还挺尴尬。

张颂文饰演的黄江,是个资深调查记者。一出场,就很抓人眼球。胡子拉碴,风尘仆仆,随时掏出饼干充饥。带韩东去调查矿难时,也是经验老道。张颂文的演技不用多说了,绝对教科书级的。相应的,电影里对报社编辑部氛围的还原,也算是填补了国产电影的一项空白。

但黄江这个人物落实下来,还是那句话,不痛快、不过瘾。

由于主干冲突完全用以表现韩东个人的选择,所谓“调查记者”“新闻理想”诸如此类的主题戏份,简直可以说没有。大部分是靠一笔带过的对白建立。张颂文饰演的黄江,本来可以成为表现这些东西的切入口,但在电影里,他更多作用于推进韩东这条线的剧情。他挖掘韩东,带韩东写稿,赏识韩东,进而给了韩东留京的机会,让韩东面对撤稿与不撤稿的选择。

至于说,黄江这个人物,他身上有什么记者的思考,他曾经经历过怎样的新闻斗争,他的理想主义也好,他对每个新闻事件的看法也罢,价值观层面的更完整的人物弧光,观众是看不到的。张颂文的戏份,有点工具人。

每当韩东的故事需要他时,他就出现。其他时刻,他不在场。

尽管从外形、习惯、谈吐上,张老师尽力还原了一个新闻人的面貌,但剧情上完全没给他建立一个立体媒体人形象的机会。对于韩东的选择,对于韩东的报道,对于受歧视者的处境,对于一条新闻怎么切实影响了我们身处的社会,这些本可以表现的地方,黄江都处在一种失语状态里。

这一点,从第一部分的矿难戏就显示了其作用。张颂文演这段演得很好。但它的作用,到最后是推进了韩东可以留京的局面。而矿难调查本身,一名记者如何用文字介入现实,一篇报道如何影响社会,均无深入表现。

也许是敏感,也许,是本来就没打算这么写。

还可能是,觉得敏感,才没写。

既然韩东如此珍视文字,如此执迷于想用手中的笔,为这个社会发声。那么,像黄江这样一个资深记者,他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今天这个样子,他曾经遭遇过什么样的新闻事件,他在这一行有过怎样的彷徨、挣扎,他为什么可以一直坚守在这里,他的理想主义如何感染后辈,其实很值得挖掘。

而不是浅尝辄止地通过黄江,来描写一下报社的工作流程和探讨氛围。

当然,还是如前文所言,这也是我的一厢情愿。

《不止不休》可能并不是要去还原一个媒体黄金时代里心怀理想主义的媒体人们如何与现实缠斗,也不是还原那些人曾用自己的笔与恶搏斗,与外界压力搏斗,誓死捍卫真相的故事,更不是要祭奠什么逝去的光芒。

它主要还是讲一个人在现实利益和理想主义之间的选择,讲后来那一个个写出重磅报道改变社会的记者们,在入行之初,如何确立自己心的位置。

把它看成这样一部电影,也就不会觉得有什么不痛快了。


05.


整体看下来,《不止不休》给我的惊喜并不大。

我很难因为它在如今这个大环境下,讲的是逝去的理想,就忽略它某些方面的单薄,把它视为“华语年度最佳”。不管造成这种结果,是题材敏感所致,是剧本方向受限,还是表现手法上的克制,我都没办法说它是最佳。

生活里,我认识一些媒体人,也和大多数人一样,听过王克勤等人的名字。他们曾经干过哪些事,写过哪些报道,就不必一一列举了。反正在他们身上,你可以真真切切地看到那种新闻理想,也总能听到他们对于某些逝去的东西的哀叹。

我认识的人里,许多人虽然没干记者了,依然保留着这样的气质和思维习惯。每当他们把目光投向外部世界,他们又变回了曾经的自己。

也正是基于此,一部关于媒体人故事的电影,才会叫人忍不住激动。

但显然,真正的关于那个新闻黄金时代的故事,并不是那么好讲的。

2018年,我刚到北京干新媒体,老板和团队都是南周嫡系。一打听,原来新闻人一个个早都转行了,剩下的,都在考虑转行。在那之前,我对记者这个行业并不了解,对这个行当的处境,也一无所知。接触了那些同事,听过他们的故事,才知道原来自己错过了一个行业最好的时光。我还记得那一年,还有个公号胆子很大,写了篇《南周往事》。结果没几天,这号自己就成了往事。

2004年,《南周》在新年献词里写道:

我们现实地记录,2003也背负恐惧、泪水和愤怒。当SARS疫潮席卷,渭河洪水滔滔,公民惨死收容所……不,我们不仅仅记录,而且感同身受,所以眼里有泪,心里有痛……

但在谎言中,有勇士挺身而出;在暴力后,有对恶行汹涌的讨伐……这无畏的直言与血的印痕,又何尝不是一个开始?

所有这些或悲或喜的开始,在不同的层面指向同一个终点:人之尊严与福祉的增进。2003年的奋力与求索,在这路途中为中国大写了两个关键的名词:“公民”与“权利”———它们,原本就相辅相成。

这,也正是我们不休不止关注与祝福的梦想。

献词的题目,叫《这梦想,不止不休》。

2004年啊,距今已经多少年了?

有些事情很遥远了,有些名字也不让提了。

你一不小心提一句,可能就是最后一句。

我想看的那个故事,大概率也不可能被拍出来。

能有《不止不休》这样一个故事拍出来,也挺好。

至少这一次,记者是主角。

不像在网上,尽被人骂,说你们丫多管闲事,谁稀罕你们报导了呀。

虽然不是年度最佳,看看还是值得的。

毕竟,这世上有些事,你再不去关心,说不定哪一天,它就真没了。

Not My Time To Die音乐:Joyside - Not My Time To Die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文饰   华语   理想主义   原型   报社   处境   新片   冲突   剧情   现实   记者   人物   媒体   社会   故事   电影   新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