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铁水联运投资将达1700亿元 长江主要港口铁路进港全覆盖

本报记者 路炳阳 北京报道

“到2025年,长江干线主要港口铁路进港全覆盖,沿海主要港口铁路进港率达到90%左右。全国主要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达到1400万标箱,年均增长率超过15%。”近日,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等5部门联合印发《推进铁水联运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对未来三年铁水联运发展做出规划。

《行动方案》还给出了未来三年至五年沿海集装箱、沿海大宗货物、内河三种港口集疏运铁路建设项目表。项目表显示共计74个项目,总里程1645.20公里,计划总投资共1707.16亿元,其中八成项目计划工期要在2025年前完成,剩余项目最迟要在2028年前完成。

《行动方案》称,2025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沿海主要港口利用疏港水路、铁路、封闭式皮带廊道、新能源汽车运输大宗货物的比例达到80%。

《行动方案》提出4方面共13项主要任务。在强化一体衔接、提升设施联通水平方面,要求统筹考虑港口集装箱、大宗货物铁水联运发展需求,港口新建或改扩建集装箱、大宗干散货作业区时,原则上同步规划建设集疏运铁路。重点实施主要港口重要港区集疏运铁路及“最后一公里”畅通工程,鼓励地方人民政府和港口、航运企业积极参与集疏运铁路项目建设,推进港口集疏运铁路投资建设多元化。

在强化组织协同、提升联运畅通水平方面,提出推动铁水联运全程组织,在铁水联运领域率先实现“一箱到底、循环共享”突破。有条件的区域推进铁路重去重回、直达运输等方式,开通点对点短途循环班列,提升运输时效性。同时,充分挖掘联运通道运输潜力。挖掘联运铁路货运潜能,统筹高铁与普速列车、客车与货车运输需求,统筹国家铁路、地方铁路等运输能力,提升不同产权铁路直通运输便利化水平。

在提高联运服务效能方面,提出培育铁水联运龙头企业。鼓励支持铁路、港口、航运、货代等企业加强合作,以股权合作为方式,成立合资公司;同时,强化统筹协调,推动5G、北斗导航、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在铁路水运行业深度应用。

《行动方案》对铁路监管部门和运营企业提出要求。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要联合成立协同推进铁水联运发展工作专班,开展定期会商,及时协调解决铁水联运发展相关问题。

就中国多式联运发展存在矛盾和问题,国家发改委基础设施发展司副司长周小棋,曾在2022年12月9日召开的2022中国多式联运合作大会暨第二届世界一流港口多式联运大会上指出,目前中国铁水联运比重仅为2.7%左右,较发展目标存在很大差距。“最后一公里”未完全打通,进港铁路仍存在突出短板,标准和规则缺乏有效衔接,铁海联运仍存在关键堵点,铁路与港口企业间利益难以协调,共享机制亟待建立健全(详见中国经营网2022年12月11日报道《国家发改委:铁路与港口企业联运共享机制亟待健全》)。

周小棋建议,相关港口、铁路企业按照因地制宜、一港一策的原则,结合港区功能定位和发展实际,系统谋划港口铁路集疏运设施布局,主要港口重要港区应同步规划功能完备、人力匹配的铁路集疏运系统。

未来,要统筹实施一批集装箱铁海联运项目,加快完善接卸堆场、仓储道路等配套设施,推进铁路网络与码头堆场顺畅衔接。按照市场化原则,积极探索以股权合作方式共同推进铁海联运设施建设,加快提升港口后方铁路通道运输能力,扩建改造不满足运输需求的瓶颈路段。

2021年1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中也提出,到2025年,多式联运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基本形成大宗货物及集装箱中长距离运输以铁路和水路为主的发展格局,全国铁路和水路货运量比2020年分别增长10%和12%左右,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5%以上。

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多式联运发展强劲,全国港口铁水联运总量首次突破1000万TEU(标准集装箱),预计达1050万TEU,同比增长39.5%。

(编辑:孟庆伟 校对:宛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铁水   港口   铁路   长江   大宗   集装箱   中国   沿海   货物   未来   方案   项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