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丹凤桃花谷


发源于山阳县之西沟天竺山的银花河,滚滚东流,在丹凤竹林关镇变得宽阔平缓,让这个“一鸡鸣三县,两河注一关”的边贸重镇,自古时起就成了一个“水舟通荆襄、驼马入蓝关”的水旱码头。竹林关古镇,拥有一个很有诗意的名字。就是因为历史上曾经竹林茂密,又为交通要道、军事关隘而得名。如今,竹林关镇依旧是白墙灰瓦的民房,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韵味十足的古街店铺,富有历史底蕴的石板街,处处是景,步步皆画,素有“秦岭小江南”之美誉,富有诗情和画意!

但是,就在2010年7月23日晚,竹林关镇突降特大暴雨,遭遇了百年不遇洪水泥石流灾害,泥沙、巨石瞬间涌入大街小巷、群众院落,有的地方淤积达4米之深,房屋倒塌受损严重。全镇倒塌房屋1169户,公路全线中断,11千米人畜饮水管道全部毁坏,中心小学、敬老院等被夷为平地。当地政府在开展灾后重建的同时,按照原生态理念,坚持以科技为先导,突出人与自然和谐、人水和谐,以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平台,用了三年时间,在泥石流最严重的地方,着力打造了综合治理、产业开发、科研示范、监测研究、成果展示、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从而形成了一个水利风景区:竹林关桃花谷。

竹林关桃花谷一面通幽,三面环山。一眼望去,桃花、竹林和松林相映成趣,好似一幅天然水彩画。每到三月时分,满山桃花盛开,红的、白的、粉的桃花满山遍野,花儿在努力酝酿绽放,到处都是一片生机勃勃的希望景象,把整个景区渲染得无比热闹,无比诗意。整个园区占地三千余亩,呈阶梯状的田地里,载满了各种桃树、梨树和樱桃树,近几年又新增了园中旅行步道、桃花仙子广场、登山石阶、竹林湖景和游乐场等景观设施,特别是丹凤名人贾平凹icon先生亲自题写《桃花谷》景区门匾牌,让整个景区更具旅游吸引力。走进竹林关桃花谷,就像看到一幅人间仙境般的诗意画卷,让游人享受着大自然给予的无以伦比的视觉盛宴。

今年三月二十四日是桃花谷景区的开园日,赶在此日之前,我陪同铜川老周一起游览了桃花谷。从谷口拾级而上,树树桃花开得正好。桃花簇簇,似一层层淡雅的云霞,仿佛在向人们述说着一个关于春天的故事。一阵清风吹来,桃花的清香沁入心脾,使人心旷神怡,感受到生命的奇妙和美好。我们在一位住在景区内一位老人的指引下,沿着步行环道和登山石阶,穿过浓密的翠竹林,直接登到山顶。原来,无限风光在险峰啊!山顶的桃源才是桃花谷最核心的景区,一眼望不到头的桃花园,满山遍野的桃红,万枝桃花在风中摇拽,桃红点点飘洒在空中,谷里林涛鸟语,美景如诗如画。此时此刻,我真的被大自然的浪漫打动了。



经过丹凤县的积极努力,竹林关桃花谷着力打造“竹林关人家”农家乐集群,打响桃花谷旅游品牌,已经成为集生态科技、休闲观光、民俗风情、文化旅游为一体的AAAA级旅游景区。2012年桃花谷被陕西省命名为省级水利风景区,2014年2月又被国家水利部命名为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生态师范园。目前,县镇两级政府按照“挖掘竹文化、打造水景观、提升桃花谷、重塑古村镇”的战略思路,不断加大对桃花谷的开发力度,有理由相信,随着竹林关古镇古街的开发和竹林关江边移民搬迁新城的功能完善,一个处处可见竹影婆娑,小桥流水人家,颇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竹林关旅游重镇将会以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我看好桃花谷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丹凤   山阳县   竹林   桃花   满山遍野   泥石流   水土保持   景区   诗意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