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石开的炒股经历:新手炒股宜短线操作

2000年初春,国内媒体上爆出了一则引起轰动的新闻:一个名叫石开的散户果然实现了散户向往已久的神话,在一年里做股票把他手中的资金整整翻了五番。下面是他自述的故事。

我在大学里学的是化工,我于1991年大学毕业,然后分到广州一家国营的研究所,在那里我全心搞了两年研究,后来也没有搞出什么名堂来,而且收入太低了,当时正好要结婚,混不下去了,只好辞职出去打工。到外资企业打过工,与朋友合伙做过生意。但我在做生意上不那么成功,也许是自己不适应做生意,我不是很具备商人的素质。

正好,1999年初我的一个同学在新西兰,他邀请我出国还答应为我提供担保,我动心了,他动员我们全家移民,生性倔强的我决定另辟生活途径,决定出国闯荡一番,寻找自己的事业。当时我就把生意的事情扔下不搞了,全身心想搞移民,可我账户上的钱不多,总共才4.8万,一家人移民要10来万,这时就想尽快赚到些钱。

生活又一次把我逼向死角,我那时候晚上读外语,白天不干事,专门做股票。当时是这样想,借钱出国不行,还起来麻烦,还是到股市里去,赚点移民费,所以这时候开始职业炒股。我最早炒股是从1994年初开始的,当时大部分精力都不在那里,这主要是一段技术积累的过程。1995年首战失利。

我第一次进入股市,当时广船国际发行新股,朋友们说,买新股保证发,结果却亏了。广船抽签的时候,花了1000多块钱。当时广船发股票的时候,是4家股票同时发行:一个是广船股份、一个是白云山、一个是珠江企业、一个是东方宾馆,它们是随机抽签的,我最不幸的中了广船,它上市的第一天瞬间涨过发行价,但随后就跌破了它的成本价,第一次买股票就亏。

我是在1999年再次大举介入股市,结果终于在股票操作中获得成功。名校、科研、打工、办厂、出国均没有向我打开成功之门,股市却为我打开了成功之门。正因为我在股市里获得了成功,后来我就不到新西兰去了。

1999年元月正式开始进入股市的时候,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做短线的策略,做短线赚钱速度快,而我当时出国又急需要用钱,结果就选择了这样的一种策略。当然炒短线是很难的,但是我这个人不怕难,我对自己的钻研精神还是比较自信的。我那时候,到书店里去买了十几本炒短线的书,我要下功夫集中钻研一个短线炒股方法,从这些书中我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炒短线方法。

然后,我在股市中开始主动出击了。我最早瞄准的股票是亿安科技这个股票,这是我短线炒作最早的一个股票。我对炒作这个股票非常谨慎,我一方面全面观察这只股票,同时我又制定了在这只股票上不能亏损超过10%这个标准,要严格控制风险。

1999年1月18日,这只股票突然间出现涨停,而且也没放很大的量,我就密切地关注起这个股票了。第二天,我发现它在缩量调整,而且又很轻松地突破了前期的最高点,拉升很轻松,明显显示了短线好股的特征。然后不久,它马上就预告利空,但是奇怪的是遇到利空时,它又不跌,我判断是主力借利空进货,当即在当时的10.16元满仓买进这只股票,我买进这只股票以后,它随即上涨,最后以涨停板收盘。第二天,这只股票又继续保持着强劲的上涨势头,第三天,我看这只股票在继续的拉升过程中,走势有些趋缓,判断下来可能要进行一次调整。作为短线操作,我明确我的操作是不参与调整的。有调整立即出来,再参与别的股票,这样既避去了风险,又能提高自己的资金利用率。我就在这只股票拉升中以13元左右出货,净赚了20%。在这只股票上我做成了,给了我很大的信心。

我又大胆地介入昆明机床这只股票的短线操作。在这只股票上,我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成功地做了七八个来回,几乎次次做成,获利竟然达到了40%,我自己也有些意想不到。然后,我继续不断进行短线操作,快的时候二三天做一个股票,慢的时候三五天做一个,连续做下来,失手率很低。我的账户上资金在3个多月里面,就增长了将近60%,4.8万元变成了8万多元。我真正地感到了短线的魅力了。

那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怎么样炒股炒得更有把握一些。我想股市也是一个客观的事物,应该有它的内在规律。许多人说股市是没有规律的,我不相信这个话,我是相信唯物论的,我感到股市是世界上存在的事物,它就应该是有规律的。我就要把握它的这一种规律,我觉得我应该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去研究它的规律。

买股票最先碰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大盘好不好,大盘不好的话,买股票就很危险。所以对大盘的判断这一个专题,首先就被我列入我的股票研究的课题。在年初入市的时候,我就明确了要选择一个样本,要找到那种能够标明大盘走好、走差的股票。刚开始的时候,我找了一些热门的股票,也没有细分,现在,我觉得要把大盘走好、走坏,研究得更加精密一些。

于是我就实施了量化分析,这就是后来我对外公布的Y安全系数的公式。我把沪深股市中的前一天排列涨幅榜最前的各5名股票,共10名,列出来,观察它在第二天是否还是强势,标准是下跌幅度不超过1.5%。如果有7个股票仍然是在强势中,那么,就表明大盘仍然可以维持热点,大盘仍然可以适应操作,并且设定用Y系数表示:Y=70%。并规定这个系数大于70%,表明市场热点可以持续;如果系数为50%,就表明大盘不适应操作,比较危险,因为,我国的股票交易成本为1.5%,能够做成功的可能性要低于50%。

我把这个系数研究出来以后,拿到股市上去试验了一下,结果证明,很多时候只要我的这些系数大于70%,真的,大盘就稳定了或者上扬,只要一低于50%,大盘就老是下调,这个办法还真灵验。

我一边在操作,一边又在不停的想怎样在个股上操作得再好一点,我又把精选个股列入我的研究课题。我觉得市场上有各种办法选择强势股,但是总觉得在量化上面还不够精确,我想能不能找出一个量化上精确一些的办法来选择强势股。怎样才是好的强势股呢?我反复地想这个问题,后来我设计出一个选择表明个股和大盘剥离程度的β系数。这个系数是这样的:个股涨10%,大盘涨1%,那么它的β系数就是9%,然后连续5天和10天分别进行选择,选择完以后,又把这两种情况重叠一下。这样相对来说,就能够判别某些个股和大盘剥离的程度,我在操作中运用了这个方法,果然能明显见效。我常常抓到一些在市场上领先上涨的股票,一些阶段的龙头股票总是逃不出我的视线。

我对我的短线操作,越来越自信,我觉得我的短线水平很高。但是就是由于我的过度自信,造成了操作上的失败。在1999年7月份,我在操作深科技中,有过一次失败的经历。深科技是一只在“5.19”行情中表现特别好的强势股,它从高峰时的42元往下掉,我就一直关注着这只股票,它一直跌到32元,止步不跌了,我的短线经验告诉我,机会已经出现了,所以满仓杀入,结果买进以后,没有出现强劲反弹,第二天又继续向下跌,最后走势越来越坏,于是在30元的时候,我忍痛割肉出局。

这次操作失败对我的打击很大,我反复想,为什么会造成这次失败?我发现我忽略了一点,那是在一个跌势基本形成的状态之下,即使反弹也不会有太大的力度。弱势里抄底,成功率很低,我把这一条教训列为我以后的短线操作必须遵守的纪律。

以后,我采取了更加频繁操作的短线操作方法,抓住每一个我所遇到的短线机会。到1999年年底,我想一年到了,该结一下股票的账了。结果我打开电脑一看,我的资金已经达到22万元了。我算了一下,我从年初的4.8万元开始做,一年下来,居然增长了4倍。这个变化真大,真是我意想不到的。有人说过长线是金,短线是银,后来我又听到有人说,短线做得好,其实是比长线更快,比长线更好,我的操作果然证明了这一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操作   利空   系数   个股   大盘   移民   年初   股市   规律   新手   股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