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市:“九条措施”引育创新动能

位于恩施市产业转移园的湖北创偲诺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工人在加工产品。孙德力 摄

中新网湖北新闻3月31日电 (蒲丹 龚凯 罗大朋)近日来,位于湖北恩施市的恩施德源硒材料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压片糖果生产线开足马力,一批近2000件的硒肽产品将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

创新发展,科技先行。今年2月,湖北省政府出台《关于2022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德源公司赫然在列,获评湖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奖,全省仅15家企业获此殊荣。3月16日,德源公司研发总监刘海远赴武汉参加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并领奖。

“殊荣来之不易,凝聚了公司科研团队的集体智慧和心血,也饱含着政府及部门的付出与奉献。”刘海远感慨。

打造要素集聚“磁场”优化营商环境,厚植科技创新“沃土”蓄足发展后劲,恩施市不遗余力。

湖北创偲诺电气科技股份公司工人进行空心线圈监测。孙德力 摄

“我们申报省级‘专精特新’,政府主动跑前跑后;今年因发展转向需扩建厂房,又是政府出面……”说起恩施市的贴心服务,湖北创偲诺电气科技股份公司办公室主任甘丽滔滔不绝。

恩施市通过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书记、市长“双组长”制,高位推进、系统谋划科技创新工作。组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专班,精准有效抓好企业培育;建立完善“城乡联动、部门协同”全域创新机制,强化创新意识、激发创新合力;发挥考核指挥棒导向作用,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作为加分项纳入年度综合考核、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纳入乡镇年度考核。

“科技创新要激发市场内生动力。”恩施市科经局科技开发中心主任田久鹏认为,政府优化创新环境是企业科技创新的保障,企业主动作为是根本。

2022年,恩施市修订出台《恩施市促进招商、工业和商贸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科技创新奖励“九条措施”,进一步细化企业创新创业、主体培育、研发投入、孵化创新平台建设、承担省级以上重大科技项目、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集聚科技创新人才、发明创造等奖励。

德源公司工人操作机器进行压片糖果生产。孙德力 摄

“‘九条措施’的核心是企业自主创新,我们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创新。”田久鹏说。自成立之日起,德源公司相继与南京大学、江南大学、北京工商大学、武汉轻工大学、恩施州农科院等高校院所合作成立联合实验室。

谁曾想到,学名堇叶碎米荠、恩施人口中的“野油菜”,在德源公司历时7年不懈研究下,将引领超聚硒植物硒蛋白产业标准升级。

2021年,德源公司联合恩施州农科院、国检中心、省及州疾控等完成的恩施堇叶碎米荠新食品原料申报项目,被国家卫健委批准成为全新的食品原料。

“育种、种植、提取转化、精深加工开发……我们做了大量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自2014年起全程参与堇叶碎米荠研究的刘海远深感科技研发的不易,也体会到科技成果带来的价值与幸福。

截至2022年12月,德源公司已发表与堇叶碎米荠研究相关的SCI论文13篇,取得育种育苗、强化富集、分离萃取等相关发明专利15件。

恩施德源硒材料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植物硒肽、植物硒蛋白提取车间。孙德力 摄

引导、鼓励科技创新,也善用、用活创新成果为企业造福。

从事烟草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湖北和诺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原厂址位于清江河沿岸,因湖北长江大保护政策需要,需迁至恩施市白杨坪产业园。搬迁建设过程中,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为顺利推进项目建设,恩施市相关部门积极协调银行支持,以企业50多项知识产权质押,助企业5天内获得2500万元专利质押融资贷款。

“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发展更有动力了!”和诺公司负责人信心十足,他预估,今年公司高新产值可达3.5亿元以上。

科技赋能天地新。截至2022年,恩施市共完成新申报高企61家,通过认定51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破百”;申报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家;顺利通过湖北省首批省级创新型县市验收。

“真金白银”激活创新“春水”。目前,恩施市已兑现2022年度科技奖补资金446.8万元,其中对湖北欧士德户外用品有限公司、恩施蓝焙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恩施德源硒材料工程有限公司等州级重点技术创新团队分别奖励10万元,重视创新创业、科技人才的导向有效树立。

高新企业产业结构不优、规模不大、创新投入不足等问题,是恩施市科技创新的短板,如何克服?

恩施市科经局党组书记、局长查忠权表示,恩施市将进一步做好引导,营造协同创新、全域创新的良好氛围,做好产业“两端”开发:种子资源、地方品种繁育筛选、州外优质资源引种试验等前端开发,龙头企业新产品研发、精深加工创新等后端开发。

“企业要立足本地特色和市场需求,围绕恩施市‘十大产业链’创新投入,依托高校院所解决技术需求及难题,助力科技成果转化。”查忠权说。

刘海远深以为然。他认为,堇叶碎米荠成为全新食品原料后,能带动村民大面积种植,拓宽村民增收渠道;通过精深加工提取其功能性成分成为植物硒蛋白生产加工原料,可作为营养强化剂运用到更广泛的食品领域。

目前,德源公司已在恩施市龙凤镇龙马、二坡、吉心及新塘乡双河等村种植千余亩堇叶碎米荠,恩施州及恩施市也致力于其种植规模扩展。

曾经不起眼的恩施“野油菜”,像硒土豆一样家喻户晓乃至作为重要原料“现身”众多食品,指日可待。(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恩施市   湖北   碎米   湖北省   动能   精深   原料   措施   食品   科技   企业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