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以前的孩子比学习成绩,现在的孩子却比吃、比穿、比花钱?

上周末去朋友家串门,小孩子聚到一起第一件事,就是撸起袖子嘚瑟自己的电话手表:


“你们看我新换的!AI识别人脸!”

“你那算什么呀!我这个能查答案!”

“都别说了,我(这个)!名牌!”

……


我们坐在沙发上闲聊,又各自竖起耳朵关注着自家的娃,突然有个妈妈感慨道:


“你说我们上学那阵哪懂这些?能吃饱饭就不错了!我记得我那鞋上漏了个大窟窿还和同学踩水去呢,天天傻乐呵……”


有妈妈接茬:


“那阵都看考试成绩!我上学时老讨厌一男生了,天天憋足了劲要比他多考两分,结果我儿子现在是讨厌谁就得比谁‘贵’!”


大家一边笑一边点头,是啊,为什么以前的孩子只比学习成绩,现在的孩子却比吃、比穿、比花钱?


“虚荣心”vs“自尊心”


其实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不少父母的困扰了,前段时间引发网友热议的一封信就证明了这一点。


上五年级的小女孩给妈妈写了封信,说自己想要一个新书包,因为她现在用的这个已经破洞了,而且最近班上同学都换了新书包。


好像还挺简单的一件事,但小女孩的口吻很是小心翼翼,还反复两次提到“虚荣心”,最后跟妈妈商量:“如果你显(嫌)贵,可以拿我的钱去买。”



妈妈拿不定主意,就把这封信发到了社交平台上,同时给出了一些其他的背景条件:


“家庭条件一般。”

“旧书包用了五年,买的时候也挺贵。”

“有个新书包,但女儿不喜欢颜色就没背过。”


妈妈说自己想买又不想买,她不想让孩子因为一个书包而自卑,但也怕有求必应会让孩子养成虚荣浪费的性格,而且她也不想浪费家里那个闲置的新书包。


她就想请大家帮忙出个主意。



网友们的评论出奇统一:“买!快买!现在就去买!”



在这个帖子中,“虚荣”二字反复被母女二人提及,与其说是这个五年级小女孩的“虚荣心”,倒不如说这是她的“自尊心”


前者不在乎实际用途,只想用“名牌”和“昂贵”胜过周围人,从而彰显自己“与众不同”“独一无二”;而后者不过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要,除了自我尊重、自我爱护之外,还希望他人和社会对自己尊重。


我觉得这不过分。



退一万步讲,就算现在的孩子确实比几十年前的我们更爱“攀比”,但这也是整个社会环境的缩影,孩子们不是平白无故就长成这样的。


直接把问题和社会现实压在孩子身上,让幼小的TA一个人面对和“解决”,我觉得这不公平。


被“匮乏感”和“自卑感”淹没的孩子


其实,前面说了这么多,只是想说明“孩子想要个新书包”这件事合理且正当。


对孩子而言,这种需求无法被满足的匮乏感,以及在同学朋友面前低人一等的自卑感,或许会成为TA心里永恒的黑洞。



微博博主@蔡千嬅曾经分享过这样一个案例。


前同事年近30岁,每天在办公室里不停吃吃喝喝,已经到了被人怀疑有暴食倾向的程度。


其实只是因为从小到大,父母都只肯买一份食物,哪怕家里有两个孩子。同事作为姐姐,总被要求先给弟弟吃,她说自己等在一旁的样子,像条狗。


她当然也反抗过,想吃肉、想吃水煮蛋、想吃草莓,但统统都会被父母拒绝:


“女孩子要保持身材!”

“弟弟都不馋,你馋什么?”

“做姐姐的,也不知道让着点弟弟!”

“没出息,就知道抢!”


拒绝的理由五花八门,“饿”和“不满足”的感觉,就这么填满了她前半段人生。


直到工作后远离家乡,慢慢有了可观些的收入,也不必再补贴家里、顾虑父母弟弟时,她才能做到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但年少时的回忆实在过于刻骨铭心,她仍然“每天点很多吃很多,零食不断,出门只喜欢约吃饭,时不时会去一个人吃自助餐”——填不饱的不是胃,是她的“饥饿”的心。


这条微博下方的评论区,聚集了一群有着相同经历的人:


“爸妈从来不给买零食,以至于上幼儿园时就捡别人吐掉的瓜子壳吃,甚至去偷家里药箱的含片吃,因为那是甜的……”

“小时候吃过很多(有营养)的,但妈妈不让吃零食蛋糕不让喝饮料,长大后就疯狂喜欢零食蛋糕喝奶茶。”


“人终究会因为年少不可得之物困扰一生。”



重视孩子的感受


让我们再说回开篇写信的那个五年级小女孩。


女孩字迹工整秀气,纸面干净,几乎没什么涂抹修改,不难猜测平日里就是个乖巧懂事的好孩子。


但这同时也意味着,可能都不用等家长责备她,她就先骂过自己了:


“我怎么这么爱慕虚荣?。”

“我也太不乖太不懂事了!”

“都怪我,给父母造成了额外负担。”


如果说匮乏感和自卑感是缠绕在生命里绵延数年的隐痛,那这种自责和自我评判带来的痛苦感受,可能从她刚开始羡慕同学有个新书包时,就开始了。


一边真实地为自己的破洞书包感到窘迫和自卑,一边又会为自己想要一个新书包而感到愧疚,这两种情绪交织在一起,成年人都会被内耗得精疲力尽,更何况是一个刚上五年级的小孩子?



无独有偶,就在同一个社交平台上,另一位妈妈做出了完全不同的选择。


她的女儿正上初三,一直喜欢用某国外品牌的发圈,代购价格大概在每个150元到200元不等。


疫情期间快递有点麻烦,她就给孩子买了其他品牌的发圈。过了几天女儿说用着不顺手,妈妈没当回事:“五六十块的东西,差不多就好了。”


女儿发现价格差距,第一反应是:“咱家没钱了吗?消费降级吗?”甚至开始了一轮关于家庭经济状况的询问。


第二天早上,女儿梳头发时又问了一句:“家里经济状况没什么问题吧?”


妈妈觉得不对劲,聊了两句,女儿说班里有个关系好的同学,因为家里还不上贷款而产生信用问题,可能会影响以后升学。


妈妈突然意识到,这个不起眼的发圈其实已经引发了孩子的“消费降级焦虑”


她直接告诉孩子:“发圈已经在代购了,只是因为疫情管制,快递邮寄会非常慢。”


孩子放下心来,高高兴兴上学去了,妈妈这才赶忙联系代购下单。



这位妈妈的做法,不仅不会给女儿留下匮乏感和自卑感,对孩子感受的关注也会帮助她们产生更多正向、紧密的联结。


这种联结,是无论女儿以后遇到什么困难,都愿意和妈妈聊聊、向妈妈求助的前提,因为她知道妈妈在意自己的感受,说出口以后等待她的是接纳和包容,而非指责或忽视。


可能有家长想问:“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那不会让TA更贪婪/被惯坏了/大手大脚/不体谅父母吗?”


分享三个原则,或许可以帮助大家把握分寸。


如何培养一个高自尊高自信的孩子


首要原则当然是,尽量满足。


心理学者李雪老师说:


“人在童年时光,最容易获得物质满足。可能就是一张几块钱的贴纸、几百块钱的玩具,那种幸福感、丰盛感,可能是成年后买几个爱马仕包也比不了的。”


在家庭能够承担得起的范围内,痛痛快快满足孩子便是。


当然也会有情况是,孩子想要的东西确实太贵了,这笔消费可能会让家里的经济状况受到冲击,或者就是单纯不想给孩子买,那该怎么办呢?


参考第二条原则:实话实说,放下自恋。


舍不得就说舍不得,买不起就说买不起,不跟孩子哭穷、诉苦,也不为了面子打肿脸充胖子。


等一下,拒绝孩子,就不怕给孩子造成伤害吗?


怕!当然怕!所以还有第三条原则:放下评判。


我们可以拒绝孩子,但无论我们认为孩子的需求是否合理正当,在拒绝时都不可以给TA扣大帽子:


不因为孩子想要个新书包,就说她贪慕虚荣;

不因为孩子想吃肉吃鸡蛋喝牛奶,就说她又馋又自私;

不因为孩子想要件漂亮衣服,就说TA心思没用在正地方;

……


不要用这些“评判”让孩子以为自己“不配”,也不要放任自己的“剧情”发展成一张束缚孩子的大网。



最后再分享李雪老师的一段话吧,与大家共勉:


“即便家里真的很穷,但只要父母不哭穷、不把经济压力倾泻给孩子,诚实劳动认真生活,孩子哪怕作业本都得省着写,也照样能养出高贵的气质,遇事儿不抠搜不猥琐,将来凭自己本事实现阶级跨越。


实事求是的父母,就是最好的父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孩子   自卑感   匮乏   书包   虚荣   家里   女儿   父母   同学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