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门》-利己主义者的无罪论

在生命之初,人类带着自己空白的内心降生到这个色彩繁杂的世界上,任由世界将他们染成什么样的颜色,善恶就在这时开始在他们心里生根发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包括受到过良好教育的人),都有过邪恶的念头,大部分人都不会付出行动,但可能是人类的天性如此,有些人总会找出理由,为自己的恶行做辩护,尽管那样的辩护漏洞百出,但却能避免内心的自责。这种能力无疑是可怕的,一个原本善良的人,加上一个莫名其妙的借口,便能理所应当地做出令人发指的恶行来。这便是利己主义者自己的无罪论。今天,我们将一起走入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感受善恶的边界。

在一个战火连天的时代,一个被主人赶出家门的仆人,思想上正做着激烈的斗争,那就是——饿死还是当强盗。这时他碰巧走到一个叫做罗生门的地方,于是想进去找一些财物,当他进去后却发现有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正在扒取一具年轻女尸的头发。他十分愤怒,于是冲上前去指责老人道:你这个没人性的东西,连死人都不放过。但老人则解释说她只是想用尸体上的头发做头套谋生,如果不这样做,自己也会饿死。她说到:“曾经这个妇人,用蛇肉晒干当做鱼干来卖,吃了鱼干的人们觉得很好吃,妇人得以维持生计。我并不觉得这妇人做错了,她跟我一样都是为了生存啊!”仆人听了之后恍然大悟,立马在心中做出了当强盗的决定,随即抢走了老太婆的衣物逃之夭夭。


作者芥川龙之介

在这篇小说中,那个丑陋的老妇人就像是仆人内心的投射一样,当他在犹豫自己到底是选择做恶人活下去还是作为善人而死时,老妇人出现了,使他从常人的良心中剥离出来,并且找到了适当的理由:我面前的人也是恶人,她的所作所为也是为了活下去,我如果将恶行施加于这样的人,自己的恶也并不违背良心了。这样的自我使得仆人跨越了善恶的边界,彻底堕落为一个利己主义者。

电影《罗生门》剧照,但影片故事为小说《竹林中》,图片仅供参考

在《罗生门》这篇小说中,处处弥漫着阴森的气氛,让读者在被小说中的善恶观震惊的同时,却也表达出了人们不能用自我赎罪和自我谅解的方式来寻找借口作为自己作恶的借口,突出了作者芥川龙之介对“善”的渴望和对“恶”的深入思考。同时也控诉这社会的黑暗现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恶行   头发   仆人   恶人   善恶   妇人   无罪   主义者   借口   内心   自我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