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皮蒂遭遇心理问题说开去 听“过来人”讲高处不胜寒

京报体育 | 记者 李远飞

顶尖运动员在赛场内外究竟要面对哪些挑战?

除了规律的作息、超负荷的训练、健康的饮食、强大的对手、自身的极限以及各种纪录外,越来越多的事例表明,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容忽视。英国当地时间3月29日,男子100米蛙泳世界纪录保持者、三届世锦赛和两届奥运会该项目冠军、英国名将亚当·皮蒂,宣布因心理健康原因退出即将于下月举行的英国游泳锦标赛暨世锦赛选拔赛。这意味着他将缺席7月在福冈举行的游泳世锦赛。

皮蒂的苦恼

皮蒂是2015年、2017年和2019年世锦赛以及2016年和2020年奥运会的男子100米蛙泳冠军,该项目56秒88的世界纪录也在其名下。此外,他还拥有另外5枚世锦赛金牌以及1枚奥运会金牌。不过,皮蒂近年来饱受伤病困扰,去年他因为在健身房训练时脚骨骨折,错过了布达佩斯游泳世锦赛。

皮蒂 新华社 资料图

但与身体的伤病相比,目前更困扰皮蒂的是心理健康问题,他在过去几年中一直在寻找解决方法,但始终没有得到答案,以至于他现在已经无法从游泳运动中找到快乐。“每个人都想坐在你的位置上,直到他们不得不坐在你座位上。很少有人理解胜利和成功对个人的心理健康有什么影响。他们不理解这些人给自己施加压力,不理解他们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获胜。”他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宣布退出英国游泳锦标赛时写道,“有人可能知道,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一直在与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作斗争。我认为我需要诚实地面对这一点,这是很重要的。我很累,我已经不像之前十年那样享受这项运动了。”

张雨霏的咨询

无独有偶,就在前不久结束的2023年全国春季游泳锦标赛期间,女子100米蝶泳亚洲纪录、女子100米自由泳全国纪录保持者、东京奥运会女子200米蝶泳冠军和4×200米自由泳接力金牌得主张雨霏,也向曾有“蝶泳王子”美誉的36岁复出老将吴鹏咨询过一个类似的心理问题。

张雨霏在2023年全国春季游泳锦标赛上

就在女子50米自由泳出场前,张雨霏遇到了吴鹏,就借机聊起了自己的一个困惑。“我说‘鹏哥,你有没有在成名之后,有那种想赢怕输的心态?’他说当然有了,你得的冠军越多,你这种感觉会越厉害,别人会觉得你拿冠军是理所当然的,顺其自然地让你背负上一些压力。”然而当张雨霏进一步询问如何去消化这些压力时,即将开始的比赛结束了他们的对话。

张雨霏承认自己就正在面对这种压力。她说:“就像鹏哥说的,你拿的冠军和第一越多,你这种感觉会越明显。”“那你什么时候开始觉得这是个事儿,想要和别人去交流一下?”“就是从奥运会比完吧。”张雨霏说,“大家觉得你是200米蝶泳冠军,你在200米这个项目上就不应该输。”在采访中,张雨霏还表示,自己在国外比赛会比在国内轻松些,因为国外没有那么多“粉丝”,感觉背负的压力和期待少一点。“其实也同样在电视机前看着你呢!”她说,“但现场氛围感觉上会好一些。”

吴鹏的答案

虽然当时没能给出张雨霏“如何消解压力”的回答,但吴鹏事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想通”是在第一次输了之后。“我之前在男子200米蝶泳上,在国内差不多有10年没有输过。当时陈寅和我很接近。后来我第一次输了,发现输了也就输了,不是说不在意,只是发现不像之前想得那样不能输。”吴鹏说,“张雨霏问我,拿了冠军以后会背负更多压力,我说确实是这样。有些人会认为,你都拿过了,应该没有什么压力了,其实越是拿过了,你越是觉得自己不能输,因为别人都觉得你是冠军了,你拿不到冠军你就失败了,所以无形中你会背负很多压力。”

吴鹏在2023年全国春季游泳锦标赛上

能够面对“输”,就是吴鹏当时没来得及当面告诉张雨霏的答案。但这恰恰就是他能够在退役多年后,以36岁的年纪重回泳池的原因。“把这些问题看明白了。现在真的是很怀念,很喜欢这池水,但有段时间真的是被架在那个位置上,比赛的压力也会比较大。”吴鹏说,“我觉得这才是真正对体育的热爱,回到对体育最原始的状态。”当然,吴鹏也不忘给自己的心理设定一个目标,或者说是补偿。“我退役后重了大约四十斤。这次为了复出减了十几斤,但还不够。”他说,“复出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减减肥。想着能复出,能参赛当然好,但是如果真的不行,我努力了,尝试了,就算让自己瘦下来也好啊!”

叶诗文和傅园慧的实践

“年轻的时候,可能会更加看重结果,觉得我必须拿第一,拿第二我都很懊悔,觉得自己为什么没有在最后再顶一顶。现在回过头来看,觉得更重要的是把过程做好,把每个细节做好,这样结果自然而然会好的。”两枚奥运会金牌得主叶诗文说,“学习让我有更多思辨能力,经过思考知道该如何去游。也是因为年龄大了,经历多了,所以了解怎么练更适合自己。”

叶诗文在2023年全国春季游泳锦标赛上

这些问题叶诗文是在2017年去清华大学读书时想通的。如今,她即将完成本科学业,为了今年在杭州——家门口举行的亚运会,她在2023年全国春季游泳锦标赛上完成了自己的第二次复出。“每次复出都有新的收获,都能看到自己的一些不足和优势,接下来就是去挑战更多的可能性了。”她说,“但这次复出的状态更加轻松一些,内心更加扎实。第一次时还是要不断地鼓励自己,‘你很强大!’但现在的我不需要了。”同样在2023年全国春季游泳锦标赛上复出的还有另一位浙江游泳名将傅园慧,她的切身感悟是:“之前自己还是有点太着急了,给自己的压力比较大。以我小时候游泳时的感觉的话,一直是以开心为主的,现在我有点重新回到小时候的感觉。”

高处不胜寒

高处不胜寒。但当一名运动员处于事业上升期时,不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在2023年全国春季游泳锦标赛上表现亮眼的两位年轻男子游泳运动员王长浩、王浩宇,他们都在游出好成绩后表示,接下来要一步一步,不断地去突破自己。首次在100米蛙泳比赛中游出破59秒成绩的覃海洋,未来的目标是亚洲纪录甚至是世界纪录。

然而当事业陷入瓶颈,遍寻方法却难以找到继续提升的答案后,运动员们普遍需要精神上的放松、心理上的按摩、注意力的转移。比如北京奥运会女子200米蝶泳冠军刘子歌,成名后就喜爱阅读《道德经》;许多征战国际职业赛场的中国女网运动员选择刷剧,去年冉冉升起的新星郑钦文喜欢购物,她说:“买的大多是不需要的东西。”吴易昺则表示,在离开赛场后,业余时间喜欢打打游戏。

在竞技体育领域,“心理问题”过去一直被用来解释那些明显低于实际运动能力的表现。然而皮蒂的表态说明,那些能够不断突破自我、创造纪录的顶尖运动员,甚至只是一直默默努力、勤奋付出的普通运动员,也一样在被“心理问题”折磨着。

从这个意义上,当体能教练、康复师已成为国内许多专业运动队的标配后,心理教练或者心理按摩师是否也应该成为常规设置?或者在运动员从小进入专业培训体系后,系统地开设有关逻辑、哲学、心理的课程?

三位中国泳坛老将以“过来人”身份给出的答案,也许远在英伦的皮蒂不会知晓,但应该让更多的中国运动员看到。推而广之,也适用于各个领域中那些顽强拼搏、不断进取、自我加压的人们,要敢于面对失败,敢于面对旁人的质疑,直面自己的内心,接受不够完美的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5

标签:蝶泳   过来人   锦标赛   世锦赛   心理健康   运动员   春季   游泳   压力   冠军   全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