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清查后,“毒教材”为什么还是屡禁不止?

“毒教材”事件频出,近些年进行了多轮的整治,可是效果却并不明显,这不仅会影响学前教育婴幼儿的健康成长,还会误导在校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毒教材”可谓毒害心灵,比有毒食品更加可恶。

可是为什么会屡禁不止呢?毫无疑问,症结还在于“毒教材”背后的利益链。我们知道“毒教材”的编写只是基础,关键在于发行审核,这些负责审核的人真的尽职尽责了吗?此外,针对“毒教材”的惩罚力度足够威慑这些利益集团吗?

01 “毒教材”毒在哪里?

“毒教材”最大的毒性在于针对低年级孩子发行的课外读物,一般正规的教材类书籍都经过相对严格的审核,出现大的“毒性”的内容已经不大可能出现了,很多可能存在于插图的合理性等方面,而内容上的审核还算严格。

但是针对低年级学生出版发行的配套读物,普遍存在着较大的“毒性”,可分为插图丑陋、歪曲事实、语言淫秽、丑化人物等方面。我们知道,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还没有形成自己坚定正确的认知观,很容易被“毒教材”误导带偏,其危害是不可估量的。

尤其是一些标榜获得过“国际安徒生奖”的少儿出版物里居然出现了脏话和爆粗口的字眼,真是让人大跌眼镜。28日,河北保定的一个家长发现7岁女儿读的儿童读物里出现了“他妈的”、“X”等脏话内容。

细看发现该读物获得了“国际安徒生奖”,不由得让人好奇,既然是获得过大奖的儿童图书,一定是在编写内容、校对、审核、出版发行等方面都经历了层层的把关和审核,那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种低俗的语言呢?

02 深挖“毒教材”背后的利益链

从教材的编写、内容的审核、出版校对、出版发行、书店出售等环节严格把关,不能再让“毒教材”继续毒害我们的孩子了。

当前儿童读物的需求量大,出书利润高,于是便出现了东拼西凑的“速成书”,以及软件翻译的国外读物,在利益的趋势下,编书的只求挣钱,出书的也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中间负责审核校对的打工人,多是敷衍了事,于是便频频出现这种“毒教材”。

而发现“毒教材”之后,往往是采取罚款、整改、关闭等方式处罚,远远没有达到足够的威慑作用,“毒教材”一旦出版发行,在少年儿童中间扩散开来,产生的恶劣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必须通过立法来严惩“毒教材”利益链相关人,才能最大程度降低这种危害。

也许会有人说,那么多的教材,那么多的字,怎么可能逐字逐句的审核过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途径,还是法律严惩,只有发挥法律的威慑力,才会让编写书籍、校对书籍、出版书籍和售卖书籍的人在权衡成本后,做出正确的选择。

03 依法严惩“毒教材”刻不容缓

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已经对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模式产生了冲击,网络上的误导和曲解,让青少年儿童容易失去对事物基本的判断力。如果再加上“毒教材”的诱导,那我们还怎么能对我们的下一代充满期待?

一些“毒教材”在针对抗日战争、人民英雄、历史事件等进行曲解诋毁,这是不能容忍的,其危害也是巨大的。

为此我们建议:

一是严格规范青少年课外读物和教材的出版机构。对于一些重要的儿童读物、基础教育教材指定官方权威出版机构,授权独家出版,确保这些事关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领域出版物的正规性、权威性、可信度!

二是通过专门的立法来严格清查惩处非法渠道、任意出版、粗制滥造的“毒教材”,整顿出版市场乱象,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

三是严查出版发行环节。出版的读物和教材必须经过出版社严格审查,并签订责任书,实行倒查制度,从出版的源头切断“毒教材”;

四是教育主管部门、教师、书店等机构联合起来,成立儿童和青少年课外读物和教材集中审核小组,确保青少年儿童翻开的每一本书都是正确的、权威的、有营养的。

04 呼吁和评论

课外读物和教材在青少年和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对他们正确的认知观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我们要想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就必须从教材读物上抓起。

因此,只有通过立法严惩、群众监督、教师审查、书店担保等多个主体参与,才能重回书声琅琅,干净纯洁的育人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0

标签:安徒生   教材   儿童读物   屡禁不止   出版发行   毒性   读物   青少年   正确   儿童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