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广西26-蓑衣渡

第八天,2023年2月1日,全州到零陵,88公里



明代在桂北全州境内陆路官道沿途设有15铺:净界、宜江、乐林、黄沙河、石月桥、深溪、太平、十里、珠塘、脚山、赤兰、白沙、咸水、板山、石梓。这些递铺都在今天G322国道边上。

太平铺即狮子岭,在全州北;十里即柘桥,在全州西南。从柘桥到狮子岭的国道在飞鸾桥跨过罗江(万宁河)后,继续向北,从全州城西边的湘山背后绕过。明清时期的驿路在过飞鸾桥后,沿着罗江北岸向东,从全州城西门入东门出,再向北到狮子岭,相当于现在的桂黄路。

徐霞客出大南门后,看到罗江在前,东至小南门,为三江合处,说明罗江北岸还有一条路,就在全州城墙下,相当于那个年代的外环路。而在罗江南岸,今天湘源大桥的南堍,有一系列的山,山脚下相当于现在的江南绕城路当时很可能是没有的。

全州城南,湘源大桥南堍以西为一系列的山,明清时期很可能没有大路

咸丰二年(1852年)5月24日,太平军离开兴安,向北进军。从兴安到全州有湘江水路,很便捷,但水路需要陆路的保护,太平军应该是水陆两路同时行军,以水路为主,主要首领基本都是坐船。

太平军当时可能有2万人,永安突围时,妇孺老弱被放弃,遭到清军的屠杀,如今太平军队伍中绝大部分是能够战斗的青壮,经过一年多的辗转作战,这些年轻人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

太平军进攻桂林长达33天,人数明显占优的清军八旗兵和绿营兵只敢远远观望,作壁上观。后来太平军北上兴安,那位县令书法家闻风而逃,太平军在兴安城中休整数天,也没有清军追击上来,让太平军对清妖充满了蔑视。

路过全州城时,太平军没打算攻打全州,当然也没把守城清军放在眼里,走陆路的部队大摇大摆地从城墙脚下走过。全州知州曹燮培没有逃走,但他只有临时拼凑起来的1千绿营兵,大部分没打过仗,只能紧闭城门。他们如同阅兵一般看着太平军从城墙下走过,战战兢兢、忐忑不安。

全州城东南的三江口,现在全州古城门仅余小南门,正对着三江口

好不容易看着太平军绕过小南门,走到东门外,将要离开全州城,城墙上的清兵看到太平军后队中出现一抬轿子,传言是十六人抬的明黄色大轿,非常显眼。此时,突然传来一声炮响......

这肯定是个意外,但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发生在哪里?全无记载,只有曹燮培的求援血书中提到了这个意外事件,城破之后太平军屠城,曹燮培与全城军民都死了,无人知道细节,而李秀成等人的回忆中也没有细节。

后果很严重,因为这一炮将明黄色大轿掀翻,轿上之人受重伤,他叫冯云山,太平天国的前导副军师、南王。冯云山可能为太平军后军指挥,负责为走水路的大军护航,太平天国诸王中只有他走陆路,感觉此时他的地位不高,与他最初在紫金山传教时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

太平军马上停止行军,调转方向,开始全力进攻全州城,在各路清军的注视下,太平军用了整整十一天,炸塌西城墙,攻入城内......

如果没有这个意外,太平军可以快速北上,江忠源根本没有时间在蓑衣渡设伏,太平军可以顺湘江而下,几天之内挺进到长沙城外,长沙城内外只有三四千几乎没有战斗力的绿营兵,太平军将轻松占领长沙,之后再陷武汉,顺长江而下,占领安庆、南京,再挥师北上......曾国藩、左宗棠根本没有机会出场,没有了这几个人,也就不会有湘军,更不会有淮军、楚军。

而太平军在全州这个毫无价值的城池下耗费了半个月,历史的走向彻底改变。

从历史的结果看,这样的假设很有道理,但是怎么能以结果来反推原因呢?太平军此时力量尚弱,二三万亡命之徒而已,一个领兵将领罔顾军事常识,在战场上摆这么大的谱,意外遇袭后,洪杨又负气改变计划(也许根本没有计划),城破之后又大开杀戒......后来的结局基本就注定了。

全州东门大桥

从东门向北1公里,湘江绕出一个大湾,像个绳套,湘源文化公园在江湾处,向东有二妃庙,据说舜帝的二妃是在这儿投江的,千百年来不知道为什么非要让这两位美丽的女子投江。

湘水源还在上游上百公里处

据说诸葛亮后的蜀相蒋琬是零陵人,当时零陵郡县治都在全州(与兴安之间),蜀国灭亡时,蒋琬儿子蒋斌、蒋显死于蜀难,夫人及子蒋赟逃回零陵,晋咸宁元年迁洮阳梅潭。今全州县蒋氏二十多万人口,多为蒋琬后裔。其中明代的蒋冕是最为出色的一位,他历仕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正德年间曾担任武英殿、谨身殿大学士,加太子太傅,是所谓的内阁首辅,是科举时代广西唯一首辅。

3.5公里骑到六梅塘,路经一个锰业公司,记得有一年骑车路过湖南洪江县下面的安江镇(原来是安江县城),中午在路口打尖,饭馆对面也是一个锰业公司,感觉上地形差不多。

六梅塘在蓑衣渡的对岸。

六梅塘附近

太平军在全州城休整三天后,全军向北进发,据记载其“船队蔽江而下,陆路则沿江行进”,从空中看,这一段的湘江东岸是连绵的低矮丘陵,江边无路,故其陆路只能是沿湘江西岸而行,这也是一条崎岖的小路。当时从全州城北而来的驿道就在西边3里处,是一条大路,好像太平军并没有走大路,有可能陆路只是用来护航。

六梅塘江边的小路

六梅塘蓑衣渡一线的湘江水位很深,航行畅通,再向北约4里,出现一列东西向的小山,最西头的是狮子岭,湘江在狮子岭脚下拐了一个90°的大弯,向东流去。方志云:“狮子岭在长乡,去城北十五里,地名奥塘”。

这个湾可能叫水塘湾,江水流速在此减缓,使得此处滩多水浅,枯水时可涉水而过,舟船难通,其左岸的狮子岭,高三百余米,密林深箐,地势险要,江忠源在此设伏堵击太平军。

从北面看狮子岭以及东西向的一列山丘

北流的湘江被挡住去路,向东而去,形成一个大湾

江忠源手下有1千左右从家乡新宁招募的乡勇,被称为楚勇,在桂林保卫战时击退太平军对鸬鹚洲的进攻,被擢升为桂林知府,不过他兵微将寡,兴安、全州之役时没有参战。全州西北就是湖南邵阳的新宁县,江忠源和部下担心太平军骚扰家乡,趁太平军全力围攻全州之际,兼程赶到狮子岭附近,他们在水塘湾砍伐树木,堵塞水道,其楚勇主力埋伏于狮子岭的密林之中。

咸丰二年6月5日,太平军船队约300余艘蔽日而下,浩浩荡荡驶往东北,在水塘湾被堵住,进退不得,楚勇架在狮子岭的火炮居高临下猛烈轰击,一时之间太平军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

面对着极为不利的局面,太平军只好把乱成一团的船只横亘在江面,搭成沟通东西两岸的浮桥,试图抢占河岸阵地,但好打滑头仗的其他清军部队纷纷围拢上来,太平军只能退往东岸的蓑衣渡,杀开一条血路,徒步进入湖南,去占领临河重镇永州(零陵古城)。此役因此被称为蓑衣渡之战。

蓑衣渡,如今已看不出古渡的痕迹

冯云山在何处去世现在是个谜,比较常见的说法是在全州城下受伤,蓑衣渡再伤后去世。冯云山的死,以及太平军蓑衣渡受挫,绝不是“太平军失败之起点”,对战争全局也没有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他们进入湖南后,攻永州不克,转去道县、郴州,再气势如虹地攻长沙、陷武汉、下金陵......

此后数年,满清王朝进入风雨飘摇之中,似乎随时会被推翻,倔强的江忠源和他地位不明的楚勇,被满清朝廷半信半疑地支来支去,到处灭火。咸丰三年底,江忠源升任安徽巡抚,当时安徽大部被太平军及其盟友攻占,并围攻临时省府庐州(今合肥),江忠源只有3千绿营兵守城,而且城内有大量太平军的细作活动。

庐州城很快被攻陷,江忠源不愿投降,也不愿被俘受辱,跳河自尽。

不以成败论、不以敌我论,江忠源和冯云山至少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有一颗不屈的心,那是高贵的灵魂,用一句网络上的话来说:当你拔剑的那一刻,无论成败,你都算赢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蓑衣   太平军   咸丰   兴安   湘江   东门   绿营   陆路   全州   广西   狮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