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隆中十年,诸葛亮都干了啥?躬耕,交友,学习,联姻四大家族

东汉初平四年(公元193年),此时的曹操在兖州担任兖州牧(兖州的最高长官),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于是,他便给身在徐州琅琊郡避祸的父亲曹嵩写了一封信,邀请父亲来到兖州。

接到信后,曹嵩非常高兴,于是马上收拾东西准备出发。

根据史料《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的记载,曹嵩一共携带一百多辆马车的金银珠宝。徐州牧陶谦担心途中遇到劫匪,便派出都尉张闿率领两百名骑兵一路护送。

当队伍即将走出琅琊郡,快要抵达兖州泰山郡的时候,张闿见财起意,将曹嵩等人杀掉,劫走财物,逃往了淮南。

眼看父亲被杀,又找不到凶手,曹操只好将矛头指向了陶谦,他打着“为父亲报仇”的旗号,出兵攻打徐州。

影视剧中的曹操

陶谦当然不是曹操的对手,徐州城很快被攻破。

曹操正在气头上,他命令将士进行屠城,于是上演了一场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在《后汉书·陶谦传》一书中,有着详细的记载:

初平四年,曹操击谦。过拔取虑、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

第二年,为了争夺地盘,曹操再一次出兵攻打徐州。这一次,战火终于烧到了琅琊郡,而诸葛亮的家乡就在这里。

因此,为了躲避战乱,诸葛玄带着侄子诸葛亮和诸葛均,以及两个侄女,举家迁徙到别处。同时,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负责留守,看守祖宗留下的家业。

从此以后,诸葛亮再也没有回到过徐州琅琊郡老家。

然而,当时的天下到处都是战火连天,就此拉开了长达四百年的乱世局面。

诸葛玄带着一家老小来到了荆州(如今的湖南和湖北两省),投靠自己的好朋友刘表。

刘表是东汉末年的群雄之一,担任荆州牧一职,是荆州地区的一把手。他虽然很会享受生活,但却没有逐鹿中原的野心,更没有夺取天下的豪情壮志。

曾经有人这样评价说:“若是在太平盛世时期,刘表绝对是一块做宰相的好材料。但不幸生于乱世,没有称霸的野心,只会治理国家并没有用。”

事实确实如此,在群雄争锋的乱世之中,刘表却干着宰相的工作,大力发展荆州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诸葛玄一家人来说,荆州是一个最为理想的避难场所。

剧中的刘表

隐居隆中十年,诸葛亮都在干啥?

汉献帝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叔父诸葛玄去世,年仅十七岁的诸葛亮带着弟弟诸葛均来到南阳郡的隆中,过起了隐士般的隐居生活。

在隆中这里,诸葛亮一待就是十年的时间。直到公元207年,刘备通过“三顾茅庐”将其请出山。

诸葛亮在隆中隐居的十年,他并没有闲着,而是主要做了三件大事。

躬耕的字面意思是,亲自到田地里耕种,在青山绿水之间寻找快乐。

诸葛亮之所以要亲自耕种,有两个方面原因:

在隆中的那段时光,诸葛亮就是过着一种半耕半读的生活方式,这对于他以后的人生态度,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剧中的诸葛亮

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婚姻是一件非常神圣的大事,通过这种形式,不仅可以将两个家族联系起来,还会影响到子孙后代的生活。

诸葛亮一家作为从徐州来的外来户,在荆州的地面上人生地不熟,通过联姻的方式,借助他人的力量站稳脚跟,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当时的荆州共有四个比较有势力的家族,分别是庞德公、黄承彦、蒯良和蔡瑁。而诸葛亮通过联姻,与庞、黄、蒯、蔡四大家族全部都建立了联系。

由此可见,黄承彦和刘表是连襟关系,而刘表还是诸葛亮的姨夫。

关于诸葛亮和黄月英的婚事,在史料《三国志》中这样记载:

黄承彦为人直爽,不拘小节,他看上了诸葛亮这个小伙子,便抛开了古代的那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直接登门找到诸葛亮。

刚一进门,黄承彦开门见山地说:“我有一个女儿,长相不算出众,黄头发,黑皮肤。但是她的才华出色,我认为跟你正好配成一对儿,不知你意下如何?”

以黄承彦在荆州的地位,正是诸葛亮想要依附的,于是就爽快答应了这门亲事。

正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这或许是诸葛亮选择黄月英的一个因素。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黄月英自身的才华。

民间流传了许多关于黄月英的故事,南宋诗人范成大撰写的《桂海虞衡志》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诸葛亮和妻子黄月英

有一天,诸葛亮邀请一位朋友到家聊天,中午的时候,他对夫人说:“去帮我们下一碗小面”。

黄月英刚刚离开,诸葛亮突然想起家里没有面粉了,准备叫夫人改做其它饭菜。

还没有等到诸葛亮开口,黄月英就端来了两碗热气腾腾的小面,他对此十分不解,心里疑惑道:“在家里没有面粉的情况下,为何还能如此迅速做好小面呢?”

诸葛亮来到厨房一看,十分吃惊,这里摆放了许多黄月英使用木头制作的机器。这些机器可以自动帮助磨面粉,或者擀面条,因此能够用最短的时间做好一碗面。

于是,诸葛亮决定拜黄月英为师,向她学习这种技术发明的原理。

相传,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就是根据黄月英发明的做饭机器人为基础,经过进一步改良而来的。

诸葛亮夫妇

在两千年前的汉朝,可不像如今读书这么方便,那时的书籍都是写在竹简上面的,也没有随处可见的图书馆和书店。

自从东汉朝廷关闭了太学之后,诸葛亮想要找一本书来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幸运的是,在刘表治理下的荆州,恰好为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刘表虽然没有太大的野心,但他非常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

生逢东汉末年的乱世之中,群雄崛起,其他的军阀都在忙着扩充军备,招兵买马。而刘表却跟别人不一样,他广招天下的学者来到荆州,兴办学堂。

刘表在荆州创办了一个“学业堂”,成为了继太学之后的又一座高等学府,诸葛亮也是这里的学生。

刘表创办的学业堂

“吏子弟受禄之徒,盖以千计。洪生巨儒,朝夕讲诲,訚訚如也,虽洙泗之间,学者所集,方之蔑如也。”——《刘镇南碑》

也就是说,学业堂里面的师资力量雄厚,有三百多位鸿生巨儒在此讲学授课,学生更是数以千计,在东汉末年算得上数一数二的学堂。

除此之外,学业堂的教学内容多种多样,几乎包含了所有的学科。

由于太学是官府创办的,受到朝廷的管制,通常只教授一些经学课。但学业堂就不一样了,它属于私人学堂,不受朝廷的限制,什么学科都教。

根据宋代类书《太平御览》一书中的记载,学业堂的教学科目有经学课、礼仪课、乐器课、天文课、历法课和法律课。

“六路咸秩,百氏备矣。”——《太平御览》

除了以上六门学科之外,学业堂还传授诸子百家的思想。

之所以学业堂要开设如此多的学科,其目的是要学生们学习诸子百家思想,活跃思维,以达到学以致用。

学业堂

在学业堂学习的那段时间里,诸葛亮得以博览群书,掌握了一套非常全面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诸葛亮在后来能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既能治理国家,又会带兵打仗。而且,他还能发明制造,在音乐弦律上面也是十分精通,堪称中国古代最为全能的人才。

就连清朝的乾隆皇帝,都对诸葛亮的才能十分钦佩,赞扬诸葛亮是一代完美之人。

诸葛亮

诸葛亮的境界,非常人所能及也

诸葛亮在隆中隐居十年,不仅通过学习提升了自己,他还研究出了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

主要概括为以下三点:

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诸葛亮临死之前,给自己年仅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留下一封信,也就是《诫子书》。

内容中提到,一个人的才华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习得来的,只有宁静,才能成学,正好对应了那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若是诸葛亮没有这样一种“宁静”的心态,自然也不可能在隆中隐居十年时间,他或许早就待不下去了。

诸葛亮隐居处

《礼记》中有一句话:“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意思就是,若是一个人只顾在家里埋头苦学,而不与外界接触,或者不跟亲戚朋友打交道,那必定会变成一个孤陋寡闻的人。

在隆中的十年时间里,诸葛亮通过联姻的方式,不但与荆州地面上的四大家族攀上了亲戚,还结交了许多优秀的老师和朋友,例如司马徽、徐庶、孟公威、石广元、崔州平等人。

就拿徐庶来说,他从小家境贫困,经常与街头的市井混混待在一起。

有一天,徐庶的一个小弟被人砍死在街头,他坚决要替小弟报仇。于是,他拿起一把刀将仇人杀害,但自己也被官府逮捕入狱。

庆幸的是,徐庶被几个兄弟救了出来。经过这一次的大难不死,他就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决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最终学有所成。

与徐庶这样的优秀人才相互切磋,以文会友,让诸葛亮受益颇多。

剧中的徐庶

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一书中写到,诸葛亮和徐庶、孟公威、石广元四个人,经常聚集在一起读书,以文会友。

读书的过程中,徐庶、孟公威和石广元三人是“务于精熟”,一定要把内容背的滚瓜烂熟,甚至倒背如流。而诸葛亮却和他们三人不一样,只要做到“独观其大略”,把内容看一个“大略”就行了。

汉朝时期的学者刘向和刘歆父子,他们在整理国家图书馆的时候,每整理一本书,都要写一篇“略”。

所谓“略”,就是用短短的几十个文字,来概括这一本书的全部精华。

因此,在汉朝来说,“略”才是一本书的灵魂所在,而诸葛亮正是抓住了这个技巧。

由此也可以看出,诸葛亮和徐庶、孟公威、石广元等人的志向是不一样的。

除此之外,诸葛亮的志向还体现在另外一个方面。

“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三国志·诸葛亮传》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诸葛亮将自己比作春秋战国时期的管仲和乐毅,将他们两人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

因为管仲擅长治国理政,乐毅擅长带兵打仗,而诸葛亮自比两人,就是为了表示自己文武兼备,文可以治国安民,武可以平定天下。

所以,当徐庶等人问诸葛亮:“你的志向是不是要做很大的官呢?”

诸葛亮只是“笑而不言”,因为他的志向根本不在于做官,在《出师表》里面,有这么两句话:“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这两句话,足以说明了诸葛亮的志向。

在当时的那个乱世时代,诸葛亮想要保全的“性命”,并不是他个人的生命,而是他的远大志向。无论是投靠曹操、孙权或是刘表,都无法实现他的那种匡扶正义、反抗强暴的志向,只好以“隐居明志”。

诸葛亮画像

隐居深山,等待“知己”的出现

诸葛亮在隆中隐居了十年,从表面上来看,他每天活的潇洒自如,其实他的内心同样是非常煎熬。

诸葛亮晚年时期写的《诫子书》当中,流露出了他当时的心境: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由此可见,诸葛亮一直都在等候一个人,等待一个值得让他辅佐的人。这个人既可以让他像管仲一样匡扶正义,又可以让他像乐毅一样反抗强暴。

若是等不到这样一个人,以诸葛亮的性格,他或许会终老于隆中,也不会卖身求荣。

“束发读诗书,修德兼修身。

仰观与俯察,韬略胸中存。

躬耕从未忘忧国,谁知热血在山林。

凤兮凤兮思高举,时乱势危久沉吟。

凤兮凤兮思高举,时乱势危久沉吟。”

——《卧龙吟》节选

电视剧《三国演义》几乎人人都看过,剧中的这段《卧龙吟》插曲,足以表达诸葛亮隐居隆中时候的心态。

有人认为,当时的曹操已经发展壮大了,诸葛亮若是去投奔曹操,肯定难以做到特别高的官职。倒不如等待机会,投奔一个实力较弱的人,辅佐他慢慢壮大,到时候自己就是大功臣,必定要比在曹操手下做官吃香。

也有人认为,诸葛亮选择在隆中隐居,是一种“以退为进”的营销策略。让别人来邀请自己出山,势必会更加得到器重,要比自己主动投奔别人好得多。

诸葛亮苦苦等待的那个人,能够让他施展自身才华和抱负的那个人,就是众所皆知的刘备。

剧中的刘备

根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的记载,汉灵帝中平三年(公元186年),由于刘备在镇压黄巾起义的战斗中屡次立下战功,被封为安喜县(如今的河北定州)县尉。

没过多久,东汉朝廷颁发了一道诏令。大致内容是说,凡是因为立下军功而当官的地方官员,全部要裁掉。

这个诏令对于刘备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为了尽快办理这件事,每个州郡都会派出一个督邮进行监督,也就是古代地方上的监察官。

刘备听说了这件事以后,想要私底下求见督邮,以求保住自己的安喜县县尉一职。

让刘备没有想到的是,督邮却以“生病”为由,不见任何人。

见此情景,刘备恼羞成怒,于是带领一帮人直接闯进督邮的住所,将督邮捆绑在一棵树上。不仅如此,他还亲自拿起棍棒,往督邮身上打了两百多下,督邮被打得连声求饶。

关于这个故事,并不是小说《三国演义》中张飞所为,真实的历史上则是刘备做的。

自从镇压黄巾起义当官以来,刘备在中原地区摸爬滚打了长达十七年的时间。在此期间,盘踞各地的军阀一个接一个的被消灭,而刘备自然也感觉到了危险的存在。

汉献帝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曹操率领的大军在仓亭(如今的河南南乐)之战中击败了袁绍大军,导致刘备在中原地带再也混不下去了,只好投奔于荆州的刘表。

跟常年战火连天的中原地区比起来,荆州简直就是一个世外桃源,刘备在这里过上了清净的日子。

然而,或许是过惯了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生活,刘备在荆州的清净生活,他一点都没有感觉到快乐,反而非常痛苦。

按照《三国志》一书注引《九州春秋》中的记载:

有一次,刘表邀请刘备来家里做客。在吃饭的过程中,刘备起身出去上厕所,他发现自己的大腿上长了许多肉,不禁泪流满面。

刘备返回席间,刘表好奇地问道:“你为什么要哭呀?”

刘备回答说:“因为我大腿上长肉了!”

刘备和诸葛亮

听完这句话,刘表感到非常不可思议,刘备接着说:“你有所不知,我以前在中原地区打仗的时候,一天绝大多数时间都骑在马上,所以我的大腿上面的肉非常结实。自从我来到荆州以后,这里的日子过得太过于安逸,导致我都吃胖长肉了。”

“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在荆州的那段日子里,日子一天天过去,刘备感觉自己的年华在虚度。此时的他已经将近五十岁了,还没有干出什么大的事业,因此他感到非常痛苦。

刘备这种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对于胸无大志的刘表来说,自然是不可能懂的,因为他们两人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

当然,诸葛亮才是最懂刘备的人。

诸葛亮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备当时驻扎的地方在新野(如今的河南新野),距离诸葛亮隐居的隆中并不远。

人们常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他就是需要一个结识诸葛亮的机会。

就在这个时候,荆州有两个人扮演了月老的角色,为刘备和诸葛亮牵起了“姻缘”,一个人是司马徽,另一个人则是徐庶。

司马徽是荆州地面上的名士,诸葛亮通过以文会友与他结识,也算是诸葛亮的老师。

刘备多次想要请司马徽出山相助,但都被拒绝,司马徽说:“卧龙和凤雏,这两个人才是能够辅佐你干大事的人”

刘备一脸好奇,问道:“卧龙和凤雏都是什么人呀?”

司马微回答说:“卧龙名叫诸葛亮,凤雏名叫庞统。”

这也是刘备第一次听说诸葛亮的大名。

徐庶是诸葛亮的密友,刘备非常器重他的才华,两人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聊天的时候,徐庶对刘备说:“隆中有一个卧龙,他叫诸葛亮,你应该去认识一下。

刘备说:“我之前也听司马徽提过一次这个人,能不能麻烦你,带上诸葛亮前来见我呢!”

徐庶回复说:“那不行,诸葛亮这个人比较有个性,必须你去隆中拜访他,他是不会主动来见你的。”

刘备听完这番话,二话没说,当即跑到隆中登门拜访诸葛亮,前后一共跑了三趟,两人才终于见上了面,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顾茅庐”。

这一年,诸葛亮年仅二十七岁,而刘备已经四十七岁。

参考史料

  1. 西晋史学家·陈寿著《三国志》
  2. 南朝宋史学家·范晔著《后汉书·陶谦传》
  3. 南宋诗人·范成大著《桂海虞衡志》
  4. 《刘镇南碑》
  5. 北宋学者·李昉、李穆、徐铉等人著《太平御览》
  6. 东汉末年·诸葛亮著《诫子书》

【相关文章】

1、曹操为何不称帝?他死后,司马懿才算翻身,辅佐曹丕登上皇帝宝座

2、 摸金校尉真实存在吗?与盗墓贼有什么区别?曹操竟是盗墓界的鼻祖

【友情提醒:原创不易,未经过创作者允许,禁止以任何形式复制抄袭发布到其它平台,违者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庞德   兖州   卧龙   荆州   司马   徐州   东汉   志向   诸葛   学业   家族   诸葛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