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知青小说洪流(第五章)

【长篇知青小说】

洪 流(第五章)

宋一臣 著


西藏昌都地区察隅,离中印边境线仅有百十公里。这里海拔1500多米,素有“西藏江南”的美称。

在中印两国大规模的武装冲突之后,察隅南部一带被定为[麦克马洪线],二十公里之内的非军事区内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人烟稀少,交通不便,只有一条弯弯曲曲的狭窄公路与外界相连。夏天山洪暴发,泥石流会把公路冲断或堵塞。冬天大雪封山,汽车无法通行,一年四季交通经常处于阻塞状态。但这里受印度洋热带气候影响,气候宜人,风景秀丽,是西藏高原上的一颗绿色明珠。为了开发这块宝地,西藏军区生产部三○三部队八团奉命进驻这里,开始了屯垦戍边,建设边疆。

河南赴藏的支边知青在成都下火车后,经过短暂的休整和学习,换乘总后兵站部提供的军用卡车,沿川藏公路向西藏进发,翻越秦岭,二郎山,折多山,雀儿山,达玛拉山,德姆拉马大山,跨越黄河,大渡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察隅河,行程3500公里,白天行军晚间休息,历时近四十天,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下察隅。

豫北市的一百五十多名支边青年,被列编为西藏军区生产部三○三部队八团十连。驻在离团部不远的地方——下坝坡。

当李小虎和支边青年们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时,简直被这里的景色惊呆了!啊!太美了!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把这里打扮的竟是如此美丽,真是难以想象啊!远处高山白雪皑皑。近处森林茂密,山清水秀,印度洋季风顺着察隅河谷吹来,温暖湿润,安静又祥和,让每个人都感到了犹在世外桃源,犹如置身一幅国画中。

李小虎带着一些支边青年,奋力的爬上附近的一个高山头,向远处眺望,心潮澎湃,诗意萌生,他领着支边青年向群山齐声呼喊:“西藏,我爱你!我爱你,西藏!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我们来了!”

声音在峡谷中震荡,豪言从内心发出。河南的支边青年们都爱上了这片地方,准备在这里大干一场,让青春在这里闪光,要让这片神奇的土地改变模样。驻地的木墙外,到处是石灰写的标语,[长期建藏,边疆为家],[以农为荣,以苦为乐]。彰显着知青们的信心和决心。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三个多月后,正当大家准备欢度进藏的第一个春节时,却发生了意外事件。不少支边青年思想上发生了动摇,悲观失望,哭哭闹闹,要求退还户口,撤离边疆,重回故乡的闹事风潮。

当初期的热情退潮之后,每个支边青年每天面临的是枯燥、乏味和繁重的体力劳动。团里派来了的连长,指导员,每天带领着大家早上军训一小时,其他的时间就是开荒,开荒,准备耕种!十连的作业面是一片原始的荒山野岭,要把它变成耕地,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知青们起早贪黑抡捶打眼,炸石开荒。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胳膊痛,吃的黄面窝头,喝的玉米糊糊,冬瓜,南瓜,老咸菜,三餐重复着,令人没有食欲,整天昏昏沉沉的。

由于连队刚刚开始组建,没有现成的营房,男女知青分别住在临时搭建的简易棚子里。晚上躺在通板的大铺上,透过木板的缝隙,可以看到天上的月亮和星星。驻地没有电,一根油松木头点起来可以看书写字。早上起来鼻子里却被熏得黑乎乎的,相互对视,自己都感到可笑。

至于文化活动基本没有,山也安静,水也安静,到处都是静悄悄的,只有炸药的声音响起,才知道这里有人居住。平时要想娱乐,就自己唱唱歌,热闹热闹。周末有一场电影,循环播放《地雷战》《地道战》《南北征战》。许多人对电影里的情节,台词,都能做到倒背如流。

对于如此艰苦的环境条件,早有吃苦思想准备的李小虎并没有被吓倒,他坦然应对,在各项工作中依然带头,他觉得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想要接好革命的班,就要在大风大浪中锻炼,在苦中成长。

然而,有些支边青年却感到迷茫,动摇,打起了退堂鼓。特别是十五、六岁的支边青年,在家还是孩子,如今远离家乡十万八千里,看不到家乡,看不到父母,看不到城市的繁华,天天又苦又累,人心浮动,闷闷不乐。不少人完全没了往日的笑脸和欢乐,整天都是愁眉苦脸的,提不起精神。李小虎和原来几个学校的领队,都还经受住了考验,自觉担起了“大哥哥”“大姐姐”的角色,对情绪低落的知青,一个个劝慰、安抚。谁知刚刚有了成效,连队春节大会餐时,由于炊事班的失误,竟然引发了支边青年集体闹事,震惊了全团。

大年初一,全团各个连队大会餐,欢度春节。十连所有的知青们早就盼望着这一天的到来,能够痛痛快快的吃喝玩乐,放松心情,喜迎新春。临近中午,厨房烹炒煎炸的香味飘在连队的上空,馋的有些人围着食堂直转圈,终于到了开饭的时候,全连迅速排好队,背完毛主席语录,唱完革命歌曲。进入食堂,十人一桌,高高兴兴的开始吃喝……

谁知,吃着吃着,有些知青感到不对味,恶心,肚痛,有的还出现了腹泻,这一下可把连长,指导员吓坏了,马上下令暂停会餐,难道是有坏人下了毒?还是食品有问题?很快就查明了原因,原来炊事班长出于好意,将平时使用的当地“红盐”,改用成了“白盐”,谁知这代“白盐”竟是化肥尿素,如此一来就变了味道。这一下,就餐的知青可气坏了,整个餐厅炸了锅,有的叫,有的喊,有的哭,还有的扬言要打炊事员,一时乱成一锅粥!更严重的是,几十个知青青年聚在一起,要到团里请愿,要求退还户口。离开边疆,打道回府。

连长,指导员反复劝说着,但根本压不住阵角。

眼看事情越闹越大,李小虎心急如焚,觉得满肚子有话要说,他一下子站到了桌子上,对着满堂的知青大声喊着:“同志们,同志们!静一静,静一静,听我说两句行不行?”

李小虎的吼声压住了一些知青的叫喊声,大家不知道他要说什么,顿时安静下来。

李小虎激动地大声说着:“同志们,我们到西藏,到边疆。到这么艰苦的地方来,是为了什么呀?我们难道忘了我们当初的誓言吗?建设边疆,保卫边疆,这不是空话,是我们的决心那。今天,我们遇到这点小困难,就想走,就想当逃兵,丢不丢人呐哪!你们说,回到家乡,见到父母,怎么交代?见到老师,见到同学怎么说?才三个月就当了逃兵,这脸怎么搁!怎么见人哪!”

李小虎的一番话象一记重锤敲在了每个人的心上。是啊,支援边疆,建设边疆不是闹着玩的,也不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不少人低下了头沉思着,嗓门高的,情绪大的,也没有了声音。

李小虎继续慷慨的说着:“今天这顿饭没有吃好,确实扫了大家的兴,但和红军长征两万五千里,爬雪山,过草地,吃草根,啃皮带相比,这算得了什么?我们有什么可计较的,再说肚子里有点化肥,我看不是坏事,可以像庄稼一样,帮助我们茁壮成长吗!说不定还长的好呢。我现在就把这一盘回锅肉吃了,我就不信,能死了。”他说着端起桌子上的一盘回锅肉,狼吞虎咽三下五除二全倒进了肚子里。然后抹抹嘴向大家高喊着:“好吃,好吃!谁不吃,谁吃亏呀。”

李小虎的一席话和动作,让不少哭闹的知青破涕为笑,大家的情绪渐渐缓和,不少人坐下来开始继续吃饭,胆大的挑着肉吃,胆小的光吃米饭和馍,一场危机化解了。

事后,团党委表扬了李小虎,并把他列为了党员发展对象。有天,李小虎到团部小卖铺买东西,路上碰见周美华,不知是周美华有意,还是无意,她主动的上前与李小虎说话:“小虎,真不愧是老红军的后代,有魄力,有水平,敢作敢为,我佩服你,给,送你瓶酒,暖暖身子。”她说着从挎包里掏出一瓶泸州二曲酒,递给了李小虎,继续说:“祝你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继续进步,我祝福你。”

望着充满青春活力,热情奔放的周美华,李小虎浑身像被电打了一下,拿着酒,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自从在进藏的列车上与周美华相识后,俩人好像是心有灵息一点通,每次相处心里都荡漾着.周美华性格开朗,能歌善舞,原籍江苏,爸妈都是上海的纺织工人,一九五八年支援内地建设,从上海调到了豫北内衣厂工作,她也被安排到市九中上学,比李小虎小一岁,长的眉清目秀,透着一股灵气,李小虎从内心里非常欢喜。而周美华对李小虎也是另眼看待,眼神里总是充满了无限深情,似乎在默默的表达着心情。.两人这是一见钟情,还是萌发了爱情,李小虎热血沸腾,心跳个不停,手也不知道怎么搁,连声道谢,把酒抱在怀里,酒未喝,心已醉了,张嘴结舌,高兴的笑着,一直看着周美华不知道再说什么,弄的周美华脸也红了,不好意思的低下头跑了。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正月里的一场大雪,给申县的老百姓带来了好兆头。田野里绿油油的麦苗茁壮成长,在微风中抖着精神,预示着夏季一定是个大丰收。

开春以来,黄东成一直和二队的劳力在一起干活,追肥,施肥,运送尿素。他任劳任怨,叫干什么就干什么,从不说怪话,就像一头老黄牛。满队的男女老少都说他是个好小伙儿,就连一向好挑毛病,好批评人的二队长范志明,提起他来也是直点头。

其实,黄东成心里有个小九九,他知道队里很快就要给落户的知青评工分了,他想争取能定的高一点,觉得自已有可能争取到最高分——十分。

冬日下午,天气寒冷,在司马屯第二生产队的牛棚里,几头牛正在悠闲的啃着草,屋里暖意融融,人声吵嚷。

队里正在这里召开社员会议,在二队下放的知青和社员群众把里面挤的满满腾腾。

五十多岁的二队队长范志明正在讲话:“刚才说完了上工纪律,下面我再把下乡知青和返乡知青的工分给大家宣布一下。”

牛棚里顿时静了下来,大家侧耳倾听。

范志明戴上老花镜,拿出一份名单开念:“经贫中农协会研究决定:马志民八分,高家秀八分,张利军十分,徐宣民九分,范红丽九分,刘书含八分,韩作衡八分,伊力八分,黄东成八分,宋山峰九分,侯大菊十分。上一批公布的社员工分不变,仍按老办法计工,大家听清楚了没有,有啥说的没有,有没有?”

顿时棚里人声嘈杂,议论纷纷,坐在角落的黄东成急切的站起来大声说:“范队长,我有点意见想说说,为什么我才八分,可有的女知青确十分呢?这合理吗.”

范队长摘下眼镜,坦然自若的回答:“,你问的好,给十分是有原则的,第一必须是贫下中农出身,第二能干大活,你小子干的不错,大家反应都很好,每个人的工分也是综合考虑的。”说着看了看堆放在旁边的饲料包,打趣的说:“这两百斤重的料包你能扛得动吗?”

黄东成从里面健步而出,站在范队长面前,斩钉截铁的说:“能!我能.”

范队长看着黄东成的样子,对站在一边的两个小青年说:“三喜,二头你们给东成弄上……”

两个小青年会意,抬起了麻袋,趁黄东成没有注意,一下放到了他的背上,黄东成没有准备,被麻袋压的一屁股坐在地上,两脚朝天,灰头土脸,顿时引起满屋大笑……

这时,坐在前面的返乡知青,大队革委会主任侯得福的女儿候大菊看不过去了,她赶上前去,拉起了黄东成,气愤的对两个小青年说:“有你们这样放包的吗?这是突然袭击,人家黄东成能行!来,我给你放。”

黄东成见有人替自己说说话,受到鼓励,坚定的:“好,再来一次,再来一次,我一定能扛得动!”

范队长见状,息事宁人的说:“算了,算了,今天就到这了,东成的工分,我们研究研究再说,大家散会,今天的会就到这儿了……”

屋里的人嘻嘻哈哈的往外走,不时地说笑着,黄东成仍坐在麻包上,气呼呼的没有动……

山庄公社羊毛屯大队革委会史主任的老婆患的是食道癌,而且腿上还有毛病,手术之后回到家,什么活也干不成,基本上成了个废人。这一下可把史主任忙得不可开交,既要照顾老婆孩子,又要处理村里的公务,有时候,大队革委会连会都开不成。

好在村里也没人说什么,遇到个急事,大队几个干部就跑到史主任家里商量着如何办事情。这天又碰到难事了,大家赶紧都来到了史主任家里。

这时,坐在院里石头台上的村小学校长史北林愁眉苦脸的向史主任报告说:“公社通知,要在六一儿童节举办文艺汇演,要求每个村都得出节目,咱们学校的情况你知道,六个老师没有一个懂音乐,都是破锣嗓子,谁也不会排节目,你看这事儿怎么办?”

史主任坐在凳子上边听事,边洗衣服,直快的:“那就算了,没啥了不起的,不参加行不行?”

史北林沮丧的:“行!那就得挨批评,要是上面给我扣个帽子,你可得替我顶着。”

史主任有些生气,把衣服往盆子里一摔,狠狠的:“行,我替你顶着,芝麻大的事儿也来说说,真是没事找事。”

一队队长劝解着:“北林,要不找几个孩子随便唱唱,应付应付就行了,也不是什么大了事,别太认真了。”

史北林实诚的:“应付可以,要是排在后三名,公社对咱们学校的文体器材就会停发,咱们想要个乒乓球台的事非黄不可。”

大队会计着急的说:“那可不行,村里的孩子都想学打乒乓球呢。咱们可没钱买乒乓球案子,一定得想法要回来,史主任这事可不能黄了,你可得拿主意。”

史主任一听也呆住了,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坐在一把破椅子上的老贫农代表耿爱国兴奋的站起,对着史主任说:“有一人准行,你们看,中不中!”

史主任赶紧的:“快说,谁呀?”

耿爱国说:“住在我们家新房里有个女知青,叫胡文静,唱歌唱的可好听了听,听说还会弹琴,让她帮着孩子们排排节目准中!”

史北林高兴的:“对呀,那真是太好了!”

一队队长问:“就是那个长得挺好看的,右派的女儿?”

五队队长点点头,有点担忧的说:“让右派的女儿教咱的孩子,让别人知道了,会不会抓辫子,说咱做事不知深浅,没有阶级立场,敌我不分,再挨顿批评。”

耿爱国反驳的说:“她又不是敌人,她爹早死了,一个女孩子帮孩子们排排节目,有啥能追究的,我就不相信,她会把孩子教坏了!”

史主任也很赞同耿爱国的话,爽快的说:“好,好。我看行。我也不相信会把孩子给教坏了,不要大惊小怪的,就让她教,就这样定了,出了问题我负责!”

说完又对五队长说:“回去通知胡文静,明天不要到地里干活儿了,马上到小学报到,教孩子排练节目!”

羊毛屯小学大院里传来悠扬的琴声,校园里热闹非凡……

县教育局在文革前,发给农村基层小学的一台脚踏琴,由于无人会弹,一直放在学校库房的角落里,布满了灰尘.胡文静来到学校后,得知后立即启封,琴声很快传遍了校园。胡文静并从每个班挑选了六个男生,六个女生,开始在合堂教室里排练童声合唱《我爱北京天安门》。

选上的孩子们兴高采烈,没有被选进入合唱队的孩子们好奇地爬在窗户上向里面观看,你推我挤,争先恐后,出怪象,吐舌头,欢笑声,学唱声不绝于耳。

街上来来往往的社员群众也被歌声吸引,停下脚步,仔细倾听……

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

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我们向前进。

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

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我们向前进。

……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宋一臣,男,河南省安阳市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1969年参军入伍,历任战士,排长,干事,连指导员,团组织股长,秘书,科长,副部长,部长。上校军衔,荣立三等功三次。1993年转业地方工作,担任县处级干部直至退休。

著有作品集《我们还相信霍金吗》由香港中国国际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电影剧本《老顺》由电影文学杂志刊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知青   长篇   天安门   察隅   工分   连队   指导员   社员   西藏   边疆   洪流   大队   队长   主任   青年   孩子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