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年邓小平派人请张学良回大陆,张:回去可以,但我有三个要求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个“关注”,听故事品百味人生的同时,还能获取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0年,被囚禁了54年的张学良终于恢复了自由。

不久后,张学良便申请前往美国探亲,与此同时,邓小平同志也决定派人前去请张学良回大陆,而这个任务最后落在了吕正操的头上。

张学良得知邓小平同志的意思,思虑良久后告诉吕正操:

“回大陆可以,但是我有三个要求。”

张学良提出的要求是什么?最终他又是否回到了大陆?

1936年,国人请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但蒋介石始终坚持“清剿”共产党,这让张学良内心十分痛苦。

看着国人遭受日军的欺辱,张学良再也忍不下去了。

1936年10月蒋介石亲自来西安指挥“剿共”,张学良就趁此机会劝蒋介石,这个时候应该与共产党团结一致,抵御外敌。

但蒋介石却执迷不悟,张学良没有放弃,见自己一个人说没用,他就找来了杨虎城,同自己一起劝说蒋介石。

可蒋介石依旧我行我素,好言相劝没用,张学良与杨虎城也不再同蒋介石费口舌,两人商量决定“逼蒋抗日”,于是就有了“西安事变”的发生。

西安事变后,我党从大局出发,力争和平解决这次事件,张学良与杨虎城的目的也只是想让蒋介石抗日,并非真的想杀了他,所以便表示只要蒋介石愿意联共抗日,他们就放了他。

蒋介石见抗日是大势所趋,只好同意了再次和共产党合作。

这次国共能够统一抗日战线,张学良与杨虎城功不可没。

张学良也以为自己能够实现上阵杀敌,保家卫国的抱负,但没想到蒋介石对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耿耿于怀,最后将二人都囚禁了起来。

一直到解放战争结束后,二人都没能获得自由。

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临走前,他命人将杨虎城将军一家诱骗至重庆,然后残忍地将他们杀害。

张学良则被蒋介石带到了台湾,一直软禁到了1990年。

从1936年到1990年,整整54年,这半生张学良都在过着被囚禁的生活,对于这来之不易的自由,张学良心中也感慨颇深。

恢复自由之身后,张学良并没有立刻离开台湾,直到1991年,他与赵一荻才一起前往美国探亲。

离开台北前,张学良曾透露自己对东北的想念,也希望有一天能回故乡探亲。

中央得知张学良的态度后,十分重视,邓小平同志也很联系了江泽民同志与杨尚昆同志,要他们研究一下这件事,并商讨若是张学良回来,应该如何迎接他。

张学良作为对抗日战争有着巨大贡献的“民族英雄”,他若归来自然也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在邓小平同志的指示下,中央共做出了四项重要安排:

第一是张学良的91岁寿辰即将到来,中央决定在北京为他举行庆寿活动;

第二是“九一八事变”六十周年也将到来,需要举办一场纪念会;

第三是派人去沈阳,将大帅府重新修缮一番,为张学良归来提前做准备;

第四则是派人去美国与张学良接触,邀请他回国。

前三项工作中央安排妥当即可,可这第四项工作就有些难了。

去美国迎接张学良的人,既要与张学良关系亲厚,同时还得是中央副部级以上的党内同志,这样才能表现出我党对张学良回归的重视。

经过多方考虑,中央最终选择了开国上将吕正操赴美迎接张学良。

之所以会选择吕正操,除了他在几位候选人中地位最高,还因为他与张学良之间渊源颇深。

吕正操是辽宁人,也是张学良的老乡。1922年时,吕正操怀着满腔壮志,参军入伍,并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得到张学良的重视。

后来在张学良的帮助下,吕正操有机会到讲武堂学习,张学良就曾是这里的第一期学生。

当初张学良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从第四期开始,回到讲武堂当老师,所以张学良与吕正操就多了一层师生关系。

此后数年,吕正操基本上都在张学良手底下办事,吕正操也亲身参与了西安事变,可见在张学良心中,吕正操还是十分可靠的。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要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大家都觉得此去凶险,劝张学良慎重考虑。

但张学良为了抗战大局,还是决定亲自去,那时吕正操就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结果张学良果然一去不回,吕正操当即意识到事情不对,于是便弃暗投明,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率领部分东北军与我党一同抗日。

事后张学良知道吕正操的选择时,还称他这条路才是走对了。

自那之后到1991之间,吕正操再也没有见过张学良,但他二人之间一直都有书信来往。

1984年,张学良的侄女张闾蘅因公务来到北京,特地来拜访了吕正操,她告诉吕正操,张学良这些年一直记挂着故人,其中一位就是吕正操。

张学良嘱咐张闾蘅,如果有机会的话,一定要替自己去看一看故人。

闻言吕正操感动不已,他托张闾蘅给张学良带了礼物。

得知吕正操也还记挂着自己,张学良心中深感安慰。

从那之后,张闾蘅就成了两人联系的“桥梁”,只要有机会,张学良就会让张闾蘅替自己给吕正操送信,一般信中写的都是诗词,代表了张学良的心境。

吕正操也会给张学良回信,激励不要灰心。

两人就这么你来我往地写了不少信,虽然见不了面,但二人都牵挂着对方,也更加珍惜这持续了半个世纪的情谊。

1991年,张学良带着妻子赵一荻前往美国旧金山,吕正操的女儿吕彤岩便去拜访了他们夫妻。

交谈过程中,吕彤岩试探地问张学良,如果她父亲来美国的话,张学良会与他相见吗?

张学良十分肯定地表示自己会见。

吕彤岩很快就将张学良的态度告知了吕正操,于是吕正操便成了赴美的最佳人选。

刚好1991年6月1日是张学良的九十一岁寿辰,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争议,吕正操便以个人名义,去美国为张学良祝寿。

不巧的是,吕正操一行人到旧金山的时候,张学良已经去了纽约,但赵一荻因为身体原因留在了旧金山。

刚好不久之后就是赵一荻的八十大寿,吕正操便在旧金山住了一段时间,顺便应邀参加了赵一荻的寿宴。

赵一荻与吕正操也是几十年未见,再次相见时赵一荻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

席间吕正操向赵一荻转达了党中央各位领导们对她的问候和关心,并表示随时欢迎他们回大陆。

赵一荻则十分爽快地表示,自己也很想念东北老家,希望将来有一天能够回去。

吕正操见赵一荻也有归乡的想法,心里也安稳了不少。

参加完赵一荻的八十大寿,吕正操就启程前往纽约。当时张学良住在纽约的朋友家,到纽约后,是张闾蘅一家带着吕正操找到了张学良。

张学良早早地就等在了电梯门口,虽然时隔五十多年,两人都已经从风华正茂的青年变为了白发苍苍的老人,但在见面的一瞬间,他们还是立刻认出了对方。

西安一别,一晃就过去了五十四载,再次见面,两人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他们情不自禁地紧紧拉着对方的手,满脸激动,相顾无言。

很久之后,张学良与吕正操才平复激动的情绪,坐下来好好叙旧。

虽然此次前来的主要目的是劝张学良回去,但吕正操没有忘记自己也是来为张学良祝寿的。

他将贺礼送给张学良,张学良看着十分合自己心意的礼物,笑得合不拢嘴。

两人交谈了一上午,中午张学良的朋友邀请他们共进午餐,张学良这才问吕正操:

“你怎么跑到周恩来那边去了?”

吕正操将当年张学良走后,东北军大乱,以及共产党全力抗日的情况告诉了张学良,自己也是受了共产党的点拨,才率领着诸位战士们走上了抗日战场。

张学良听后感慨颇多,他一直希望能够抗日救国,只可惜最后却是这种结局,同时张学良也肯定了吕正操当初的选择,他认为吕正操率领部分东北军抗日,是十分正确的决定,也因为如此,他的心中才稍感安慰。

因为这是在朋友家里,所以张学良就和吕正操约定,次日下午再见一面,到时候再详谈事宜。

第二天,吕正操就秘密来见张学良,同时将邓颖超女士的亲笔信交给了张学良,信中邓颖超女士十分诚恳地邀请张学良回国看看,同时表示也会尊重张学良自己的意见。

张学良一字不落地看完信后,对吕正操说:

“周恩来我熟悉,这个人很好,请代我问候邓女士。”

但张学良也明白,自己的身份特殊,想回去还得从长计议。

张学良将邓颖超的亲笔信仔细收好后,又提笔写了一封回信,让吕正操带回去。

当时在场的还有一位叫阎明光的女子,她知道张学良这些年眼睛一直有问题,就告诉他上海有位医术高明的医生,对眼疾颇有钻研,如果张学良方便的话,可以去上海寻医。

张学良听后眼前一亮,表示自己愿意去上海。

吕正操兴奋不已,他告诉张学良,无论张学良是向去上海看病,还是回故乡探亲,祖国的大门都随时为他敞开,同时也会尽力为他提供便利。

张学良听罢摇了摇头说:

“我可不要什么特权,要让我回大陆也可以,但是我有三个条件:第一、不要欢迎,第二、不见记者、第三、大家可以常见面,但是千万不要搞恭维那一套。”

张学良的这三个愿望其实与他这些年的心境变化有关,被软禁的这些年,张学良的确很想故乡,但是他也明白了名利什么的都是身外物,现在的他只想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吕正操表示理解,由于第二天就是张学良的九十一岁生辰,晚上张学良邀请吕正操参加了自己的家宴,两人相谈甚欢。

第二天吕正操为了不引起舆论,就没有出席张学良的九十一岁祝寿活动。

张学良却告诉阎明光,自己还想再见吕正操一面,这次吕正操便直接将张学良邀请到了中国大使馆。

张学良明白吕正操的用意,并在不久后应邀前往。

中国大使馆就是祖国的代表,张学良来到大使馆,就像是回到了中国大陆,这一点两人心照不宣。

这次见面,两人又进行了一次促膝长谈,晚上张学良与吕正操一同用了晚饭,随后依依不舍地告了别。

这次见面后不久,吕正操就回到了祖国,将与张学良的会面情况上报给了党中央,而张学良夫妇探完亲后也回到了台湾。

邓小平同志一直期望和张学良见面的那一天,只可惜因为种种原因,张学良一直没能回大陆,1997年他老人家也离世了。

但2000年,张学良在美国见到了邓小平同志的儿子邓朴方,从邓朴方的身上,张学良似乎能看到邓小平同志的影子。

当初邓小平同志对张学良十分关切,张学良也很遗憾没能见到他,如今见到他的儿子,张学良的心中才略感安慰。

最令人惋惜的是,直到张学良离世,也没能回到心心念念的故乡。

张学良将军为了国家大义,毅然发动西安事变,为抗日战争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虽然他晚年没能回到大陆,但是在大陆人民心中,他永远都是值得歌颂的“民族英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西安事变   旧金山   抗日战争   党中央   周恩来   东北军   纽约   台湾   美国   蒋介石   上海   共产党   故乡   心中   中央   邓小平   张学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