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丹田”

丹田是古代养生修炼家的专有名词。丹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人体生命能量的重要生发源。传统功夫讲“练就丹田一口气,走遍天下无人敌”。

古来武术家和气功家都非常重视“丹田”功的修炼,有道是练拳首要“培根”。正所谓讲“稳固根基,充实内气”,这里所指“根”具有根基之意,也就是下盘。另一种说法是“根本”,指元气。元气藏于肾,肾气足则精力充沛,即为“根本固”。所谓“润其源”,源指根源,即本源,元气为诸气之本,根源于肾,通于丹田。道出了丹田在武术习练中的重要性。

王宗岳在其《太极拳论》中写道:“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形意拳内功经中有“龟尾升气,丹田炼神,气下于海,光聚天心。”

然而对于一般习拳者尤其是初学者,往往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更不知其具体做法。为了对这一问题有个明确而深刻的理解,应该首先弄清:什么是丹田?

丹田一般是指中丹田,即是以脐下10厘米(相当于现代经络学说所指关元穴)为圆心的小腹内一个小范围。气功学上又将丹田分为上(印堂)、中(气海)、下(会阴)三处。

气沉丹田是指中丹田。过去有人认为肚脐(经络学说称之为神阙穴)即为丹田,原因大抵是指它为人体先天的(胚胎时在母体中)呼吸通道。

练习时如何气沉丹田?气沉丹田是在呼吸(从形式上说是以膈肌运动为主的匀长细缓的腹式呼吸)动作配合下,小腹充实,全身劲力集中的一种自我感觉。要做到气沉丹田,必须先要做到全身舒松,沉肩垂肘,含胸拔背,腰胯放松。

初学时不易体会气沉丹田,经过一个时期腹式呼吸的锻炼,慢慢就会体会到呼吸时有内气的存在。鼻孔吸气时,自然中的大气自鼻腔向内经呼吸道而下,同时又会感到丹田有气上逼腹中;而呼气时,残气自鼻腔上出,但反觉腹中有气降逼丹田,使其充实。过去练拳的人称这种现象为气通。

另外,气沉丹田就是要求练拳时尽量保持自然,不要有意识地强行向下压气。因为“先天之气宜稳,后天之气宜顺”。后天之气宜顺就是指的呼吸要顺其自然。腹稳,呼吸自然就顺,下盘就能气沉丹田稳固。气沉丹田的炼精化气,是积累内气,以成内劲功夫。然后炼气化神,以使内劲具备“神以知来,智以藏往”的功能。这样,内气、外形匹配合一,可有柔化刚发、以柔用刚的技术方法,实施于较技攻防中。

“气沉丹田”的精义,分为练、用之法式,练功时能够气沉丹田,炼精化气,积累内气,形成内劲。然在较技时内气分为两种而使用,一部分内气在周身运行,与外形匹配而成攻防拳势之用。一部分就存留在小腹丹田中而不向它处转移。而存留在小腹丹田中的内气,功夫好者可成球状景象存在,不管攻防较技多么激烈紧张,丹田中存留着内气,则不会产生喘满。这一点也不影响其另一部分内气在周身运行以成攻防拳势。而存留的这部分内气又可使自身松沉稳健,步步生根而又动变轻灵敏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丹田   鼻腔   有气   经络   气功   小腹   攻防   元气   呼吸   功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