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免门票政策,能否更加科学合理一些?

□徐义闯

近日,“泰山门票”冲上微博热搜,据悉,1月21日至3月31日泰山景区(含岱庙)免门票开放。3月25日,泰山免门票开放的最后一个周末,游客爆满景区内部人挤人,游客爆满山脚“堵”到山顶寸步难行,工作人员高喊“两棵松树之间往回走”。(3月26日 每日经济新闻)

免费时间“大限”将至,景区人流爆满,遇此情形的,泰山并非第一个,相信也不会是最后一个。究其根本还是源于免费时段不足,或时间规划不尽合理,难以满足公众出游的现实需要。

众所周知,景区之所以推出门票免费措施,还是希冀吸引游客的出游,带动旅游相关产业的复兴与繁荣。虽然这样一来门票收入会有所减少,但可以带动其他方面的消费,同时,对恢复疫情笼罩之下的旅游市场也是大有裨益的。而对于旅游者而言,门票免费相当于节约了出行成本,且“免费的午餐”并非一种常态,何乐而不为呢?从这个意义上说,景区打出“免费门票”牌其实是“一石多鸟”、多方受益的共赢之举。

但门票免费往往带来的后果是人满为患,尤其是一些知名的景区、景点,旅游安全成了许多景区的“头等大事”,如何控制人流、有序观景,成了一件难办事。诸如网络申请、在线预约等纵然可以起到限制人流量的作用,但也确实给游客的出行设置了门槛、带来了不便。在规定的“免费期”内要顺利进入景区确实也并非一件容易事,这就容易导致“僧多粥少”“供不应求”的现实困境。如何化解?恐怕还得从优化“惠民”措施的时间空间上着手。

比如,可以进一步优化景区门票免费措施。鉴于周末人流量较大,游人比较集中的现象,是否可以将优惠时段适当调整,对平常工作日正常免费,而对周末休息日实行低价收费,这既是运用“经济杠杆”调整的策略,也是引导人流错峰游览的有效措施。此外,针对不同的时段,如清晨的山顶、上午的索道站和夜晚的红门游览路等,都应有限流、调节方案,既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景区的安全管理,又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游客的观光体验,可谓一举两得。

门票免费无疑是一项惠民举措,当然也是相关景区的一种营销手段。花更少的钱、赏更好的景、旅更好的游,是游客的普遍心愿,但粗放的免费有时候不仅不能增加游客的旅游体验感,反而容易让人添“堵”,容易堵身又堵心,得不偿失,旅游反倒成了“人潮汹涌”的看人头,这是相关景区、景点当审慎对待的。

将好事办好、办到老百姓的心坎里,不仅需要经济的投入,其实也需要精力的投入,充分运用科学、技术的手段,才能让景区门票免费大餐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景区   惠民   门票   在线   泰山   人流量   景点   人流   时段   山顶   周末   游客   措施   政策   时间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