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还过个屁的年!卡住我们脖子的从来不是美国,而是自己人

任正非在年终座谈会上大发雷霆:还过个屁年!卡住我们脖子的根本不是美国人,而是中国人。

华为每年年终时都会召开各部门高管坐下来开会,汇报一年的工作总结跟来年的工作规划目标,然而在2016年的座谈会上,任正非对着众多华为高管直接怒怼:“还过个屁年!卡住我们脖子的根本不是美国人,而是中国人”。

因为此次的年终总结,部门高管对来年都是一些天马行空的规划,与实际严重脱轨,并且对现今存在的问题只字不提,或者是各种理由推卸责任。结果任正非听后顿时火冒三丈。

对于老美的打压跟制裁,任正非从未觉得那是跨越不了的沟壑,也不曾气馁,哪怕环境再恶劣,华为也是从未放弃。但当他看到华为内部出现的问题,着实让他觉得可怕。比起老美的芯片卡脖子,更心痛的是自己人成为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科技领域也与世界接轨,并且在很多领域都实现了弯道超车,各种科技成果也取得了世界的认可。在航天领域我们实现了载人航天,天宫课堂,神州系列载人航天飞船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在潜海领域我们有“蛟龙号”及“奋斗者”号,“奋斗者”号更是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坐低马里亚纳海沟,下潜深度达10909米,创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然而高速发展的背后,也暴露出我国的一些短板之处。就比如在半导体领域,我们一直都无法突破,高度依赖西方的技术以及设备。才导致如今被老美卡主脖子,让我国的芯片半导体领域一直深陷“泥潭”。眼睁睁的看着老美在我们面前耀武扬威。

尽管华为海思拥有着一流的芯片设计能力,但苦于国内缺乏高端的芯片制造厂商,设备也是进口购买国外的过时设备,如今被台积电断供后,华为麒麟芯片成为了“绝唱”,华为手机也进入了寒冬,再加上老美联合日本、荷兰组团打压我国的半导体领域,更是让华为手机制造寸步难行。

其实科技领域的发展离不开科技人才的培养,在如今我国严重缺乏科技人才的今天,可笑的是我国却成为了最大的“人才出口国”。之所以老美能成为国际上的科技霸主,这背后少不了大量的科技人才的涌入,细心的人会发现,当今的老美科技巨头公司,有着很大一部分华人面孔。

AMD的总裁苏姿丰、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等等,在2020芯片设计厂商排名中,除了第一的高通跟第十的戴乐格以外,剩下8家科技企业的创始人或者高管都是华人。为什么有着这么多华人任职科技企业的创始人或者高管,而我国的半导体领域还处于如此窘境?这不免让人感到唏嘘。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留不住人才”!我们国家不缺乏培养人才的能力,14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不乏会出现一些天之骄子,清华北大也汇聚了一代代青年才俊。然而清华北大培养的众多人才,绝大多数都去了美国发展定居。任正非曾经感慨道:“我们每年花数千亿购入的芯片和设备,背后不乏是华人研究的产物”。这也透漏着任正非对我国人才流失的惋惜。

造成人才流失的原因很多,但是最重要的无非几点。第一:科研人员的薪资不如国外,前段时间美国公布了一项调查数据,年薪在50万以上,美国科学家能拿到50%,而中国科学家仅有10%。2019年我国芯片制造人才平均薪资仅是10420元,有着10年经验的老师傅,薪资也勉强到2万元,对比美国科研人员的高薪资福利,又怎么能留住人才在国内发展?很长一段时间网上都流传着一个段子:干半导体还不如干互联网或者金融,研发游戏,做做产品都比干半导体赚得多。

半导体领域想要迅速发展并不是单纯的砸钱就能做起来,研发需要时间,人才培养也需要时间,培养有家国情怀的尖端人才更是难上加难。想要我国的半导体领域茁壮成长,就需要社会以及科技领域的重视,从创新教育抓起,从科研投入抓起,不断完善半导体行业的大环境,提高尖端人才的“使命感”。

这也许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人才的培养不存在弯道超车,没有捷径。滔天巨浪方显英雄本色,我们只能坚持自主研发,彻底走上“去美化”,摆脱“造不如买”思维!#大有学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美国   奋斗者   华为   弯道   科技人才   自己人   薪资   半导体   创始人   脖子   芯片   领域   我国   华人   人才   设备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