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和太宗哪个庙号含金量高?

#头条创作挑战赛#

庙号是对中国皇帝的称呼之一,考古学家认为它起源于重视祭祀、祭祖的商朝时期,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商时建立了严格的祭祀制度,在君主死后,会建造家庙来进行祭祀,几代之后毁掉原庙,并与太庙一同祭祀。而为了表示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后世祭祀的先王的尊重,便会追封庙号,以示永远立庙祭祀之意

商代先后使用过六个庙号,包括太祖、太宗、中宗、世祖、高宗、世宗。其中太祖是商的创立者汤,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商汤,其后在位期间表现优异,为国家做出诸如开拓疆土或衰落时的中兴之主的五位君主分别是太甲、盘庚、武丁、祖甲,分别被授予了太宗、中宗、世祖、高宗、世宗的庙号。而庙号所具有的含义也是初见雏形了,太祖、高祖是为开国立业之主,太宗世祖视为将先辈的基业发扬光大之主,而中宗、高宗、世宗则是在国家出现动荡危机时能力挽狂澜稳定时局的中兴之主。到了周朝建立之后,为了表示和前朝的区别,废除了庙号制度,确立了谥号制度。后来秦始皇又废止了谥号制度,而到了汉朝时,又将庙号和谥号制度一同恢复。因此在封建时代,西汉是第一个同时使用庙号和谥号的朝代。

庙号当中常用的祖或宗字,这源自于祖有功而宗有德之说。其中所谓的功指的是开创之功,所谓的德,指的是守成之德。因此,在开国皇帝当中,庙号一般都是祖,而守成并且有功的皇帝,庙号则一般都是宗。如果后世继承者当中有立下开创之功的,他们的庙号也可以是祖。比如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中兴汉室有开创之功。庙号为世祖,谥号为光武。另外,清朝的康熙皇帝虽然不是开国之君,但他对于清朝的功绩实在太大,因此他的庙号为圣祖。

通常情况之下,带有祖字的庙号,他的地位是要绝对高于宗的。这一点我们从明成祖朱棣的庙号变化就可以看出来。我们知道,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建立者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明朝建立以后,他被封为燕王,驻扎北京,朱元璋死后将皇位交与长孙朱允文,而朱棣是造反发动了靖难之役,夺权成功之后才继承大统的,所以他死后的庙号本是明太宗。但是在一个世纪以后,他的后代嘉靖皇帝亲自下旨将他的庙号改为了明成祖,来抬高他的地位,由此可见。祖的称谓要高于宗的称谓的。

对比一下历史上有名的祖与宗的皇帝,我们也能够直观地看出这两个庙号的区别。比如汉朝太祖刘邦。对,这里并不是小编出现了错误,刘邦的庙号就是太祖,而谥号为高是为太祖高皇帝,而后人习惯的称他为汉高祖刘邦,其实是将庙号和谥号合并起来的一个误称。汉文帝是汉朝的太宗,而后唐高祖李渊以及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以及宋太宗赵光胤,清太祖努尔哈赤以及清太宗皇太极。从这一对比当中,大家应该明白祖在庙号当中的地位是非常之高,其中我们还能发现庙号当中的一些有趣的规律,比如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取皇位,宋太宗赵光义也有“烛影斧声”谋害哥哥赵匡胤的嫌疑,而世祖通常是作为断代的开创者,比如结束王莽政权的光武帝世宗刘秀。

另外,获得高宗庙号的皇帝多为乱世或祸乱的缔造者,比如是唐朝险些毁于武世之首的唐高宗李治。因此后代的皇帝都极度避讳高宗这个庙号,唯恐不吉利。最后再和大家说一下,现在我们说的什么唐太祖、汉高祖等等,那么在当时人们是不会这么称呼皇帝的,都是在皇帝死后,后人给他起的。所以假如你穿越到了西汉,见到了开国皇帝刘邦,你称呼他为汉高祖,可能大家都不知道他是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庙号   太祖   明朝   谥号   汉高祖   汉朝   刘邦   含金量   祭祀   皇帝   制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