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全国有59条河流都称“沙河”(三)

#头条创作挑战赛#题记:家乡豫西三门峡市的灵宝市、卢氏县各有一条沙河,加上相邻的陕西洛南县有三条沙河,此文原本是推介这五条近在咫尺的“沙河”,不料在梳理盘点过程中,发现全国居然有59条称为“沙河”的河流,其中不乏一个县有三条沙河,一个地级市有六条沙河,一个省有十条沙河之多。

众多河流,都对“沙河”之名情有独钟。自今日起,连续推介这59条称为“沙河”的不同河流,揽山水形胜,探地理人文......

——此为第三篇。

沙河——来源于网络

三、山西省的五条沙河

(一)太原市区的北沙河、南沙河和九院沙河

太原市区的北沙河、南沙河和九院沙河位置图

1、太原市杏花岭区的北沙河,在汾河东岸,源于太原市东山山甲梁北侧,由东向西流经杏花岭区杨家峪峪街道、职工新街街道、敦化坊街道、巨轮街道、三桥街道,在胜利桥南400米处注入汾河,属于黄河流域,河长18.2千米,流域面积37.69平方千米。

2、太原市区的南沙河,在汾河东岸,源于太原市东山南凹,由东向西横穿太原市的繁华区域汇入汾河,属于黄河流域,河长10余千米。

3、太原市万柏林区的九院沙河,在汾河西岸,因源于太原市九院沟而得名,由西向东横穿太原市区汇入汾河,属于黄河流域,河长10余千米。

(二)大同市灵丘县的沙河,源于灵丘县东河南镇东岗村,自北向南流经灵丘县的东南部,属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河长63千米,流域面积564平方千米,河流比降14.56‰,在灵丘县独峪乡花塔村注入大沙河,主要支流有冉庄河、吴家湾河、独峪河。

大同市灵丘县的沙河地图

(三)流经山西省、河北省,俗称沙河的滹沱河,源于山西省北高原繁峙县横间乡桥儿村泰戏山马饱泉南山沟,自东北流向西南,在定襄县又折向东南,环五台山做半环状,流经忻州市繁峙县、代县、原平市、忻府县、定襄县、五台县和阳泉市盂县,自西向东蜿蜒于太行山峡谷间,由盂县东部流入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冲进华北平原,流经获鹿区、灵寿县、正定县、藁城区、无极县、晋州市,至深泽县白庄乡枣营村出境,再流经衡水市安平县、饶阳县、武强县,至沧州市献县老河口与滏阳河汇合后称子牙河,属于海河流域,全长587千米,流域面积2.73万平方千米,其中:山西境内河长319千米,流域面积18856平方千米,占总流域面积的74%。主要支流有阳武河、云中河、牧马河、同河、清水河、南坪河、冶河等,流域内有岗南、黄壁庄、孤山、下茹越、观上、双乳山、石板、下观、大石门、郭庄等大中水库10座及众多小型水库、塘坝。

流经山西省、河北省,俗称沙河的滹沱河

滹沱河历史久远,名称多异,《山海经·北山经》作“滹沱”,《礼记》称“恶池”或“霍池”,《周礼》称“厚池”,战国时称“呼沦水”(呼池水), 秦称“厚池河”,《史记》称“滹沱”,也称“亚沦”,《汉书·地理志》作“芼沱”,东汉称“滹沱河”,《水经注》称“滹沱”,曹魏称“呼沱河”。西晋称“滹沱河”,北魏曾一度改称“清宁河”。

滹沱河是一条历史名河,公元前950年周穆王时,滹沱河之名已经出现,距今已有2973年。历史上滹沱河见证了两汉、魏晋、南北朝之兴衰,特别是王莽、刘秀、司马懿、拓跋珪、慕容宝等几位帝王的活动都与滹沱河有密切的关联。

滹沱河原本是汾河的东支流,《山西省地理》记载:“第四纪以来,汾河曾发生重大变化,上新世时,汾河是河湖相连的串珠状河流,东北贯穿了忻州、太原、临汾、运城四大盆地,包括滹沱河的中游、上游,由于更新世忻州与太原盆地间发生石岭关隆起,和原在太行山东麓的滹沱河进行的袭夺作用,夺取汾河的东源,形成今天的滹沱河。”

注:俗称沙河的滹沱河流经山西省、河北省,文中归纳在山西省。

疏漏之处,欢迎指导指正。

(下一期,河北省的五条沙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沙河   黄河流域   太原市   南沙   灵丘县   山西省   太原   河北省   千米   流域   河流   罕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