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将中美带入危险10年?中东格局大洗牌;中国有钱,俄国有能源

“反华”成了团结美国的“灵丹妙药”

中国和美国什么时候打仗?有可能在10年内。这不是老莫危言耸听,而是许多美军高级将领的预测,尽管美国当初和英国、苏联争世界老大的时候,对峙博弈几十年,也没怎么硬碰硬过,但是现在的美国,特别是拜登执政以后,就与当初的美国完全不同,拜登已经把中美关系带入了危险时期。

要知道,与英国竞争、以及与苏联争霸的时候,美国为什么能忍?因为那时候的美国民族精神尚在,工业制造业还没有流失,美国的社会价值观始终围绕着“生产”二字,所以他们的社会效率越来越高,人人有工作,家家有钱赚,时间站在美国这边,所以他们能够进行长期斗争。

现在的美国又有何不同?

首先在现实层面,美国制造业空心化,工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的比例只有10%出头,金融业成为经济支柱。

在意识层面,美国彻底变成以消费为经济导向的社会,因此也带来了民族精神的大衰退,社会价值观不再以生产为锚的后果就是,国民意识走向虚无缥缈的政治正确,就连白宫新闻发言人都要物色一个叠满“人种、宗教与意识形态”BUFF的奇葩。

拜登上任以后,首先就推出“大麻合法化”的政策,受到美国人民的欢呼,这些东西会摧毁民众的生产能力,但他们毫不在乎,因为它能带来庞大的消费以及税收。这就是以消费为导向的社会价值观在起作用,只要能够让民众掏钱,枪支、毒品都可以面向市场。

如今,到了中美竞争的时代,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时间不站在美国那边。以消费为导向的社会价值观把美国一分为二,普通民众受到各种社会问题的威胁,而美国的精英政客们不在内政这块下功夫,反而跑到全世界煽风点火,推动阵营对抗,这样的联邦政府,自然会失去民众的支持。

当美国发现内部的阶级裂痕已经无法弥合时,华盛顿想出来的办法,就是歇斯底里地反华,渲染“中国威胁论”,制造外部压力,促使国内团结。美国媒体在舆论上误导美国民众,让他们把对世界的不满归咎于中国,没工作、没食物、没疫苗,任何问题都是中国的错。

2月初的“中国气球”事件非常具有警示意义,美国各界都在向政府施压,要求击落中国的民用气球,说明战争的思想条件已经完全具备,中美冲突只差一个导火索。

拜登让中美关系进入了“危险10年”

拜登上任以后,在亚太地区激活了两颗定时炸弹。

第一是朝鲜半岛问题,美国与日本、韩国的军事联盟已被大幅强化,军事演习越来越频繁,近日的美韩“自由之盾”演习就把朝鲜和中国当作假想敌,不但公然提出“占领平壤”的演习目标,韩国“萨德”导弹系统还覆盖了中国东南部地区。半岛问题是七十年前朝鲜战争的历史遗留,但如今,这里的安全形势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危险,半岛本身是一颗定时炸弹,还极有可能导致中美两个世界大国的激烈碰撞。

第二个是台海问题。拜登上台以后已经九次对台军售,其中包括诸多毁灭性武器,“毁台论”层出不穷,美国政府的企图是把台湾变成一把指向中国大陆的刀,达到“以台制华”的目的。美国把中国内政国际化,在红线问题上反复挑衅,逼迫中国动武。

而台湾当局也任由美国摆布,前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顾问奥布莱恩声称,台海冲突若爆发,美军要第一时间炸毁台积电,防止高端芯片制造技术被中国获得。而就是这个要炸台湾的人,近日窜台访问,还被蔡英文授予勋章以作鼓励。

非常肯定,拜登已经把中美关系带入“危险十年”,之所以危险,是因为亚太地区的地缘危机稍有处理不慎,就能够引发两个世界大国的直接冲突。而时间窗口在未来十年,则说明中美竞争在十年内即可见分晓。

《南华早报》3月23日就发表了一篇名为《乔·拜登的“决定性十年”可能包括一场没人想要的美中冲突》的文章,去年10月,拜登就曾指出:“未来10年,将是决定中美竞争胜负的10年”,而如今,随着一系列中美正面交锋的激烈博弈的上演,当紧张局势达到这种程度时,下一个层次就是战争。

时间不站在美国那边,但军事力量的天平仍是向美国倾斜的状态,当华盛顿所有的阴谋手段都无法压制中国崛起,美国必然狗急跳墙,在亚太悍然挑起战争。

中东格局进入“大洗牌”阶段

当美国把战略重心向亚太转移,世界其他地区的国家就会伸张自己的诉求,就像沙特和伊朗两个世仇在北京和解,已经为中东带来政治格局的大洗牌

以前的中东,伊斯兰教的什叶派和逊尼派激烈对抗,海湾国家联合会与“什叶派之弧”水火不容,但随着沙特和伊朗两个地区强国在北京和解,中东荡起一道和平的涟漪,也门内战形势缓和,海湾国家与伊朗和解,经济合作的蓝图徐徐展开,共同利益把双方阵营捆绑在一起,伊斯兰世界似乎即将迎来大团结。

美国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发生,毕竟,中东只有混乱,美军才有在该地区长期存在的理由,更有利于美国对石油的控制,一旦伊斯兰国家联合起来,就必然追求地区自治,美国在中东维持军事存在的成本升高,最终可能会被赶出中东。

美国的全球战略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就是防止世界各地出现区域强权,以免对美国霸权构成威胁。中东与欧洲、亚洲、非洲三个地区接壤,自然成为美国以及西方重点平衡的地区。因此在二战以后,美国以及西方就帮助以色列在中东巴勒斯坦地区建国,此举实际上是把犹太教信徒安置到伊斯兰教的地盘,让他们二者去争西方的圣城——耶路撒冷。

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地区站稳脚跟以后,就不断蚕食该地区的领土,数十年来,巴勒斯坦地区大约78%的领土被以色列占领,如今只剩下约旦河西岸和加沙两个地区苦苦支撑。在此期间,美国对以色列不仅仅是纵容,还提供了许多帮助,多次中东战争背后都有美国的身影,许多人调侃以色列是美国的“干爹”。

犹太教是基督教的前身,信奉犹太教的以色列,频繁与巴勒斯坦、伊拉克、叙利亚这些伊斯兰国家发生军事冲突,侵犯伊斯兰教的生存空间,部分极端分子就发动恐怖主义活动进行反击。二十世纪初,911事件震惊世界,它的本质就是恐怖分子对美国负面情绪的大爆发。

长久以来,中东的混乱是人为制造的,与美国的全球战略脱不了干系,美国曾经拿“洗衣粉”为理由入侵伊拉克,后来又在阿富汗的泥潭里打滚二十年,现在还掺和叙利亚的内政,可以说,美国就是中东人民最大的威胁。

四处点火,美国分身乏术顾此失彼

但如今,随着中伊沙三国的“北京宣言”发布,伊斯兰世界的内斗结束,最终必将形成一个以伊斯兰教为核心的中东国家联盟,以色列的中东霸主地位堪忧不说,美国在中东也失去保持军事存在的理由,与追求区域自主的力量相对抗,地区内的政治格局将迎来大洗牌。

这就是中国对抗美国霸权的方式,华盛顿把精力放在亚太,其他地区就按下葫芦浮起瓢,亚太的军事投入毫无作用不说,在中东、东欧等地区,美国的影响力大大下降,失去对中东的控制权,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所以可以看到,美国不但在中东失势,想要解决俄乌冲突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乌克兰越来越成为一个烫手山芋,既放不下,也扶不起。拜登推动俄乌冲突爆发本来是为了削弱俄罗斯,结果现在构成了美国骑虎难下的局面。

华盛顿如果放弃基辅政权,中国随时准备好调解俄乌矛盾,取代美国成为东欧的“稳定器”,届时,欧洲发现美国没有力量维持和平秩序,跨大西洋美欧关系就分崩离析。相反,如果美国坚持援助乌克兰,就必须继续提高财政拨款的力度,本就经济困难的美国,还要拿钱去填补乌克兰这个大窟窿,完全是雪上加霜。

拜登最大的战略失误,就是企图同时打压中国和俄罗斯两个世界大国,在亚太和东欧同时发力,陷入双线作战,与苏联解体前夕的境况非常相似。当初美国和苏联争霸,时任总统的尼克松就知道联合中国,共同对抗苏联,最终苏联也是在欧洲和东亚两边受挫,加上阿富汗战争投入大量资源却一无所获,才最终解体。

如今的美国何其相似,在乌克兰危机中持续援助,但却看不到任何胜利的希望,俄罗斯作为一个世界大国,不可能接受失败,哪怕动用核武器,美国也奈何不了俄罗斯。而亚太地区的对手中国,早在七十年前的朝鲜战争就证明了自己的实力,美国打又打不过,不打又不行。

中国有钱,俄罗斯有能源,两者一拍即合

问题既然解决不了,美国就只能拖下去,但中国有钱,俄罗斯有能源,两国强强联合,从长远看来,美国也终将失败

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就积极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时至今日,中国已经是全球一百九十多个国家主要的贸易合作伙伴,是其中一百四十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另外,中国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基础工业、商品制造业,以及高科技产品产销研一体化经济,成果斐然,中国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高科技产品出口国,拥有所有工业门类的制造技术,在世界供应链中拥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中国制造”畅销全球,为中国带来了充足的现金流,当全球经济陷入萎靡和衰退时,中国却仍旧保持巨额的贸易顺差。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认为中美贸易不平衡,推出对华关税附加政策,但几年过去,中美贸易额不减反增,2022年美国自中国进口总额为5388亿美元,中国自美国进口1538亿美元;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从2021年的3535亿美元增至3829亿美元。

中国工业虽强,却仍旧有一个难以忽视的痛点,那就是对原材料和能源进口非常依赖,极度缺乏自然资源,因此就导致两个问题:第一,产品利润受原材料价格控制,中国没有商品定价权;第二,原材料从海外进口,供应链不够安全。

但拜登帮助中国解决了这个问题,以前俄罗斯只和欧洲深度合作,因为欧洲富裕,他们出单价高,所以莫斯科对于与中国的合作一直不太热心。而拜登推动俄乌冲突爆发以后,俄欧关系彻底破裂,美国又联合西方数十个国家对俄罗斯施加五千多项制裁,导致克里姆林宫不得不向东看,哪怕中国的出价比不上欧洲,但是东边的邻居至少不和美国一起搞你难看,更加稳定可靠。

所以,中俄两国深化经济合作就成为必然,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无异于上了一个大台阶。俄罗斯疆域辽阔,本身自己就资源丰富,再加上他们的传统势力范围中亚五国,都可以成为中国工业的后方基地,双方在能源和原材料贸易上合作,对中国而言,具有运输成本低、供应量充足的特点。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赚取大量外汇,这些资金若是拿去给西方投资,就像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毕竟美国现在是鼓动整个西方反华,搞不好哪天就全部没收。

而中国拿去与俄罗斯合作,在原料端深远布局,既能解决中国工业的痛点,又能给美国制造结构性困难。美国虽然反华,民众却离不开中国商品,纷纷拿美元换商品,中国得到了美元以后,去买俄罗斯的能源和原材料,俄罗斯又有钱去对抗北约、消耗美国国力。

中国有生产力,俄罗斯有能源,而美国只有货币,这就是美国的结构性矛盾,美国最终会发现一直在对抗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中美   中东   犹太教   伊斯兰教   中国   巴勒斯坦   伊斯兰   俄国   乌克兰   华盛顿   以色列   苏联   俄罗斯   美国   格局   有钱   危险   能源   地区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