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铜价走势展望,高盛集团分析师也看好铜走势?


2022年铜价行情走势分析

铜价在2022年3月创下每吨10845美元的历史新高。在展望2023年铜价走势之前,我们首先回顾一下2022年铜价走势历史,通过铜价月度走势图片,我们可以大致观察出铜价在年初和年末时候波动起伏较大,其他时间则是相对平稳的上升或者下降趋势。铜在2022年开始时表现强劲,因为市场出现了需求上升和供应有限。

2022年第一季度,伦敦金属交易所的铜价飙升至每吨10,000美元以上的纪录高位,美国高等级铜期货也冲到每磅5美元以上。然而,创纪录的价格只是昙花一现,日益增长的经济衰退担忧引起的急剧下跌趋势将铜价推至近两年的低点,低于每吨7,000美元或每磅3.20美元。尽管2022年最后一个多月里铜价努力反弹,但是全年跌幅依然接近14%。展望未来,许多商品分析师预计铜价将继续受到压力,因为美联储为首的央行实施货币紧缩货币,而中国需求疲软,至少今年上半年是如此。

截至本周一美股收盘,麦克莫兰銅金(FCX.US)涨3.37%,南方铜业(SCCO.US)涨4.26%。COMEX3月铜期货收涨1.6%,至3.9755美元/磅。受银行业动荡的影响,铜生产商的股价上周随铜价一起暴跌。Comex近月铜期货上周三收于3.8565美元/磅,为1月5日以来最低结算价。

全球最大铜交易商托克(Trafigura)的金属和矿产业务联席主管Kostas Bintas周一表示,由于库存非常紧张,铜价可能在未来12个月内创下历史新高,甚至突破每吨1.2万美元。Bintas表示,“鉴于市场短缺,铜是全球最重要的金属”。他表示,去年年底,铜库存只能满足3.5天的消费。

宏观面——全球通胀高企,欧美央行维持货币紧缩

对于有色板块来说,2022年最主要的宏观影响因素之一便是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所来的美指走强以及全球经济衰退初现端倪所带来的需求走弱预期。2023年美联储货币政策大概率将在通胀数据的指引下继续保持收缩,但加息幅度或趋于平缓,美指将先强后弱。美元指数连续回落 宏观面风险减弱高盛预计美联储在此情形下不会加息,互换合约押注美联储明年降息3%以上,美元指数连续回落。之前由于银行业危机,市场在3月加息25BP和不加息之间来回摆动,但随着相关监管机构以及华尔街出手救助,预计欧美银行业危机以及欧美央行议息会议对宏观面的冲击正在接近尾声,宏观面风险降低。

供给端——矿端产量回升,冶炼产能受限

2022、2023年全球铜矿产量同比预将小幅提升,但需警惕中长期矿山增产空间受限及南美地区政策风险。一方面,虽然干扰事件超预期,全球铜矿产量持续增长。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市场乐观地预估了未来的产量增长,特别是中长期矿端供应将遭遇瓶颈。此外,还需警惕矿产国政策多变,经营风险提升。铜精矿供应扰动下降,供应趋宽松。2月份的铜矿干扰事件已经缓解,秘鲁铜矿已全面恢复生产、Grasberg铜矿和巴拿马Cobre Panama铜矿也在3月初恢复生产,铜矿供应宽松仍是主旋律。2月中国铜冶炼厂开工率为84.87%。3月虽有3家冶炼厂有检修计划,但由于冷料供应充足,预计不会影响精铜产量,3月冶炼厂开工率将进一步提升,国内精铜产量将延续增长态势。

需求端——传统需求萎缩,绿色需求发力

传统需求好坏参半,需求提振有限。一是电网投资、电源投资以及房地产对铜消费刺激有限。终端消费持续修复,下游逢低采购增加。需求进入传统消费旺季,铜下游开工普遍预期回升,2月漆包线、铜管、铜板带、精铜杆开工率分别为69.81%、68.33%、74.17%、61.23%,预计3月环比都将回升。而且近期铜价重心回落,下游逢低采购增加原料库存。据生意社铜历史价格显示,近三年,3月份,铜没有明显的季节性旺季现象,除了2021年有上涨趋势,其他年份都是下跌的。总体而言,铜基本面呈供需双旺格局,铜精矿供应扰动下降,国内电解铜产量增加,但4月部分大型冶炼企业检修,影响未来精铜供应。终端消费持续修复,铜下游开工普遍预期回升,企业逢低增加原料库存。铜库存仓单低位,有所支撑。当前宏观面风险减弱,预计铜价或止跌回升,迎来小幅向上修复行情。

 2023铜的缺口持续

由于南美的供应日益严峻,以及需求压力上升,全球目前正面临铜短缺。由于铜在电气设备和工业机械等各种用途中都有应用,因此铜是经济健康的主要检验指标。

2月6日,Wood Mackenzie金属和矿业副总裁Robin Griffin表示:“我们已经预测铜的重大缺口将持续到2030年。”他将这主要归因于秘鲁持续的动乱以及能源转型行业对铜的需求上升。

他补充道:“只要有政治动荡,就会产生一系列影响。而最明显的一个就是矿场可能不得不关闭。”

自秘鲁前总统卡斯蒂略去年12月在弹劾审判中被罢免以来,秘鲁一直受到抗议活动的冲击,这影响了该国的铜矿开采。这个南美国家占全球铜供应量的10%。

此外,智利——世界上最大的铜生产国,占全球供应量的27%——11月铜产量同比下降7%。高盛在1月16日的另一份报告中写道:“总体而言,我们认为智利在2023年至2025年期间的铜产量可能会减少。”

CMC Markets市场分析师Tina Teng表示:“亚洲重启经济将对铜价产生重大影响,因为这改善了需求前景,并将进一步推高铜价,因为在清洁能源转型加大采矿难度的背景下,供应短缺将进一步推高铜价。”

Teng补充说:“铜短缺的状况将持续,直到目前逆风导致的全球经济衰退出现,大概在2024年或2025年。在那之前,铜价可能会翻倍。

不过,沃尔夫研究公司(Wolfe Research)的经济学家Timna Tanners表示,她预计随着亚洲经济复苏,铜的生产活动和消费不会出现“巨大的井喷”。她认为,更广泛的电气化现象可能是铜需求更大的基本面驱动因素。

2023铜市展望

荷兰国际集团(ING)的分析师在其2023年展望报告里写道,由于经济衰退的担忧,中国需求因疫情放缓,以及美联储加息路径,将继续推动铜的短期价格前景。但是供应收紧应在整个2023年将铜价维持在7500美元/吨以上。不过ING也认为2023年下半年铜价会有所改善,将在每吨8,000美元以上得到支撑。

美国银行的大宗商品分析师则对2023年下半年铜价出现反弹持谨慎但是也更为乐观的态度。该银行认为价格有可能冲到每吨12,000美元以上。美银分析师在2023年展望中写道,我们对2023年保持谨慎的看法,预计第一季度价格平均为7,500美元/吨(3.40美元/磅),然后在第四季度反弹至平均10,000美元/吨(4.53美元/磅)。

与美国银行一样,高盛集团分析师也看好铜走势,对近期的疲软不以为然。12月初该投行将其12个月的铜价目标提升至每吨11,000美元,高于之前预测的9,000美元/吨。高盛认为2023年的铜价平均在每吨9,750美元左右,到2024年平均价格将跃升至每吨12,000美元。

CIBC的大宗商品分析师对铜的看法略显不乐观,因为他们预计经济衰退会对需求造成影响。这家加拿大银行认为今年上半年的铜价平均约为每磅3.35美元,比他们之前的预测下降了11%。2023年下半年铜价预计将上升到平均每磅3.65美元。CIBC分析师预测铜价将在2023年上半年走弱,因为面临全球经济放缓、持续加息和美元走强等风险。CIBC预计2023年全球铜消费将同比增长2%。但是如果经济衰退比预期更深,铜需求面临下行风险。该银行分析师指出1973-75年期间全球铜消费下降14%,2008-2009年全球(不包括中国)的铜消费下降16%。

并非所有分析师都看好未来一年的铜价走势。彭博情报公司的高级商品分析师迈克麦克罗恩表示,工业金属将无法承受经济活动即将出现的放缓。作为主要领先指标的美国收益率曲线在2022年底极度倒挂,可能预示着工业金属在2023年将出现类似的钟摆式下跌。他在最近的一份说明中说,在大宗商品中,大涨之后出现大跌是正常现象,这可能是短期看跌、长期看涨铜的部分原因。

2023年可能是铜的长期牛市的开始

对于许多分析师来说,随着世界能源基础设施的升级和向绿色可再生能源的过渡,铜已经成为一种长期的关键金属。荷兰国际集团(ING)分析师称,长期看来,在世界经济加速向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EVs)转向的过程中,铜的需求将得到改善。在电动汽车中,铜是用于电动马达、电池和电线以及充电站的关键部件。鉴于铜在电动车、风能和太阳能中的应用没有替代品,作为一种关键绿色金属,铜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将支持未来几年里铜价上涨。

标普市场情报公司分析师在去年夏季的一份报告中表示,预计到2035年全球对铜的需求将翻倍。该研究公司预计,到2025年,铜将出现严重短缺。
  分析师称,铜这种'电气化金属”,对所有能源转型计划都至关重要。更广泛的电气化需要电线,而电线主要由铜制成。对能源转型至关重要的技术,如电动汽车(EV)、充电基础设施、太阳能光伏(PV)、风能和电池,都需要比传统的化石燃料同行多得多的铜,随着能源转型推进行,铜的潜在供需缺口将非常大, 因此2023年可能是铜的长期牛市的开始。

信息来源:(中行大宗商品交易)(生意社)(Mysteel)(铜价行情)(中电网商城)(今日有色)(宝琦资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南美   铜矿   大宗   短缺   走势   产量   需求   美元   金属   集团   全球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