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田菜花香

津市,居澧水尾闾,素为湘北名埠,九澧门户。史载,到明正德九年(1514年),“津市”始见经传,意谓“傍津设市”。境内以澧阳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河湖纵横、水源充沛,间以丘陵岗地,一年四季光照充足,尤其适合种植油菜等经济作物。

每逢三月,春暖花开,正是津市赏油菜花的好时节。此时,这个湘北小城,就是名副其实的“花城”。

原湘潭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杨力田先生对津市油菜花情有独钟,不辞辛苦,多年去津市摄影采风。今年,杨老师依然在微信群发出了“集结令”!要考虑花期,要考虑天气,要考虑利用双休日,3月17日早上,我们的“AA制津市摄影采风自驾游”,终于组团出发了。

津市这颗洞庭湖畔的明珠,不仅风景秀丽,也是富裕的鱼米之乡,更有名扬天下的刘聋子牛肉粉,口口相传,独领津市美食之风骚。这里亦是孟姜女家乡、车胤故里,“嘉山孟姜女传说”和“车胤囊萤照读的故事”流传至今。

春雨中,我一边开着车,一边想着这些,乐滋滋的。汽车驶入常德市境内,高速公路边就可以看到成片成片的油菜花田,油菜花裹挟着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我仿佛能感觉的到,车上的每一个人心跳都在加快,他们和我一样,太想早一点到达目的地了。

下午,我们到达住宿酒店后,没有休息,在津市摄影家协会老师的带领下,冒着小雨,前往景点勘察。雨天,选择什么样的景点,让杨老师和津市摄影家协会老师颇费心思。天有不测风云,既然老天爷要下雨,我们就只能冒雨前行了。

雨中澧阳平原,嫩黄粉绿,桃李不言、布谷远啼,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一幅田园山水画卷。大家忽略旅途的疲惫,奔赴董家村拍摄。董家村地处市郊,丘陵地貌,村里的耕地都是一小块一小块零散分布,以油菜为主,村民喜欢种桃树,田梗边、民居前,零零散散种了不少桃树,春天来看,这个其貌不扬、民风淳朴的小村,在争风夺艳的桃花、油菜花烘托下,风情万千,独具一格。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你拿起相机随便拍几张,都可以制作成不错的明信片!

到野外拍照也是体力活,几个小时紧张的拍摄,不知不觉天色已近黄昏,忙乎过后,才感觉到饥肠辘辘了。杨老师一声令下,打道回府,目标——津市刘聋子粉馆!

湖南人爱吃米粉,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特色的米粉,津市刘聋子米粉,就是这样一碗历史悠久的特色米粉。今天,我们专门来品尝他家的特色——炖粉。原料是大米,经过加工制成洁白、饱满、细长且有弹性的园粉丝,架起沙钵火锅,倒入店家特制的牛肉汤,根据吃客要求,放入卤好的牛肉或者牛杂,稍许片刻,待沙钵里的牛肉汤滚烫起来,就可以把米粉下进去,然后再放些蔬菜、豆腐皮之类佐菜,大家一齐动筷,边捞边吃这润滑可口、韧性十足、风味独具的炖粉,佐已当地名酒德山大曲,嘿嘿,这个美呀,尽在不言之中哦。朋友,与其我用文字来形容,不如你亲自来品尝,你说是吗?

第二天早上六点半起床,七点钟出发前往嘉山禅寺孟姜庙,计划在嘉山禅寺围栏拍摄俯瞰晨雾中的田园村庄。天公不作美,出门仍然是小雨淅沥。我们登上嘉山禅寺,凭栏远眺,田野农舍错落,红瓦白墙,鸡鸣犬吠,阡陌交错,大块的畎亩开满了金黄的油菜花,画面美不胜收。由于天气时阴时雨,灰蒙蒙的,确实不是拍照的好时机。山上空气新鲜,山林里不知名的鸟儿“吱吱啾啾”,让人心旷神怡。漫步在庙宇间的通道上,听得寺庙里僧人早课诵经朗朗,余音绕梁。我想,虽然没有拍摄到好的照片,在这里脚步能够放松地慢下来,心灵能够得到稍许的安静,让身心远离喧尘,难道不是一种享受?难道不是一种收获?

在津市,看着这里一路上桃花流水人家,看着这里蔓延到天际的油菜花田,我突然想起乾隆咏油菜花的诗句:“黄萼裳裳绿叶稠,千村欣卜榨新油。 爱他生计资民用,不是闲花野草流。”可爱的油菜花,她不仅是春天里一道美丽风景线,更是资民生计的中国第一大油料经济作物。在小桥流水袅袅炊烟的广大乡村背景中,她就是这个小城的灵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阳平   经济作物   聋子   菜花   景点   桃树   成片   油菜花   津市   米粉   老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