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七国》(22)与AI和解


  AI之前,农业社会出现时,也是一次文明的大跃进。出现了定居,有了城市。有了积累,出现了一个多数人养活少数贵族的社会。

  法老们手握权柄,而奴隶为他们创造出埃及金字塔那样不可思议的墓葬建筑。让后人认为堪比外星人的杰作。

  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引爆了工业革命,一直到AI通过图灵测试前,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出了一个多数人养活多数人的社会,也就是占比最大的中产阶级既是劳动者又是主要的消费者。

而下一个社会,因为生产力大幅提升,必然出现一个少数劳动者养活多数消费者的社会。

而出现转折点的事件就是ChatGPT,AI在GPT4.0(或5.0)通过了图灵测试。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相伴随的是大批失业,社会转型为北欧那样的福利社会。获得劳动资格变得越来越难。

  看看AI(GPT)与PhotoShop的嫁接,你可以通过词语瞬间把图中的烈日盛夏变成白雪覆盖的严冬。如果你是设计师,用语音对一副精致瑞士金表说:“换个表带”或“换个表蒙”,甚至更具体的描述,分分钟,对眨眼之间AI赋能的设计就出来了。

  如此这般,设计师日后还怎么干?饭碗极其可危。不止如此,使用CAD、CAE、CAPP…各类工业软件的工程师们都傻眼了。软件被AI赋能后,瞬间封神。

一些只看得懂GDP的领导们瞬间傻眼,那些他们不以为然的工业软件居然被GPT秒变大神,太不可思议了。虽然追悔莫及,但可以自慰的是,没有跟上AI,正好免受冲击。可以继续享受法老般的待遇,面对AI这部“数字瓦特机”带来的冲击。毕竟在多数人养活少数人的社会里,如果工作岗位没了,那灾难可就大了。万幸!万幸!

  AI原来是穿着马甲的“瓦特机”啊,瓦特机刚刚出来时,也并非那么光耀照人。烧一百吨煤,热效率只有3%。也就是三吨煤得到了充分利用。

科学家们开始研究热效率,从最简化的卡诺循环(两条绝热线两条等温线)入手,搞出完整的热力学系统。

  直到内燃机被开发出来了,热效率从3%提升到了30%。燃煤改成了燃油,巨大的飞跃也得到了热机的小型化。于是,进入了各个工业和消费领域。汽车、飞机… ,特斯拉的交流电又添一把火,电气时代让工业又多了一副翅膀。

  GPT有上万亿个参数,比人的脑神经还多,所以才会那么厉害。这需要太多的GPU、TPU、FPGA、ASIC的矢量运算部件(SIMD单指令流多数据流)。我们电脑上的CPU是单指令流单数据流(SISD),在AI领域已经被边缘化了。这么大的资源投入,只能从云端赋能那些工业软件,能小型化吗?看看图上的第一台计算机有多大,就自然有答案了。今天一台手机的算力都比它大得多得多。

  那么,马斯克(地球上的和火星上的20版)又是怎么想的呢?面对AI挑战,马斯克反思了之前的两次技术颠覆,希望从中找到答案。

他遇到问题总是回归到“第一性原理”的思考,就是找到问题的本质。进而看看有没有增加额外维度的可能性,因为限于问题域里解决问题通常更加困难。

  第一个例子是照相机的出现,你可以想象一下那个时代的画家看到相机会有多尴尬。达芬奇那一代人,好不容易用透视法,使“画得象”这件事有了理论依据。可照相机自己就是一个“摄影几何”的高手,分毫不差地再现了透视法背后的数学原理。

画家们学徒多年,也不可能有照相机画得更像,就算有“超写实画派”。其实,像素足够多时,你是甭想超越的。电镜甚至可以看到晶格的结构,能不让人绝望吗。

  那么那次危机又是如何过去的呢?还得感谢牛顿早就给人们留下一份遗产,光谱分析。

印象派崛起正是从光效开始的,高更、梵高的画看过吧?后来在法国形成了气候,有莫奈、马奈、毕沙罗、雷诺阿、西斯莱等等。

当然,最赚钱的肖像画还是有贵族画的,毕竟画家能美颜啊。

  对色彩分析、色彩夸张、甚至毕加索那种立体派对形的四维解读。总之,相机的降维打击,本应让画家非常绝望的,可人们改变了对艺术的态度和游戏规则,真是神来之笔!

可今天的AI,无论是色彩夸张、四维幻想,还是什么美颜…,都能让你绝望。它能利用人的任何主观经验和离经叛道的任何实践。

  另一件是阿尔法狗血洗围棋江湖,第一次以四比一把李世石击败时,人类还算走运,总归还留下了裤衩。之后,狗狗学会了左右互搏,不再需要学习人类的棋谱。再次与各大顶尖高手过招,击败他们就如“砍瓜切菜”,人类再没能赢它一局。独孤求败的狗狗索性去搞蛋白质结构的研究去了。

此后,围棋界里,AI就成了坐在副驾位置的教头,几天离开它的指导,再回赛场就凶多吉少了。人类居然放下了身段,对AI顶礼膜拜。

  马斯克早早就认为,对AI的博弈,只能有一条路,就是融合策略。首先用AI来加强脑机接口的研究。只有先具备与AI和解的资格,才能在后续的博弈中,划分领地,分庭抗礼。

在与空明人的脑机接口的合作中,马斯克收获颇丰。也就是他已经可以通过脑机接口把人类自己也变成AI。

重建标准和主动与AU和解的融合都来自对前面两个案例的反思。一个采用异化策略,一个采用和解融合。马斯克还要加上“转盾为矛”。

此外,将教育方式也需要颠覆。从知识传递,转向演化启迪。获得前人知识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传授整理过的知识。另一种是将形成初始概念的历史途径,以有趣的故事形式原汁原味地还原演化的曲折,甚至带着错误。

是的,以好奇心去审那些“科学大案要案”。将原发直觉和发现的艺术当做首要目标,在故事里学习,在游戏通关中做题。

如此,在具备秒用AI能力的同时,让人类在艺术与直觉(量子效应)的高度上,与AI分庭抗礼。

这只是马斯克20对参与火星建设的人类(有些在火星,有些在地球)所给予的建议,而火星上目前最多的是AI机器人,那么马斯克又会如何指定与它们(或他们)相关的政策呢?而江涛与金康组合又会给火星机器人带来怎样的“数字毒品”呢?且听下集分解。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仅为文字原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火星   法老   热效率   分庭抗礼   照相机   画家   人类   工业   社会   软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