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给大陆“赏饭”吃?郭台铭投670亿向外迁厂,央媒:放弃幻想


曾扬言“中国离不开我,全靠我给大陆人赏饭吃”的郭台铭,决定端走“饭碗”了。

近期,关于富士康的消息满天飞,尤其是郭台铭宣布拿出670亿投资向海外迁厂,将多条生产线迁至印度。网传,深圳富士康年初时清退大批临时工、拆除流水线设备,或许就是在为这场“大撤退”做足准备,据悉富士康已经累计清退员工超32万大陆员工。

这是否也意味着,曾大言不惭给大陆“赏饭吃”的郭台铭,终于决定要摊牌?这对我国制造业又将带来什么影响?

背靠中国发家,功成名就后却“飘了”

身处科技、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企业与市场往往相辅相成,市场带动企业成长、企业再将劳动所得反哺于市场,富士康与中国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富士康能够有今天的成就,得益于赶上中国大陆发展红利,享尽人力、土地、税收等优势使其逐步扩张成为全球知名代工巨头,否则哪还有后来的宝岛首富郭台铭?

尤其在抱上苹果的“大腿”后,富士康拿到了大笔代工订单,一路高歌猛进,跻身全球五百强,但这背后,也都离不开我国强大的青壮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为富士康带来低廉劳动力,因此,富士康和苹果能有今天的成就,都离不开大陆市场。

然而富足起来后,郭台铭却开始飘了,他曾数次在采访中直言:“你们得想清楚,如今是大陆离不开富士康,毫不夸张地讲,这么多年来可都是我在给大陆人‘赏饭吃’!”在2012年的富士康台北年会上,他还与当地动物园园长调侃道:工人就像动物一样,怎么管好这100万动物(a million animals)让我很是头疼。

此外,在中美科技竞争持续升温的关键当下,郭台铭不想着帮助祖国,反而还为老美“递刀”:富士康宣布将投7亿美金在印新建代工厂,预计能为印度带来53000个工作岗位,且在未来十年内持续加码投资以达成10万员工规模,有增员自然也有减员,为此郭台铭直接关停国内20多家代工厂、辞退32万名大陆员工

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祸

郭台铭的这一重磅决定,被业内视为是富士康铁了心要背弃大陆市场、转投他国怀抱,毕竟他此前还曾无视早年华为的100亿资助,公然宣布对其“断供”,可见郭台铭对于大陆根本没有半点感恩之情,反倒将自己看做所谓的“救世主”,如今铁了心要去印度投资建厂,也是自以为去给人家“赏饭”吃才态度倨傲。

对此,央媒早已发出警告:放弃幻想,坚持走自产自足道路,实现多元化布局,减少对苹果等外企的依赖。如今,郭台铭的所作所为,丝毫不掩饰对国人的轻视,也终究会为自己的狂妄买单。

然而,让郭台铭没有想到的是,离开大陆市场后赴印度投资建厂并没有预想的那么好。虽然因印度低廉劳动力和成本原料一时得利,但当地的水电基建并不健全,且员工文化水平有限、素质较低,不仅效率远不及大陆工人,良品率也仅有50%左右,还因无法如期交付订单,越发失去“金主”苹果的好感。

轻视大陆,或许就是衰落的开始

即便到头来得将订单再转到大陆的郑州工厂,才能做到准时交付,也并非丝毫动摇富士康撤离大陆市场的想法,反而是与苹果一同加速推进撤离计划,也许是他们依旧固守着“给大陆赏饭”的己见,却不知若非大陆的低成本劳动力、高素质产业链以及完善的工业配套、庞大的需求市场,这两者也不会有快速崛起的机会。

郭台铭能有“说走就走”的底气,从侧面也反映出我国制造业存在的诸多弊端:生产方式相对落后、地区性生产过剩等,幸好依托国内强大发展潜力和市场活力,如今我国已经逐渐去掉“中国制造”这个标签,开始向真正的中国制造转变,成为科技强国也越来越近。

俗话说,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十几年前中国能造出一个富士康,自然也能再造另一个“富士康”,郭台铭的背弃迁厂确实会对我国经济带来一定冲击,但其撤离后也将为其他事业让出更多机会,大陆市场没了富士康照样还能正常运转,郭台铭眼下却在为“脱中入印”一事惹上一身腥,还考虑着重回中国市场,到底是谁离不开谁?答案显而易见。

中国市场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同时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规模庞大,且具有高素质的劳动力市场。郭台铭一心想要跟随苹果把产业链迁往印度等海外,无异于是在“阉割”自己!

对此,你们怎么看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大陆   印度   代工   产业链   劳动力   中国   低廉   庞大   订单   员工   苹果   幻想   我国   市场   科技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