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记忆」傅家镇坤升社区:依依烟火气,浓浓坤升情


我们曾在仲秋时节走进坤升社区,看惠民集市上沸腾的温暖与热闹;我们也曾在春光初回时走进坤升社区,品味扮玩团带来的民俗文化盛宴。我们看到了她今日的生机和活力,却不曾了解过她的过去。

这是一处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的社区,依山而建,因矿而生,因矿而兴,与我们探寻过的许多村落相比,坤升社区的历史实在太短,但她有着不同的繁荣与辉煌,深深根植在几代居民的心中。

坤升社区一景

沿路上山,两旁的山体是用石块堆砌加固的,红砖红墙的筒子楼在半下午的阳光下显得那样温馨,还有围墙上用瓷砖拼成的标语,一下子就将年代感拉满了。这多么像是一场时空旅行啊,走这一路,只为跨越近半个世纪与一个年代、一段历史相见。

“那时候的生活很简单,下井采煤、装车,然后从山下那条铁路运出去。矿井有300多米,比淄川的煤矿还要深,每年能产40万吨煤。”李师傅告诉我们。矿井里的工作很苦很累,在那个没有智能手机的年代,最期待的是下班后和工友们一起回家休息,闻到楼道里飘着的饭菜香,一天的辛苦劳累便消解了大半。

1989年南定煤矿投产

铁道线上已经没有火车,站台旁的指示牌也锈迹斑斑。站在将铁路线截分的水泥道路上,抬眼望去,矿井矗立在近百米的地方,静静地向我们展示着身上的岁月痕迹。就在这瞬间,李师傅口中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与我们眼前的景象重叠了,小火车从铁道线上疾驰而来,站员立起指示牌后打着旗语提醒人们注意安全,煤矿工人们喊着号子推来一车车煤炭装进车厢……

淄博地区采煤始于唐代,盛于明清,有着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建国前,在一大代表王尽美、邓恩铭的帮助下,淄博矿区建立起了成熟的工会组织,积极开展工人运动。建国后,淄博煤炭生产在淄博矿务局的领导下进入新的阶段,南定煤矿1989年6月17日建成投产,到年底时职工人数就已近3000人,为淄博和周边地区的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至2005年,南定煤矿彻底结束了它的历史任务,但作为淄博矿区的一员,这里的煤矿工人们依旧秉持着代代传承的红色精神,在退休后展现着自己的银龄风采。

坤升社区居民自发除雪

坤升社区自发组织建设了简单的物业体系,李师傅便是其中一员,他积极帮助居民们维修解决下水道、暖气等设施出现的问题。这些因矿而聚的工人和家属们早已把社区当成一个大家庭,把老邻居们当成自己的家人,尤其是文艺骨干,组织大家跳广场舞、扭秧歌、打扑克,生机和活力再次在这一方土地上迸发。

坤升社区扮玩活动

来到坤升社区,你会看到老人们聚在某栋楼前闲话家常,看到孩子们追逐打闹,这里有着生活中最平淡的小美好,就像初春草地上冒出的新芽。如果你住在这儿,早起时会看到散步买菜回来的老人们热情地同你打招呼,告诉你今天哪家的菜便宜又新鲜;若晚一些起,也许会看到忘带东西的学生匆匆往家跑。这就是人间的世情百态,人间的烟火气,谁会不喜欢这样的人情味儿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惠民   淄博   指示牌   社区   矿区   矿井   烟火   煤矿   居民   年代   记忆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