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树花儿带进儿时的记忆

每年到了春天,谷雨一过,总思念家乡的槐树花。亦是我这个游子的一份惦记。

家乡的槐树花▲

洋槐树是我们家乡街道上最常见的一种树。

房前屋后,池塘边,小路旁,街道甬路,到处都是它们的身影。每年春天,两场小雨一过,你会在某天早晨无意中发现,洋槐的枝头不知何时早已吐出了一层毛绒绒的嫩芽儿。于是热闹的春季开始了。阳光暖融融的照着,用不了几天,嫩芽儿变成了小椭圆型的绿叶,洋槐的花期也就到了。

洋槐花开、一缕春色▲

那是一年中最美丽最热闹的时光。

蜜蜂嗡嗡的飞着,退休的大爷大妈在槐树下来回忙碌着,放眼望去,槐树花可真多啊,每一棵树上都挂满了花儿,它们一串挤着一串,一树挨着一树,沟沟坎坎,高高低低,到处都是它们的身影,把整个甬路都淹没了。槐树花真白啊,白的像瑞雪初降。不,更像是白玉啊,在那青枝绿叶间,整串整串的槐树花熙熙嚷嚷的点缀着,有些含苞欲放,洁白中微微透出点儿绿意,朴素而不失娇媚;有些开的正浓,像船帆似的花瓣儿紧紧的挨在一起,窜成长长的一串儿。

洋槐覆满了甬路▲

在风中,在夕阳下,和绿叶相映成趣。

槐树花真香啊,即使远离它,也能闻得到空气中那浓浓的清香味。晚上,即使你不打开窗子,也隔不住满屋的暗香,沐浴着清风明月,在这样的夜晚入眠,恍如置身于仙境了!洋槐的花期大都不长,一般一个星期左右。三五天后,便有洋槐的花瓣开始飘落了,早晨起来,踩着飘落一地洋槐树的落蕊,不光是感觉到惬意,还难免有一丝失落的感觉。

串串香味屋满堂▲

想到洋槐,念往儿时。“到了记得来信。”这句话,带着暖意,穿越时光、世代,乃至人性。

在电子通讯没有普及的年代,离别的车站、送行的月台,情切切、意绵绵,车子启动的那一刻,万语千言凝结成这一句叮咛。然后就开始了对这封平安信的漫长企盼。也不知到了没有?现在怎么样?往往正叨念着,邮差就来了。信捧在手上,每一个字都化成甜种在心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感,在这一寄一收、一牵一念之中,又近了许多。我愿意相信,那样的年代,平安信带来的幸福喜悦,更加真诚和宝贵。

老年间父母盼望邮差的到来▲

移动电话普及,电子邮件盛行,平安信,不仅换了形式,更有了区分。

车到站了,发个微信;回到住所,打个电话。如果文艺一点,可以在旅途上写一封情景交融的邮件,不但报了平安,更把没有说完的话,好好地说上一遍。天南海北,无论西东,可以敷衍,可以认真。

发个微信报平安▲

那天翻腾出小小煤油灯,用打火机点燃泛着桔黄。

微弱的点点光亮,像极了春日渺远夜空里闪烁着淡淡的清幽星光,但是正如这一束束微弱的煤油灯光,点亮了那年代贫穷的日子,点亮了千千万万家庭的光明,点亮了那个物质匮乏年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也照亮了孩子们瑰丽的人生规划与奋进的方向。

老年间使用的煤油灯▲

人大多是容易怀旧的。

一些老的物件或者旧的东西,冷不丁的或蓦然间就会勾起一些往事的钩沉和追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曾一起用过并镌刻和记录我们成长记忆的煤油灯。风吹过青春的发梢,穿越岁月那道光,目有所及,心有所念。

一缕光亮点燃心中的美好▲

一次周末,回家探望父母。

嗬!无意间瞥见在卧室书桌下一隅角落里完好如初地保存着一盏儿时的煤油灯,只不过上面落满了一层厚厚的灰尘,就像那些似流水般被时光尘封氤氲着一帧帧色彩斑斓的童年记忆。

就如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一样惊喜,我忙弯腰捡拾起来,轻轻吹拂掉表面的灰尘,小心翼翼地仔细端详着这件宝贝。顷刻,思绪游离,飞越岁月层峦叠嶂的记忆河床,那盏煤油灯前生今世的故事便辗转浮现于眼前……

一隅角落中的煤油灯▲

看到我眼神呆滞思绪神游的样子,女儿好奇地问:

“老爸,你在想啥呢?”女儿无意间的一声招呼,将我的思绪拽了回来。“哦,哦……,我在想小时候用过的煤油灯啊!”我连忙不迭地应和着。

老年间的纺车▲

现在的小孩子,或许从没见过这玩意儿,怎能不好奇呢?

于是,女儿便刨根问底其有关煤油灯的事情。现如今的孩子们,是幸福的一代,是被父母爷爷奶奶娇宠的一代,也逐渐地远离了地域风俗、田野乡土,对我们所生活那个年代的一些老家什、老物件多不知晓。如乡下人使用的棉纺车、木式独轮车、风箱、辘轳、箩、瓮、升、地瓜铡、石碾等等生产工具或生活器具知之甚少,对于一些大自然事物的辨识也仅仅是道听途说亦或是“纸上谈兵”罢了。

乡下的风箱▲

这正如大先生鲁迅在《少年闰土》那篇文章里写得那样: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一朋友所不知道的。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女儿这一代整天忙于上学、考试、写作业、上大学、保研、出国......在很大程度上可谓忽略了对自然界很多事物的观察、了解和认知。

现代年轻人的生活▲

回到文章的开头,小时候,还不懂的风景为何物,我们最热衷的就是捋槐树花。

每天放学后,披着夕阳,彼此吆呵着,提一只竹篮,拿一根竹竿,迫不及待的奔入槐树林里。至今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在捋槐树花时,由于注意力太集中了,竟然失去平衡,一失足跌入树下的池塘里,成了个落汤鸡,每每想起都觉得好笑。

落入池塘得我▲

也正是儿时那些幼稚滑稽的往事,如今倒成了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在那艰难的岁月里,槐树花是不可多得的美味。把它放在清水中煮熟以后捞起来,放上油盐炒一下就可食用了。也可以放两个鸡蛋,做成槐花鸡蛋汤,吃进嘴里香香的,软软的,甜甜的,可解馋了。

槐花鸡蛋汤▲

同学聚会,总要说说小时候捋槐树叶的往事

我们那一时代孩子每个暑假都必需重复要做的一件事,有些孩子因为没钱交学费,趁暑假捋一些洋槐叶儿晒干了卖,以筹足开学的书本费。可别小看了槐树,它浑身都是宝,槐树叶和槐树花都是中药,树干是非常好的木材,用它做成的家具结实耐磨,常常上百年都不会损坏。

洋槐叶儿晒干▲

上次回到家,旧楼区改造结束。

最可惜的是原来满眼的洋槐树消失了,代之的是成排的白杨。心里不由得泛起一丝失落的感觉,找了半天,才在不远处小沟旁找到几棵又矮又小的洋槐树。即便如此,也算是给我落默的心情一点安慰了吧。也正因为如此,现在的洋槐花倒越发显的稀少而珍贵了,能在桃红柳绿的春天吃上一顿槐花鸡蛋汤,不仅是一种享受,也是对自己童年的一种回忆吧……

留下的洋槐树▲

是啊,洋槐树是普通的,普通的从来都没有人去多看它一眼,就像家乡平凡的乡亲一样。但平凡中却透着亲切的感觉,时间越久,这种感觉越浓。


南北朝·庾信——《拟咏怀诗》

倐忽市朝变,苍茫人事非。

避谗应采葛,忘情遂食薇。

怀愁正摇落,中心怆有违。

独怜生意尽,空惊槐树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槐树   甬路   绿叶   洋槐   煤油灯   槐花   平安   儿时   花儿   家乡   鸡蛋   年代   记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