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做底层技术创新 华为“狂飙”折叠屏市场

中国网科技3月23日讯 (记者 单征宇)作家冯唐曾说:文学的确有一条金线。对于门外人,衡量文学作品的这条金线,若隐若现,对于明眼人,自是一清二楚。

文学即是如此,手机行业也如出一辙。尤其是折叠屏手机,更是成为厂商能否入局、站稳高端市场的一条行业“金线”。

在此背景之下,凭借软硬件方面颠覆性升级,以及更加轻薄的外形与底层技术创新,3月23日,华为在春季旗舰新品发布会上,正式推出旗下新款折叠屏旗舰华为Mate X3,再度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此前,手机市场及行业内均对华为Mate X3抱有很大期许。而作为唯一手握三种折叠形态,且一直走在行业前列的手机厂商,华为在折叠屏市场地位已无须多言。

只是如今,伴随着折叠屏技术不断发展,市场逐步走向成熟,未来还能有怎样技术突破,折叠屏产品技术未来朝何种方向持续演进,就成为此番华为Mate X3令人瞩目的焦点。

毕竟,随着直板机遭遇创新瓶颈增长乏力,折叠屏手机坐拥外观形态多样性、满足用户可携带大屏需求等优势,可以预见,今年其仍将是各大厂商龙争虎斗之地。

当主流厂商ALL in折叠屏

市场将迎爆发式增长

现在折叠屏手机能有多炙手可热?单靠厂商自圆其说,可能还不足为信,但市场数据不容作假。

2022年,中国手机市场大盘萎靡不振状况下,折叠屏手机却实现逆势增长。知名市场分析机构CINNO Research数据指出,2022年中国市场折叠屏手机销量达283万部,同比大幅增长144.4%。若按季度数据来看,国内折叠手机销量已连续9个季度同比正增长。

究其原因,直板机难有颠覆式技术创新是关键。在手机尺寸、外观难有改变情况下,大屏体验更佳,且比平板携带更为方便的折叠屏手机,自然更受市场青睐。而从行业角度讲,当冲击高端成为各大手机厂商必选项之后,为突出差异化竞争优势与顶尖技术价值显现,折叠屏手机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厂商之间高端突围新赛道。

以至目前,折叠屏手机问世才5年,就在技术与市场形成中,呈现出“百花齐放”态势。

通过铰链技术不断进步,目前折叠屏市场现已形成横向内折、横向外折与竖向内折三种技术形态的技术解决方案。

从握持手感、折叠屏厚度和重量以及内外屏尺寸等诸多基础硬件上,随着华为、三星以及OVMH(业内通指:OPPO、vivo、小米、荣耀)充分发挥所长,相继推出具有各家卖点的代表性折叠屏手机之后,仅2021年至2022年,一年内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就实现成百倍增长,迎来品类增长爆发期。

据国内分析机构艾瑞咨询《2023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洞察报告》数据,2022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54%。其中,横向折叠屏手机年增长率高达178.7%,竖向折叠屏虽品类较少,但年增长率也达到125.6%。

可以说,几乎所有手机厂商都在近两年内,完成对折叠屏手机旗舰新品布局。并且从市场格局来看,国内折叠屏手机现已形成华为领跑、三星跟近,OVMH厂商你追我赶的局面。

来源:CINNO Research

CINNO Research数据显示,在2022年国内市场中份额占比中,华为市场份额达51%,依旧保持市场领先位置,三星市场份额次之至22.8%。其余厂商之间,OPPO有大幅增长,以7.7%份额位居第三,小米、vivo和荣耀市场份额也有所涨幅,分别为6.6%、5.8%、5%。

由此可见,过去看似小众的折叠屏手机,不仅悄然形成了固定市场与用户群体。同时,伴随着各大厂商之间对折叠屏技术倾斜与对市场重视与日俱增,艾瑞咨询预计,2023年折叠屏手机市场将迎爆发式增长,出货量将超过550万台。

手握行业“金线”

华为持续“狂飙”折叠屏市场

身为头部折叠屏手机厂商,华为对折叠屏手机普及则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凭借行业先发优势和智能手机高端市场的影响力,据艾瑞咨询数据统计,华为折叠屏手机市场占比已连续三年超过五成以上。

拥有超50%市占率,这对折叠屏手机品类及手机行业意味着什么?等于近三年来,每卖出两台折叠屏手机,就有一台是华为。显而易见,能把市场做到这种地步的厂商,自然在行业内会具有一定程度的产品标准定义权。

可区别于厂商通常一旦取得高额市场份额,就近乎在行业内容易止步不前,妄图坐收利润不同,华为对国内折叠屏手机行业贡献,远不止行业先发与市场普及,更表现在对折叠屏技术推进与专利技术贡献之上。

比如折叠屏手机关键技术之一:铰链技术。折叠屏铰链是实现手机折叠形态变化的重要机械“关节”,是决定折叠屏手机能否实现量产的关键所在。不可否认,华为是推动折叠屏手机铰链技术及国内相关产业链发展的推动者。

因具有无缝折叠优势,“水滴”型铰链或类“水滴”型铰链技术,现已被业内普遍采用。但其实单讲“水滴”型铰链技术研发,早在2021年,就被华为已早于行业1年时间,用在了华为Mate X2之上。彼时,华为常务董事、华为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在华为P50 Pocket发布会上表示:“水滴铰链是华为的独家专利,如果看到任何一家公司的折叠屏上合上后没有缝隙,那一定是用了华为的专利。”

虽说余承东此言在当时引发不小争议,不过仅铰链技术一项即可说明,华为对折叠屏手机技术布局,对带动国内产业链发展的贡献。而反馈到实际应用层面,能被大众感知到的变化,即是折叠屏厚度向不断轻薄方向持续演变。

早于发布会之前,华为有关折叠屏最新铰链技术专利即被曝光

目前,在国内各大厂商技术上的努力之下,在折叠厚度上已普遍做到了15mm以下。而华为则是依靠最新折叠屏技术专利,将华为Mate X3折叠形态的厚度做到11.08mm,真正实现了与直板机媲美。

不仅如此,华为Mate X3展开后折痕更浅的优势,在这次发布上也被体现的一览无遗。也正是作为手机产品技术密度集合的代表与产业高价值体现,折叠屏手机以高端旗舰之姿,成为衡量一家企业在行业内发展的一条“金线”。

在这条行业“金线”之上的厂商,之所以能成为技术领域的“高玩”,全归功于不惜对技术专利深度投入,让华为自2020年以来,对折叠屏高端市场的统治力变得愈发稳固。

可以说,从技术一步领先,到步步领先,从拥有长期稳定市场份额,到稳居行业“金线”之上。华为在折叠屏手机行业优势,在业内来看,内因无疑来自于对技术创新的重视与投入,外因则与擅长引入行业前瞻性技术,并持续以用户需求为核心进行自主创新研发密不可分。

做折叠屏终端产业引领者

底气源自坚持自主技术创新

据艾瑞咨询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如今折叠屏手机用户使用痛点主要仍聚焦在屏幕质量、机身握持手感体验和产品可靠性三个方面。

来源:艾瑞咨询

其中,针对屏幕质量,用户主要不满屏幕折痕明显、易碎、易出划痕;针对机身握持体验,整机较沉、较厚导致用户体验差,美观性不足;针对产品可靠性,抗水防尘是用户的主要需求,并希望铰链可以更耐用。

而此次发布的华为Mate X3,则完美解决了这三个方面使用痛点。在功能上,华为Mate X3不仅完全继承甚至延续了华为Mate 50系列一众实用技术创新,同时还结合折叠屏产品优势,让折叠屏手机反而做到了“鱼和熊掌均可兼得”。

比如上述提到的折叠屏手机厚度,华为Mate X3这次直接打破当前折叠屏手机记录,展开状态做到5mm左右,几乎和SIM卡槽差不多厚。手机重量上,华为Mate X3应用超轻金刚铝以及碳纤维竹书实现了突破性减重,239g整机重量强势领跑行业,成为目前市场最大且最轻折叠屏高端旗舰手机。

屏幕素质方面,华为Mate X3内屏拥有2k分辨率以及426ppi超高像素密度,且内外双屏皆支持120Hz疾速高刷,同时还支持真实色彩还原,成为首款获得德国莱茵TüV专业色准双认证的折叠屏手机。

并且为增强屏幕耐用性,外屏与Mate 50系列同样,搭载昆仑玻璃材质。而在内屏的叠层设计中,采用业界首款专利的非牛顿流体材料,通过华为自研材料配方,能够让内屏获得抗冲击能力加持,抗冲击性能提升4倍。

以上这些仅仅只是华为在Mate X3折叠屏手机技术创新上的惊鸿一瞥。其余包括超冷跨轴石墨烯散热技术、引入应急模式,首发华为专利RFC天线技术、全球首发灵犀通信、国内唯一支持 IPX8 等级抗水折叠屏且支持北斗卫星双向消息等等,皆是华为在折叠屏手机领域的自主创新之举与业内前瞻性技术应用。

此外,影像及软件系统上,搭载超感知XMAGE影像自成一派不必多言,鸿蒙系统本身就已和安卓、iOS系统并立,是目前三大主流手机操作系统之一。而基于折叠屏手机软件设计普适性,早在2019年,华为就基于人因研究的最新成果发布了《HarmonyOS折叠屏设计规范》,2023年华为携手绿色联盟发布了《折叠屏终端开发指南2.1》,同样让人眼前一亮。

据介绍,随着华为着手与市场头部APP进行深度开发制定,根据不同垂直场景进行专属适配,现已令各种应用场景下折叠屏拥有独特大屏体验优势发挥到极致。

重要的是,此举不仅可以进一步提升华为折叠屏手机用户的使用体验,还直接帮助国内1000多款主流APP应用,实现95%的大屏适配,无异于带动折叠屏手机品类整体使用体验。

可见,与其说华为Mate X3基于折叠屏手机而言是处处相同,但在技术创新与自研技术角度看,却又处处不同。

无论是入局折叠屏行业,最先涉足折叠屏铰链技术创新,还是在如今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行业市场格局中做到百里挑一,持续扮演技术颠覆者角色,扎进技术创新深海,最终引领折叠屏终端产业做大做强,夯实在折叠屏手机行业统治地位想来应是华为的长远目标。

如此来看,或如余承东所言:华为折叠屏的对手只有自己。

翻译

搜索

复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三星   华为   技术创新   铰链   市场   狂飙   底层   厂商   国内   行业   手机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