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美丽风光!宝山这1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有你去过的吗?

上海乡村是超大城市的稀缺资源、城市核心功能重要承载地和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空间,也是上海国际大都市的亮点和美丽上海的底色。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介绍,5年来,家门口的乡村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持续“上新”,以更具特色的乡土自然景观,充满年代感的古宅和老物件,日益壮大的新农人和归乡人群体,蓬勃发展的新业态和新模式,新地标、新景观的现代元素,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人情乡俗,诠释着对“和美乡村”的不同见解。

目前,上海共有9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其中,宝山区有10个乡村上榜。塘湾村上榜第一批上海乡村振兴示范村名单,海星村、花红村、天平村、聚源桥村上榜第二批上海乡村振兴示范村名单,月狮村、沈杨村、新陆村、洋桥村上榜第三批上海乡村振兴示范村名单,沈家桥村上榜第四批上海乡村振兴示范村名单。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乡村振兴示范村,领略美丽乡村风光吧!

塘湾村

塘湾村位于宝山区罗泾镇西北部,面积1.56平方公里,村民总户数378户。以全面修复生态基底为基础,激活生态资源,串联深厚农耕文化,定位康养产业发展,打造“养生塘、生态湾、智慧村”。

塘湾村注重存量资源盘活,通过实施“村经委托镇管”,开展股权投资、土地厂房资源购置,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同时,还大力发展母婴康养产业,培养更多母婴护理专业人才,为孕产妇家庭提供科学的康养、照护服务。立足生态优势,通过“母婴康养+萤火虫科普教育”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发展都市现代绿色农业,为康养产业提供优质农产品供给。

海星村

海星村位于宝山区罗泾镇东北部,是罗泾镇打造“五村联动”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之一。将生产旅游、农业旅游和文化旅游相融合,通过人流带动,转化成村民收益,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农村。

海星村通过打造“蟹逅海星”品牌形象,布局渔事主题文化节点、景观节点,开展采摘、垂钓活动,以休闲渔业拉动渔业经济转型升级。通过生态治理,脏乱小加工厂华丽转身为紫色梦幻马鞭草花海,成为村民及游客休闲场所。此外,壮大“康养+运动”产业,千亩涵养林绿色氧吧成为村民及市民休憩娱乐健身好去处。

花红村

花红村位于宝山区罗泾镇,是罗泾镇打造“五村联动”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村落之一,拥有宝山区面积最大的千亩粮田。依托千亩粮田资源禀赋,坚持在发展现代农业、实施质量兴农的基础上,努力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花红村从细节入手,结合“村庄清洁周”开展环境整治工作,村宅环境得到了有效提升。立足文化特色,盘活毛塘宅废旧仓库,聚焦中小学生为主的研学旅游市场,打造演绎中国传统耕织文化的体验式主题农场。以农耕体验为主产业、休闲农业和亲子科普为副产业,立足水源地千亩粮田和“罗泾十字挑花”两大核心特色,打造上海耕织主题休闲农业示范村。

天平村

天平村位于宝山区罗店镇东北翼,村域总用地面积2.63平方公里。以新农业为支撑、新生态为基础、新治理为举措,打造上海市城乡共融、产园共兴示范村。

天平村以绿色田园为特色,发展特色果蔬产业,以“绿色、生态、有机”为统领,打造绿意浓浓的循环生态农业,形成都市休闲游憩体验地。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努力实现科学规划“四美三宜”美丽乡村新画卷。把散落的兵营式旧房改造集中居住的人才公寓,不仅节约了土地、美化了环境,更让村民从中受益。不断深化“企业+合作社+农户”运作模式,积极探索开发稻田秸秆生产菌包技术,实现食用菌生产原料本地化就地取材。

聚源桥村

聚源桥村地处宝山区月浦镇西北部,村总面积1.1平方公里。以海派乡村风貌为基底、“农旅+文旅”融合为产业发展方向、以“123”乡村善治模式为手段,打造“醉美聚源桥,沪北花园村”。

聚源桥村聚新农业新平台、智慧农业数字新基建落成,“互联网+”在线新经济已成示范样板。依托花卉产业作为月浦镇打造美丽乡村、擦亮乡村底色的重要抓手,不仅提升了乡村颜值,更是带动了“美丽经济”。并且首开镇域农商用地推介先河,推出农业用地2000亩,打造智慧农业产区、花卉农旅产区、林木复合种植带。在实现花卉产业转型的基础上,将花卉经济效能延展到文旅产业之中,推动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

月狮村

月狮村位于宝山区月浦镇,拥有宝山区最大的花卉种植基地。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文化事业、风貌提升等领域项目建设,打造“沪北乡村运动乐园。”

月狮村依托”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建起农户种植园,村企联动助民增收。为进一步丰富文化内涵,修缮“姚氏老宅”、打造“文化客厅”,为村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沈杨村

沈杨村位于宝山区顾村镇西南部外环线内,交通便利,生态环境优越。打造集采摘、科普、手工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超近郊”农旅景区。

沈杨村通过持续优化乡村人居环境,积极完善商业服务、人才公寓、娱乐休闲等城市公共和配套服务。利用花卉苗木基地打造特色花卉生产培育基地以及家庭园艺服务中心。以顾陈路为发展轴,营造“水绿成网、村嵌田中”的乡村空间景观,突出“乡野”特色。

新陆村

新陆村位于宝山区罗泾镇,村宅被水网环绕,洋楼展示现代乡居新风貌,形成现代洋房、滨水旅居的新农村风貌。通过引进市级龙头农业企业上海景瑞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新模式,进一步拓宽村集体收入增收渠道。

新陆村以三产融合的方式,用好“一产”资源,丰富“研学”内涵,片区化做强研学产业,全面实现产业兴旺、村民增收。鼓励村民在庭院、宅旁、路旁、林下等可利用空间内种植香椿等本土特色蔬菜果品,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新陆村内,满眼的绿意盎然让人心旷神怡,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别有一番韵味。

洋桥村

洋桥村位于宝山区最北部,是村庄形态完整、乡村风情浓郁的田园家乡,是决胜乡村振兴、焕新三农面貌的希望热土。在四面水系环绕的百亩桃花源中建设“芋见田园”主题庄园民宿,让亲子客群、喜爱乡村的游客能够更好地感受农耕文化、田园风光、自然之美。

洋桥村不断提升宝锦农业稻米加工科技水平,积极培育发展大健康食品产业,拓展米酒、米糕等养生米制食品产业链,做强“一蒸糕”。积极盘活存量资源,集约建设片区公共设施,村庄风貌进一步提升。立足区域联动发展,建设以“民宿、芋香、休闲”为特色的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

沈家桥村

沈家桥村位于宝山区月浦镇,村域面积4.48平方公里,村庄以乡村森林为特色推动乡村振兴。打造以梅花为特色的月浦八景之一东林梅坞,形成独特的文化名片。

沈家桥村加强生态环境、生态人居建设。进行梅园宅区域、东林梅坞北侧林下道路周边景观改造。围绕优化农村人居环境,统筹推进田、水、路、林、园、宅建设。全面美化城乡融合型“生态宜居”基底。打造杨家宅及梅园宅示范宅,发动群众参与设计特色庭院,为农村环境增绿添色。

远离城市的喧嚣

寻一处洁净村落

种一畦青菜

喝一壶清茶

抑或在稻田边的咖啡馆发一下午呆

烟火气和大自然的气息交织在一起

这样的生活有谁不爱

在许多人眼中

那些梦里的“诗与远方”已逐渐变为现实

让我们一起走进

9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沉浸式享受“向往的生活”

进入观看界面时,观众可点击右上角话筒标识,提供同步语音介绍。

观众可点击“总序”“上海市美丽家园地图”“成果展示”“示范村展示”“结语”标题,进入观看。

观众可在“家园地图”栏目,查看上海各区乡村振兴示范村相关信息。

观众可在“成果展示”栏目,了解上海乡村振兴取得的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宝山区   海星   乡村   宝山   上海   村民   风光   生态   特色   美丽   产业   农业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