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傲的清朝,强大的英国-两次鸦片战争背景(下)

面对闭关锁国、自给自足的清政府,英国没有办法出口自己的商品到中国,反而需要大量的中国制品。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大量生产力似乎失去了作用,这对刚刚拿下印度的英国来说是不能够接受的,他们不愿意失去清政府富有的资产,那怎么办呢?

打得冒青烟

鸦片买卖的开始

在19世纪以前,英国与中国的交易存在着巨大的贸易逆差,大量的白银流入中国,这是英国政府所不能接受的。为此英国政府积极寻找对策,经过多年的试验,发现鸦片是种上等的商品,成本低,收益高。于是开始大量种植鸦片。

面对中国闭关锁国建起的经济高墙,英国用鸦片打开了一个缺口,但乾隆不以为然,只是简单下了个禁令,没有任何作用。嘉庆初年,缺口变大了,嘉庆开始重视问题,但也不是那么急迫。而到了道光年间,鸦片问题已经避无可避,经济高墙摇摇欲坠,于是开始大力禁烟,但口子开了可没那么好堵上了。

都开炮!


其实官员都知道禁烟的难度和害处,但在他们的奏章中,都说这是一个小问题,他们总是逢迎上峰的意旨,唱高调,这种不诚实的行为是我国士大夫阶级的大毛病之一。其实禁烟是个极复杂、极困难的问题,纵使没有外国的干涉,禁烟也极其困难,何况在道光年间英国人绝不愿意我们实行禁烟呢?那时鸦片不但是通商的大利,而且是东印度政府财政收入的大头。英国对于我们独自尊大、闭关自守的态度已不满意,要想和我们算一次账,倘若我们因鸦片问题给予英国任何借口,英国绝不惜以武力对付我们。

不过关于朝廷禁烟的原因可不是因为百姓吸食导致体弱,而是因为这样的贸易导致大量的白银流出,甚至还有人倡议朝廷自己种植鸦片,免得白银落入他人之手。

如何解决鸦片问题?

面对严重的鸦片问题,道光皇帝让众大臣提出建议,众说纷纭,不过讨论最多的就3种:

第一种就是前面说到的,官方种植鸦片,自产自销,自己卖就没人会去买西人的鸦片了。这与今天的美国有异曲同工之妙,果然历史是轮回的。不过少有人赞成,但议论却不少。

第二种由大臣“黄爵滋”提出,对吸食鸦片者给与一年的时间戒烟,一年后再吸烟者处以死刑!因为太过严厉也少有人赞同,但林则徐是赞同的。

第三种是由群臣商量得出的,和我们如今的禁毒策略差不多,贩烟者重刑,吸烟者轻刑。并从源头出发,禁止销售鸦片。

这打的赢?

最后由道光皇帝决断,禁烟贩烟都严加禁止,由于广州是鸦片烟的总进口处,要禁烟应从广州下手,于是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驰赴广州查办烟禁。虎门销烟开始了。

将要到来的那场的战争我们称为“鸦片战争”,英国人则称为“通商战争”,两方面都有理由。关于鸦片问题,我方力图禁绝,英方则希望维持原状:我攻彼守。关于通商问题,英方力图获得更大的机会和自由,我方则硬要维持原状:彼攻我守。就世界大势论,那次的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虎门销烟的开始,也意味着清政府和英国的关系正式决裂,容忍已久的英国会怎么做呢?愚蠢的清政府又会做什么蠢事把自己一步步推向深渊?而虎门销烟的林则徐真的是一个爱国的人吗?关注我,下期更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英国   鸦片战争   嘉庆   英国政府   虎门   英方   道光   鸦片   广州   清朝   高傲   中国   清政府   强大   背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