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画了幅“裸女图”,因太美被盗上千万次,有人强行给它穿上衣服

下面这幅画,大家也许在某个场景中见到过:

谢楚余《陶》

在生活中,只要细心观察,就能在格调高雅的西餐厅墙上、浴室里、酒店里,以及小摊贩售卖的复古镜背面看见这张图。

画中的女子半裸着身体,楚楚动人的抱着一只陶罐,她那美丽的面容、婀娜的身材被定格在广阔的天地间,性感又不失纯真。

这幅画是谢楚余于1997年创作的《陶》,据说它一经问世,就在伦敦拍卖会上标价80万英镑。

或许它十分贴近大众的审美,所以它成了被盗版次数最多的画,有不下1000万次的被盗记录,甚至还有人强行给画中的女子穿上了衣服。

画家谢楚余

作家谢楚余是出了名的“盗版与美女簇拥的作家”,经他出手的画作,基本都是清一色的美女。

有人是这样评价他的作品的:“男人见了会心动,女人见了会心醉”。

那么他为何执着于画美女图呢?《陶》又有着怎样的魅力,能够让无数人争相模仿?


把《陶》放大后,会发现很多“耐人寻味”的细节:

《陶》

看画风,它是那种欧洲古典画派的作品,画中的女子长相精致,有着姣好的东方面容。

她用浴巾包裹着下半身,上半身则袒胸露骨,毫不羞涩。

陶罐女的背后是一片大海,她此刻仿佛是渔家女,抱着陶罐可能是去打水,而她眼中的那种迷茫、清纯,也柔和的恰到好处。

这幅画被称为“东方维纳斯”,曾在伦敦以80万英镑成交,如果放到现在来说,其价值应该超过了亿万人民币。

一些喜欢画的朋友可能发现了,《陶》跟安格尔的《泉》在构图和绘画手法上有些相似。

只不过相比而言,《陶》多了几分东方女性的美感。

安格尔的《泉》

把东方女性的容颜和西方的绘画技法巧妙糅合,是谢楚余的绘画风格,最终呈现出来的画作既性感妩媚的令人害羞,又让大众喜闻乐见。

当然了,他用30多年画了很多像抱陶女一样的“裸女”,比如说《花间》和《暮》。因此谢楚余也被称为“中国安格尔”。

《花间》

《暮》

其实看到这些裸女图时,我最先想到的是之前的人体模特专访,大部分模特都很担心自己被画的太像,从而引来一定的麻烦。

《陶》中的抱陶女是一幅正面写实图,会不会有人专程去找画中的姑娘呢?

在谢楚余这里,不存在这样的问题,《陶》看起来只有一个人,但实际上这幅画的原型有三个人:

一个是青岛人、一个是汕头人、一个是混血儿。

谢楚余结合这三个人身上的特点,想象、提炼、夸张、概括、美化、再创作,才有了大家所看到的抱陶女。

所以她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可即便如此,也有人因为画中的美女“太美太真实”而跑过来询问的。

被人强行穿上衣服的抱陶女

还有人忍不住的想“改变”它,不知从何时起,抱陶女半裸的身姿被强行穿上了衣服,就像给维纳斯强行接上手臂一样尴尬。

她站在虚拟的背景前面,整个身体和背景之间偶有粗放的笔触,原本让男人怦然心动的画作,瞬间就心碎了。

虽然在那个并不开放的年代,出现这样的画作已经很难得了,但强行被穿上的衣服,究竟在“遮”谁的丑呢?

《海魅》

《素池》

《迷宫》

谢楚余说:“女子的典雅和神秘的气息,是最难琢磨的,而神秘也是最让人着迷、让人可望不可即的东西”。

他笔下的每一个女人,都充满了十足的东方韵味,妩媚性感的外表下,蕴藏着难得的典雅和高贵。

她们的神情没有任何矫揉造作的痕迹,就连一个简单的肢体语言,都充满了生命力。

所以抱陶女被强行穿上衣服后,那一丝“神秘”就很难琢磨了。

很多人都认为谢楚余只会画美女,其实他的画技非常高超,而他之所以爱画美女,不是因为市场喜欢、也不是因为大众喜欢。

而是他自己所追求的,正好是这些各有特色的美人。

《秉烛图》

《荫》

(《秋韵》)

谢楚余作品中的女性,也并非全部凭空想象,他每年都会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女模特参加写生创作,有时还会邀请国外美女。

但他需要的名额不多,一年大概有10个,很多慕名而来的女孩都在想尽办法成为他的“画中人”。

谢楚余对于模特的筛选很严格,他精挑细选出来的模特都在18—30岁左右,肤白貌美、气质迷人。

不过,相比起生活在大城市里的女孩,他更喜欢去粤西一带寻找当地的美女。

那里的女孩五官深邃,她们的那种美是出淤泥而不染的,是一种从骨子里冒出来的朴素的美感。

至今为止,已经有上百个女人成功走进了他的画里,并悄悄的闯进了他的生活里。

谢楚余可以说是“被美女围绕着”出名的,他完成了很多男人可望不可即的“梦想”。

《绿野》

《幽》

《戏剧女高音》

谢楚余1962年出生于广东汕头市,198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成了一名副教授。

他就住在广州美术学院附近一处幽静的老房子里,家里的装饰品全是他画的各种美女,性感、妩媚又清纯。

他至今还记得青少年时期在一本杂志上看见了好莱坞女王葛丽泰·嘉宝的剧照,当他看第一眼时就沦陷了:

“她艳若桃李、冷若冰霜,闪烁着梦一般的美”!

葛丽泰·嘉宝

《韵》

《在水一方》

所以他时常感叹,人的审美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他在选模特上以及创作作品上,都受到了葛丽泰·嘉宝的影响。

谢楚余实在太喜欢美女了,他不是爱她们与生俱来的美,而是深爱着一些女人身上的艺术气息,它无关年龄也无关其他。

而作为画女神的专业户,他是一个诗情画意的人,也是一个内心细腻且敏感的人。

谢楚余对笔下的美女有着独特的见解,他对美的追求永远是独一无二的。

他喜欢听歌,车里便备着很多老CD,或许是因为骨子里的细腻和多情,谢楚余画中的女性才“美的让人心动”。

有时在谢楚余的画中,又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忧愁和伤感在这些女人的脸上呈现。

谢楚余

谢楚余上高中的时候,曾拜当时汕头最著名的油画家曾松龄为师:“我每周都把作品拿给他看,把他说的话全部记下来并用心修改”。

“等下一次再把作品交给他时,我一定把以前犯的错误改掉,我决不允许自己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

虽然谢楚余的画没有冷军那样超写实,也没有杨飞云那样接地气,但是作品你只要看一眼就会过目不忘,神奇的很。

中国美协副主席林墉这样评价他:“他耿耿于怀完美,孜孜于完整,他把自己对美的憧憬都刻进了画里”。

《白霜》

《花船》

《花影》

外人不知道的是,对于很容易被忽视的背景,谢楚余花的功夫一点都不比主体人物少。

仔细看他的作品,你会发现他所画的大多为现代女性,背景为室外自然风景,女子们神态平静、空灵,她们像是存活于历史时空的“仙女”。

2003年,他创作了一幅名为《清流》的画,光是背景就让他痛苦思索了4年,直到2007年5月底才正式定稿。

我们来欣赏一下这幅画:

《清流》

女子的背后隐约透露着一种朦朦胧胧的“幻境感”,其实这是谢楚余在创作油画的过程中,加入了中国传统水墨泼洒法,让水和油在冲撞中形成朦胧的效果。

他创建的这一画法,也为美术界做出了一种新的奉献。

谢楚余看着以前画册上的《清流》,和定稿后在画布上完成的《清流》,简直像出自两人之手,一个有琐碎的枝叶,一个经大刀阔斧后惟妙惟肖。

他说:“我不允许自己的作品有自己能看到的缺陷与不足”。

《鹤》

《春风》

懂行的人都知道,定稿后的作品和从前发表在画册上的作品不同,很容易让人误会是同一个题材出了两版作品。

但谢楚余表示,艺术就应该是独一无二的。

在他的作品里,一个个美丽动人的形象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美女符号。

他所要表达的是留在历史空间的“美感”,一种能穿越古今的具有时代气息的生命体。

不知大家发现没有,画家都很喜欢画自己的爱人,而且画的非常有生命力。

杨飞云给自己的老婆画了半辈子的像,从少女时代到现在,有一副人体画甚至还拍出了3450万元的天价。

杨飞云作品《静物前的少女》3450万元

而外界一直传说《南国少女》这幅画,就是谢楚余以妻子为原型创作的。

他们从十几岁就一见钟情,算得上青梅竹马,谢楚余给妻子画像,最喜欢的一幅就是《南国少女》,这幅画被他们一直挂在客厅的墙上。

《南国少女》

画中的女孩看起来青春优雅,眼神中带着一丝忧郁,她看起来含蓄又典雅,充满着东方女性独特的气质。

有一次一名画商登门拜访,一眼就相中了这幅画,愿意出价150万购买,但谢楚余没有卖,这幅画对他来说弥足珍贵。

1989年,27岁的谢楚余首次举办了个人画展,1999年福建美术出版社将谢楚余主要作品编印为《相约花季》的挂历,月销售突破了65万本的记录。

中国著名文学刊物《作品》,从2001年至今,一直用谢楚余的作品当封面图。

2003年,谢楚余跟美国一家画廊签约,每年提供6幅画,成了世界各地爱画名士追逐的“收藏品”。

如今,他最大的遗憾就是《陶》。

《花解语》

《陶》这幅作品被香港的一位房地产商收藏了,他几次想回购,但因为种种原因都没能实现。

虽然他的画被别人盗了千万次,但跟原版的《陶》比起来,还是相差甚远。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追求极致,才能一鸣惊人”。

而谢楚余,就是在那个最佳时刻,追求极致的伟大画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衣服   陶罐   定稿   清流   画作   大众   模特   南国   背景   女子   少女   喜欢   女人   作品   美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