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策展人孙大可:在流动中创造多元的艺术景观

“我一直以来的观点是艺术要走向社会,走向大众。不是说艺术就是闭门造车,它是高贵的、形而上的、不需要被人理解的。我觉得有些人可能读不懂艺术,但策展人要让大家知道有好的艺术家存在。”90后青年策展人孙大可告诉南都记者。

孙大可有十分漂亮的求学履历。他2017年毕业于美国波士顿大学艺术史系,获学士学位,2019年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获硕士学位。回国后,他又进入中央美术学院,攻读当代艺术批评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在央美,他认识了一群优秀的同侪,乐于与大家共同投身火热的当代艺术现场,“以展览养学术,以学术滋养展览”,在实践与探索中相互砥砺。

松美术馆「轻/松计划」最新项目“流动的本能”由孙大可担任策展人,这个规模不大但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展览,展出Cranehehe、鞠腾、凌海鹏、卢琳、任正楠、袁乐等六位青年艺术家的作品。

孙大可在展览前言中谈到,“流动的本能”概括了当今艺术场域的一种状态:流动中所创造的多元性。“这一代青年艺术工作者处在中国进入‘全球化’的起始点,大量的多元信息涌入了日常生活中,这使得艺术家们能够更加确定自我立场,从而转向了对个体感受价值的发掘。”

如果“流动”意味着情感、观念、物象、信息的变动不居,“本能”则是一种深植于生命土壤的创作欲望。参展的几名艺术家敏锐地捕捉到了当代生活的“流动”本质,并用个性化的艺术的方式将其进行转化与表达。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例如,卢琳的作品探讨的是城市自然景观如何与自我达成沟通,这体现了“景观的流动”,艺术家将观者带入他的个人情感世界,从而使观众与他一同探索“我”与“景观”间的边界。袁乐用其独特的笔触描绘出了“速度的流动”,观众在进入展厅的一瞬间即进入了他所设置的“运动模式”。凌海鹏的作品体现了“艺术形式的流动”,他尝试用独特的视觉语言系统探索并解决“水墨的边界”这一问题。鞠腾通过巨幅作品中“符号的流动”展现了他内心的图景。任正楠的作品体现了“生活日常图景的流动”,他的系列作品尺幅小,画面用细小白点弱化了作品中的日常生活景象。Cranehehe的绘画作品体现了“自我内心的流动”,她通过使用色彩斑斓的绘画,向观众们表现了她内心茂盛的存在状态。

由于不再囿于某种单一的评价准绳,这些作品虽然彼此面貌各异,但又完满自洽,传递出一种清新而笃定的精神能量。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在孙大可看来,85后、90后的艺术家尚未形成成熟的体系,但正是这个阶段的创作最具有生命力,至为可贵。他认为,策展人是艺术家和社会大众之间的引介者,更是艺术家的同路人。“他抓住这个艺术家的作品里最本质的一面,去尊重艺术家,去相互协商,相互成就。”

据悉,「轻/松计划」意在延续「松美术馆」向公众而生的理念,旨在拓宽轻艺术收藏与公众艺术教育的交集,推动当代艺术生活年轻化、多样化。

展览持续至4月16日。

专访青年策展人孙大可

探索阶段的创作更具有生命力

南都:为什么以“流动的本能”为主题策划展览?

孙大可:这个题目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流动”,一个是“本能”。第一个关键词强调的是流动当中的多元性。因为在当代的社会背景下,无论是信息洪流还是我们的生活本身,都处于一种快速流动当中。这种状态可能打破了“中心化”的标准。所谓的“中心化”是一种固定的、单一的评价模式,而“流动”更强调的是多元的、去中心化的效果。在“流动”的背景下,青年艺术家更加强调对自身情感的突出,对生活敏感度的抓取,以及对形式材料的探究。他们更加关注的是自我与世界的关联。

“本能”是一种创作的欲望。在流动的状态下艺术家去拥抱一种本能,这种本能就是创作的原始冲动。比如85后或者90后,他们刚刚在艺术界崭露头角,这段时间他们的创作欲望可能最强烈。这是一种本能。我跟青年艺术家们聊到这个事情,也是希望他们一直去保持这种本能,在这种不确定性、流动性、评价标准多元性的语境下,不被某些价值体系所困束住,而是尊重自己的选择,尊重自我的创作冲动和创作欲望,从而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青年策展人孙大可

南都:这次展览中有没有特别能够打动你的作品?

孙大可:凌海鹏作品呈现的图纸的状态,卢琳油画的颜色和形式,鞠腾作品里的符号性,能激发出人潜意识里某种对成长环境的回忆,袁乐喜欢汽车,他把速度的流动提取成观念表达在作品当中,任正楠的作品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碎片场景的敏感表述,而Cranehehe画作中的女孩就是她自己。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点,但在这种特点之下,是否能去传达出他们自己本身想要去传达的感觉,这就是最重要的。策展人能抓住艺术家的作品里最本质的一面,去尊重艺术家,并相互协商,相互成就。

南都:这个展览里的艺术家大部分是85后或者90后,你自己也是个90后策展人。你认为85后、90后的这一代艺术家他们的创作相对于前辈艺术家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孙大可:90后包括85后的艺术家正在逐渐地形成体系。可能还没有完全地形成一个成熟的体系,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的创作是最难得的。因为他们是在探索。即使迷茫,却仍在探索,这个阶段的创作反而是最具有生命力的。我作为一个策展人,会根据艺术家不同时期的创作状态进行不同的分析,而且我认为不同的艺术群落有不同的评价标准。

但是我觉得85后、90后的艺术家确实也有一些特点。最重要的是他们对于媒介形式的熟练运用。前辈艺术家也强调媒介性,比如说国油版雕分得很清楚。但是90后在信息碎片的洪流当中,更加有表达的欲望,导致他们媒介的运用更加丰富多彩。这也验证了美国著名理论家克劳斯的“后媒介”理论。虽然这个理论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但在中国,85后、90后的艺术家的确在非常娴熟地去运用媒介,导致了当代艺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另外,艺术家更加注重自我情感的表达。这种状态下,艺术家会变得更加敏锐。而不同的青年艺术家相互连接成一张网,这张网可能就形成了当下青年艺术家眼中的世界。

南都:你在美国待了很长时间,你认为中国的当代艺术是否已经可以与国际接轨,处于国际前沿?

孙大可:我一直觉得中国当代艺术的发生是与社会同步的。当代艺术的核心是观念,而社会生活是观念发生的土壤。在西方,艺术家们通过当代艺术探讨的是西方的社会现实,但是咱们中国的青年当代艺术家探讨的是中国这个场域所发生的事情。从形式层面来说,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比如说新媒体艺术、科技艺术,无论中外都有艺术家在创作。

我一直认为,不要把“创新”这个词用在艺术上。因为创新是点对点地去形成一个目标,比如我们说科技创新,是因为科技技术能够带领我们进入到了下一个能改变人类命运的节点。但是艺术永远是润物细无声的,你不能说它进行了一个创新。好的作品永远是能影响人的,不管是老的作品还是新的作品。

南都:作为一个青年策展人,在工作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孙大可:我一直以来的观点就是艺术要走向社会,走向大众。不是说艺术是闭门造车,它是高贵的、形而上的、不需要被人理解的。我觉得有些人可能读不懂艺术,但策展人要让大家知道有好的艺术家存在。

另外,我毕竟是做当代艺术理论研究的,作为研究者来说,你必须要跟当下所发生的事情进行结合。而且,作为一个当代的批评家或者策展人,你必须跟艺术家沟通。策展人与艺术家的职责不同,作为策展人我更希望把艺术家最优秀的作品展现给大家。

策展人必须跟艺术家进行平等的沟通。大家一起交流,相互促进,一起做有意义的事情。我们作为年轻的群体,一起发声。这就是我做策展的初衷。以展览养学术,以学术再去滋养我的展览。

南都记者 黄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青年   多元性   艺术   媒介   中国   艺术家   本能   景观   展厅   当代艺术   形式   欲望   状态   现场   社会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