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商培育出越来越多“球二代”,足球版图崛起温州力量

凭借2022赛季中超联赛季军和足协杯亚军以及陕西全运会U22男足冠军的出色成绩单,浙江足球跃然成为中国足球版图里最富有活力的新生力量。

然而要问浙江哪座城市培养的职业足球人才最多?答案不是杭州,也不是宁波,而是温州。

为浙江职业足球俱乐部征战中超的姚均晟,以及本赛季新加盟的季胜攀都是温州人,目前效力于北京国安的张玉宁更是温州历史上首位“国脚”。

纵观这几人的成长路径,都是自幼跟随经商的父母前往外地,在当地接受足球启蒙培训,学成后曾经或正在为浙江效力。潮新闻记者从温州市足协了解到,像这样在全国各地接受职业足球培训的温州孩子目前大约有四十多名,蔚为可观。

与杭州频出青少年游泳、网球新星不同,温州人对下一代的体育人才培养似乎在走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看上去又与他们独特的地域经济甚至乡俗密不可分。

这还真有点像往四面八方延伸的地瓜藤蔓,汲取了外来的养分,最终能让浙江足球的块茎更粗壮硕大。

让我们来听听关于温州足球的“地瓜经济”门道。

如果不是来大连经商

儿子也不会去踢足球

在中泰足球基地,浙江队球员姚均晟和季胜攀正在跟随球队备战即将到来的中超新赛季。

在和本报记者交流时,姚均晟时不时会蹦出几句带着“海蛎子味”的普通话,完全不像是一个浙江人。“以前有很多人以为我是大连人,还有人说我是山东人。”实际上,姚均晟是地地道道的温州洞头人,1995年出生在一个叫做大门的海岛上。

姚均晟一岁多时,跟随父母去了大连生活。父亲姚海荣是典型的温州商人,脑子活、胆子大、能吃苦,但对足球并不太关注。姚海荣说,如果不是在大连,他们这样一个典型的温州家庭,肯定不会与足球发生关系。

不过正是受到大连浓厚足球氛围的影响,姚均晟从小就喜欢上了足球。“从大宝(姚均晟小名)会玩开始,就喜欢球,无论到哪玩,他总是要带个圆的东西。”姚海荣说,儿子大一点的时候,天天盯着电视上的《足球小将》看。这是一部曾经风靡一时的日本动漫,深深影响过80、90后中的许多人。

小学二年级时,姚均晟跟随大连当地一位老教练学踢球。三年后,姚均晟去了鲁能足校,一待就是8年。其间经历葡萄牙留洋、返回鲁能、租借等曲折。2020年赛季中期,姚均晟加盟浙江队,“我一直很关注浙江队,家里人也很高兴我能代表家乡出战。”

队里的小老乡季胜攀比姚均晟小4岁,足球之路如出一辙。在长沙接受足球启蒙,又去鲁能青训练级,后被租借至北体大和淄博蹴鞠磨炼,最终加盟浙江队。

“我父亲一直在长沙做生意,我也是在那边出生的。”季胜攀说,他选择踢球最初是受到父亲的影响,“因为我父亲很喜欢运动,就送我去学踢球了。”

今年冬季转会期,季胜攀选择加盟浙江队,“选择浙江队,很大原因就是我是浙江人,回到家乡还是感觉不一样。”

签约当天,季胜攀的爸爸也一同来到俱乐部,季爸爸坦言:“儿子加盟浙江队非常骄傲,希望他能为家乡球队贡献自己的力量。”

路总要自己走出来

看准了就有孤注一掷的勇气

以姚均晟父辈、祖辈为代表的温州商人,走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打拼。而姚均晟和季胜攀的足球之路,也是如此。

姚均晟最早在大连学球时,因为每年冬天冷踢不了球,教练都会带着他们去上海淞江“冬训”,甚至连春节都在那边过,而父母一般不跟着,“我从七岁起,就很少会在家里过春节了。”姚均晟还记得,那是他第一次独自出远门,从大连到上海需要坐轮船,当时的他连船票都拿不住,上扶梯的时候,来一阵风,手中的船票就被刮跑了。

2006年,11岁的姚均晟进入鲁能足校,当时学校会给家长提供宿舍,方便陪读,部分球员家长比如韦世豪的爸妈,经常轮着班来潍坊,但姚均晟的爸妈却很少来。

“小时候都想家,而且我小时候还属于爱哭的那种孩子。”姚均晟说,刚去足校那一两年,确实很煎熬。对于足球的热爱,让他坚持了下来。姚均晟逐渐明白,谁也帮不了他,他需要自己过这一关。“我爷爷、父亲他们当年,也都是独自出来闯荡,遇到困难都是自己扛过来的。”

随着球技的提升,姚均晟也从一个爱哭的孩子,变得坚强、独立起来。儿子的变化,姚海荣一直看在眼里。

此后,不论是去葡萄牙留洋,还是去梅州、天津踢球,亦或是加盟浙江队,基本都是姚均晟自己做主,而姚海荣则在背后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

只要认准的事,温州人都有孤注一掷的勇气,这方面张玉宁的爸爸张全成更具代表性——6岁时将儿子送进上海陆家嘴的一所私立小学学习踢球,11岁时举家搬到杭州,进入绿城足校,18岁时转会加盟荷甲维特斯队,登陆欧洲赛场,最终完成了国少、国青、国家队的三级跳……

为了支持儿子踢球,张全成甚至把上海陆家嘴的别墅卖了,在绿城中泰基地后门两三百米的地方买了房子。作为一名温州商人,在张全成看来,儿子踢球就是一笔长达将近20年的“投资”。不可否认,他的这笔“投资”虽然风险很大,但无疑证明了他的眼光。如今,大儿子张玉宁成为了中国足坛的顶级球员,也是国足的主力前锋,而司职门将的小儿子张玉全也慢慢在足坛崭露头角。

旅居意大利当足球老板

还想把外教引进温州

记者从温州市足协了解到,像张玉宁、姚均晟那样走出去,开枝散叶,汲取异地养分,并走上职业足球道路的温州小子有四十多人。这个数字在浙江,已经很不容易。

“除了走出去,还有温州籍华人在海外创办足球俱乐部,再将先进的足球青训经验和理念带回温州,推动温州足球的发展。”温州市足协相关人士老金(化名)说道。

老金说的是旅居意大利的温州籍商人卢荣毅。1985年,25岁的卢荣毅离开家乡,前往意大利米兰开始他的创业之路。1997年,当卢荣毅来到米兰地区第二大城市塞斯托圣乔凡尼市,他发现这座八万六千人的城市有2万多人从事与足球有关的行业,他也受此启发创办了一家以足球为主题的酒吧“LU酒吧”。

“足球帮助我迅速融入了当地主流社会。”卢荣毅以自己的酒吧作为足球交流的平台,得到了当地人的关注和尊重。2012年,卢荣毅又和朋友创建了新的足球俱乐部并担任首任主席,成为当时意大利足球俱乐部首位华人主席。

每次回温州,卢荣毅都会去当地足球俱乐部和同行们互相交流足球事业的发展,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足球理念和俱乐部运作模式。在他的推动下,温州青少年足球队将代表中国唯一一支球队参加今年4月份举办的意大利第十一届(U11)国际青少年足球锦标赛。此外,卢荣毅还计划将意大利的教练“引进来”,帮助青少年提高足球技巧,推动温州足球事业,特别是青少年足球的发展。

据2022年的数据统计,有超过72万的温州人走出浙江省,在全国各地甚至全球投资创业。基因中自带勤劳聪明的温州人,往往对行业风向判断有独特的嗅觉,行事风格坚韧不拔又不循规蹈矩,正是因为有着温商这样空间分布最广的地域性投资者,才有了这些走了不同寻常路的足球娃。

跟无处不在的生意经比起来,尽管温州“投资”青少年足球培养的绝对人数尚不算多,尽管职业足球的成材率很低,但哪怕多培养出几个张玉宁、姚均晟、季胜攀这样的球员,对如今的中国足球来说都是暗夜中的幽微之光,总是多了分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温州   温州市   足球   球员   意大利   大连   版图   浙江   上海   足球俱乐部   儿子   力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