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正在成为鞋圈新潮流,你能接受吗?

为如今潮流文化最为重要的载体,当下球鞋市场变得异常饱和,从户外机能风格到Clean Fit引导的复古审美的回潮,不停变换的球鞋风格总是让人应接不暇。这不,最近又有一股“球鞋怪美风潮”不断地在挑逗着人们的眼球。

毫无征兆的,一双看起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大红靴”就这样点燃了网络,相信再不怎么关注潮流文化和不怎么玩鞋的人,这段时间都被它的热度辐射到了,脱离常规鞋履的构造,看起来更像是3D打印完成的,采用硅胶材质制作,轮廓线条圆润简洁。

然而就是这样一双看起来仿佛只是摆设的“作品”,却在市场上掀起了一场狂欢,从发售价的2千多人民币,一路飙升到了现在的2万元左右,差不多是原价的10倍,由它引起的话题也正在发酵成一股趋势。


01.
一切都要从
背后的MSCHF说起


理清“大红靴”爆火的逻辑首先要从它背后的团体MSCHF说起,甚至也可以说“大红靴”其实并不重要,作为一切的始作俑者,MSCHF其实在时刻地酝酿着下一场狂欢。

MSCHF是来自纽约的创意设计单位,可能有人在“大红靴”之前就已经听说过它的大名了,去年4月份那双Vans滑板鞋Old Skool为原型改造的“Wavy Baby”波浪鞋也正是出自它之手,由于并不是官方合作,双方闹到对簿公堂,Vans方面要求MSCHF禁止宣传和销毁“Wavy Baby”鞋款。

对此,MSCHF却表示自己做得比Vans更出色,Wavy Baby的革命性已经超越了Vans的设计。

说到这,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MSCHF“不要Face”,事实上它就是一个靠“蹭”出名的团体,而有的人也觉得它是以一种后现代主义的手法去解构、去创造、去嘲讽一切事物,足够酷,总之围绕MSCHF的争议从来都不会少。

MSCHF实际成立的时间并不长,于2018年正式运营,由纽约当地的年轻艺术家组成,最初只有12名成员,随着名气扩大,发展到了如今有着30多人的团队,虽然团体规模还相对较小,但他们做过的事情可不小。

在成立后的第一年,MSCHF随即就推出了一双爆款「耶稣」主题的Nike Air Max 97,在中底气垫里加入来自约旦河的“圣水”,为MSCHF吸引来了极高的人气,而这双Nike Air Max 97在二级市场的价格也高达4000美元。在2021年,MSCHF再次如法炮制「撒旦」主题的Nike Air Max 97,用红墨水与人血混合填充气垫,但这一做法立即为它招来了宗教文化争议。

Nike Air Max 97「耶稣」

Nike Air Max 97「撒旦」

值得注意的是,跟后来挑衅Vans的做法如出一辙,这两次发售的Air Max 97都并不是与Nike官方合作的款式,简单来说就是MSCHF在自娱自乐,也引起了Nike方面的投诉。此外,它做过的出格事还包括将爱马仕价值几万的Birkin包包改成拖鞋。

但不管怎么样,经过这几轮操作下来,MSCHF算是彻底出圈了,随后“大红靴”的问世更是将它的知名度推至高潮。

跟国内所说的“阿童木同款”并不一致,根据MSCHF自己的说法,这双名为“Big Red Boot”靴子的灵感是来自另一部动画片《爱探险的朵拉》中叫“Boots”的猴子,它的脚下穿的也是一双红色靴子。这其实也从说明了,很多人在还没弄清楚趋势的真正含义之前,就已经踏入其中,宛如被人牵着走的宠物。

《爱探险的朵拉》

想要弄清楚大红靴爆火的逻辑并不难,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就在于还没发售之前,MSCHF通过各路邀请网红、明星在网络上上身造势,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外形设计,也让它满足了更多人的猎奇心理。

其次,是后现代主义下的meme“恶搞文化”,也为本身就以“恶搞”为创作手法的MSCHF,在客观上创造了传播条件。而随着元宇宙、NFT等让现实与虚拟界限越来越模糊产物的诞生,也使大红靴这样卡通化的现实设计有了被接受的前提。

然而,MSCHF设计的背后往往带有的是对现实的批判和反思,爱蹭、炒作与恶搞往往是它挑战、揭露一切的手段。在接受采访中,MSCHF的负责人就表示:“运动鞋是一种丰富的文化形式,正处于一个时尚、收藏、炒作和投资的结合点上,但感觉运动鞋已经发展到了某种瓶颈,全部都是联名。”

只是每每可悲的是MSCHF的恶搞往往又会成为潮流本身,在大量的跟风传播中形成新的趋势,逐渐偏离了原本其反叛的目的。

MSCHF创始人Gabriel Whaley


02.
“奇怪设计”
为何能成为鞋圈新潮流?


但不管目的如何,由MSCHF引领的“怪鞋”风潮也正在席卷整个球鞋市场,或者也可以说,在当下异常饱和的球鞋市场中,只有设计越“怪”的球鞋才越有可能成为热门话题,引起大家的关注。

无独有偶,就在近日著名鞋履品牌Red Wing以游戏《超级马里奥》为原型,打造了一双“同款马里奥靴子”,采用圆润鞋型的设计,从外观上还原了游戏里的形象,虽然并未作为真正发售的款式,但将卡通化的形象带到现实中,无论是设计还是创意,都证明了品牌试图从这一风潮中分得一杯羹。

在更早之前还有Tom Sachs与Nike联名打造的 “Mars Yard Overshoe”同样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讨论,通过以超前的太空概念,巧妙地融合了多种元素,加入了醒目的外罩设计,一定程度上也颠覆了我们对常规鞋履的认识。

Tom Sachs x Nike“Mars Yard Overshoe”

诸如此类的奇异球鞋设计我们还能找到很多,所谓“怪”其实是相对我们常规审美来说的,它们从外形到穿着上打破了大众传统主流的鞋履认识,或怪诞、或天马行空,演绎着超现实主义的氛围。

当然,所谓怪球鞋并不一定都意味着炒作,随着新兴制鞋材料的发展,和3D打印技术的日渐成熟,也给传统的鞋履带来了非常态审美的突破。如前阵子Balenciaga于2023年春夏推出的Steroid系列鞋款,就凭借着夸张的体积轮廓外形、光滑的质感和圆润的鞋头,也被人亲切地称为“米奇鞋”,而这都是仅用单层EVA材质制作而成的。材料科技的进步也为鞋履的奇特造型设计创造了条件。

Balenciaga Steroid系列

还有在2023年巴黎秋冬时装周上,时装品牌Botter与Reebok的合作就将3D打印玩出了新高度,双方以希腊女神维纳斯梳头时使用的骨螺为灵感打造了概念鞋款Venus Comb Murex Shell,一体化成形的轮廓,鞋底采用片状的设计结构,搭配渐变的色彩,从外形上带给人们三维先锋性的体验。

除了TPU材质以外,还采用了增强耐用性的特殊处理技术,而更值得一说的是,整双鞋的制作周期只有15天,远比普通运动鞋的制作周期短得多,这也是新技术带来的革命性变革,不仅是体现在奇异的设计上。

Botter x Reebok“Venus Comb Murex Shell”

从某种角度来说,越来越多奇怪球鞋的出现本质上是得益于材料科技以及球鞋制作水平的提升,从而打破了传统设计、生产和制作模式,赋予了球鞋更多天马行空的变化,也大大缩短了变化周期。不过,科技的发展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进步带来的便利性,也大大促使了炒作,无意义设计的流行。

如何促使球鞋文化良性发展,而不是带来一个又一个泡沫,才是我们更加值得关心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马里奥   撒旦   耶稣   靴子   球鞋   圆润   大红   风潮   外形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