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掌国货品牌近20年,他为何闪电离职?

王明辉的卸任标志着

云南白药一个时代的结束。


作者:隋坤


最近,云南白药发布公告称,王明辉将辞去董事长等职务,并简单地归结于“个人原因”。这距离其连任第十届董事长不到4个月。


2004年以来,王明辉担任董事长近20年,让一度处在垂死边缘的云南白药再次焕发青春,带领云南白药打造了创可贴和牙膏等爆款产品。


如今,他的卸任也标志着云南白药一个时代的结束。


他的辞职公告发布次日,云南白药股价大跌5.28%,单日市值蒸发39亿元,总市值跌破千亿。


近期,云南白药的经营情况备受市场关注,有媒体评价其“正在经历中年危机”。


带云南白药起死回生


1999年,37岁的王明辉已是昆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副总裁。这是当年云南医药行业排名第一的企业。


同一年,王明辉调任云南白药。彼时,云南白药正经历着一场危机。


它们本依靠白药散剂一张王牌打天下,但随着国内医疗条件的改善,创伤药的市场出现萎缩,云南白药的竞品也如雨后春笋般涌起,白药散剂的销量开始大幅缩水。


“在鼎盛时期,云南白药的白药散剂一度卖到几千万瓶,而1999年销量却只有数百万瓶。”王明辉曾回忆。


凭借着对医药行业的了解和做销售出身的经验,王明辉开始了对云南白药的改革。


他在全国公开招聘了一批营销人才,开启了一场名为“内部创业机制”的管理办法,对外将营销和售后服务工作直接下沉到药店等销售终端,对内制定了更为明晰的赏罚标准。


很快,云南白药内部的“死水”开始泛起水花。


·王明辉。


不过,这还不是王明辉的杀手锏。


王明辉对产品经营颇具天赋。正是凭借此天赋,他不仅带领云南白药走出阴霾,更一手将之推上了巅峰。


2000年前后,王明辉发现人们处理伤口逐渐抛弃了传统“药粉+纱布+胶布”的方式,转为使用更便捷的“创可贴”。这也是云南白药散剂销售下滑的原因之一。


王明辉根据市场特点,迅速推出了创可贴产品。为了与竞品形成差异化,他在创可贴里加入了云南白药,主打“不仅消毒,还能促进伤口愈合”的概念。


云南白药创可贴一经推出,迅速抢占市场,当年即实现了3000万元销售额的战绩。


这让王明辉在业内名声大振,但这对他来说只是牛刀小试。


2001年,王明辉偶然间得知,有消费者将云南白药粉剂洒在牙膏上使用。他嗅到了商机,在牙膏里加入“白药”,推出了云南白药牙膏。



当时牙膏市场已是一片红海,高露洁、佳洁士等品牌牢牢把握着市场占有率。但王明辉带领云南白药凭借“消炎牙膏”的概念,在这个市场迅速突围。


至此,云南白药在多元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云南白药的牙膏产品以24.8%市场份额,坐稳行业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


凭借王明辉的改革与创新,云南白药的销售收入从1999年的2.32亿元飙升至2015年的207亿元,增长超过88倍。


兵败股市


凭借爆款产品所形成的“护城河”,云南白药一路高歌猛进,直到2016年初,拐点出现。


那一年,云南白药开启混合所有制改革,降低了国有资本的持股比例,引进了更多的民间资本,旨在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活力。


早在2007年,王明辉在长江商学院结识了新华都集团掌门人陈发树。陈发树外号“中国巴菲特”,在投资界长袖善舞。


·陈发树。


彼时,陈发树对云南白药兴趣浓厚,并于2009年与持有云南白药若干股份的云南红塔集团签订了《股份转让协议》,欲以22亿元现金从后者手中收购12.32%股份。


然而,该收购案未获红塔母公司中烟同意,最后不了了之。


但随着云南白药开启混改,新华都把握住了机会。


2017年,陈发树向云南白药增资,获得了20.76%的股份。两年后,新华都将这个数字提高到了25.14%,与云南省国资委并列成为云南白药第一大股东。


云南白药由此前国资控股的局面,转变为公司无实际控制人且无控股股东的格局。


2017年4月22日,王明辉被免去云南白药控股总裁职务,虽还是云南白药的领头人,但不再保留省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身份和相关待遇。


与此同时,云南白药在资本市场的动作愈发频繁。


公司组建了投资执行团队,持仓腾讯控股、小米集团、贵州茅台、恒瑞医药等的热门股。2021年5月,它们更是斥资百亿元定增上海医药,成为持股18%的第二大股东。


但资本市场并未成为云南白药的增长引擎。2021年,其炒股收益开始萎缩,并出现亏损,还曾因此冲上微博热搜。


财报显示,当年云南白药证券投资损失16.14亿元。云南白药称,因持有的小米集团、恒瑞医药、腾讯控股股票市值在报告期内大跌。


祸不单行的是,其“中药一哥”的地位也于2020年丢失。


那一年,片仔癀以375亿元的品牌价值首次超越云南白药的295亿元,成为最具价值的中药品牌。


2021年,云南白药净利润28.04亿元,同比下滑49.17%。2022年前三季度,云南白药的营收和净利润双双负增长。


云南白药何去何从


在“王明辉时代”,多元化发展一直是云南白药的标签之一,这一策略有望得到延续。


2022年,云南白药增资5亿元入股某医美公司,宣布进军该领域。次日,云南白药早盘涨近6%,反映出资本市场对这步棋的看好。


前不久,云南白药发布的调研纪要中,提及医美业务稳步推进,多个综合门诊已进入试运营阶段。


除了医美行业,云南白药还推出了运动健康食品、防脱发洗护等多类产品,甚至还瞄准了放射性药物赛道。


2022年9月,云南白药发布公告,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签订《技术转让与合作开发协议》,后者将其合作研发的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靶向核药相关专利转让给云南白药。


只是,目前来看,多元化业务掀起的水花并不大,云南白药仍未走出颓势。


“虽然进军了许多副业,但云南白药的主业一直存在隐患。”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对《环球人物》记者分析道:“云南白药的产品红利期已经过去,其自身在生物制药研发方面投入不高,2022年研发投入3亿多元。”


“作为医药公司,这个数字显然太少。全球2000亿美元以上市值的医药公司,每年投入研发的资金高达百亿美元,所以说云南白药遇到困境是一种必然。”


除此之外,王明辉接班人的水平也决定了其未来路在何方。


目前,暂时接替王明辉位置的,是华为出身的董明。他曾将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前沿数字化科技引入到云南白药的研发与经营环节。


董明上任后不久,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原中国区CFO马加2021年6月加入云南白药,并担任首席财务官一职。马加的加入被云南白药视为夯实“数字化”和“打造第二曲线”转型的重要举措。



有人来就有人走。3月15日,云南白药首席销售官、高级副总裁王锦离开云南白药。她曾是王明辉在昆明制药厂的部下。


作为王明辉的左膀右臂,王锦曾是掌管昆明制药厂南方市场的销售总经理,更是多年的销售冠军。她的离开让外界很意外。


据中国基金报报道,一位长期跟踪云南白药的私募人士表示,云南白药在2019年完成混改后,内部股东利益实际上并不一致,而由王明辉开启的人事调整也大概率还没有结束。


换帅、拓宽护城河、多元化发展……为改变现状,云南白药已经频繁出招,但结果仍不尽人意。


对此,盘和林评价道:“中医药行业要利用好国家创造的发展窗口期,利用中医药销售的现金流加大研发投入。未来一定是属于现代科学的。”


在“后王明辉时代”,本该抓住中医药产业红利的业界龙头却不断滑向深渊。云南白药要走出发展迷雾,正面临严峻的考验。



总监制: 吕 鸿

监 制: 张建魁

主 编: 许陈静

编 审: 苏 睿


(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加微信“HQRW2H”了解细则。欢迎大家提供新闻线索,可发至邮箱tougao@hqrw.com.cn。)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云南白药   散剂   华为   白药   昆明   国货   资本市场   市值   牙膏   闪电   品牌   市场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