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创原总窗口这家企业用科技创新守护“绿水青山”

古人云:“圣人治世,其枢在水”。几千年来,人们与水“和谐共处”的探索从未停歇,水利事业是民生之基。如今,当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逐渐兴起,这一古老的民生行业也与科技悄然发生了新的交融。

在西咸新区沣东新城信息产业园秦创原(沣东)创智云谷,有这样一家上市企业——参与南水北调、引汉济渭等国家重点工程,为“老行业”注入了新技术,在水利行业信息化领域牢牢占据国内前列。它就是山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脉科技”),在秦创原总窗口这片创新创业的“沃土”,以水为“笔”绘就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锚定水利信息化“狂飙”

2001年,山脉科技进入水利信息化行业。2003年,开发建设陕南雨量速报系统,提前2个小时预报秦岭山洪,有效避免人员伤亡。这让信息技术与水利行业结合而造福社会的公益价值深得人心。

多年来,山脉科技还参与了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南水北调等国家重点工程,并深度参与国家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系统、大江大河水文监控系统等重点项目,经济效益实现突破式增长。其间,山脉科技围绕水利信息化、水工信息化、水务信息化的需求,将新一代信息化技术与水科学水工程相关技术交叉融合,从行业信息、资源、数据、管理着手,为行业提供各类信息化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软硬件开发、建设实施、运行维护等全方位的综合服务,快速成长为行业的“佼佼者”。

创新引领企业发展

“从解决问题的技术专家变成行业顾问式专家”——山脉科技负责人李波道出了企业发展的秘诀。正是凭借这股“有问必答”的劲头,山脉科技不断创新突破,接连取得傲人成绩。

据介绍,山脉科技已自主研发20余款软件产品,在防汛抗旱、中小水库、水资源管理与调配、灌区工程、农水生产、地下水监测、城乡供排水、水文测报、河湖管理、水利工程管理、水土保持等关键水利业务场景,依托自主研发的SUMMIT-GIS-Hydro 数字孪生可视化平台、共享组件平台、模型集成平台、数据汇流处理平台、统一物联网平台,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智慧防洪、智慧水资源管理、智慧水务、河湖管理等一系列软件产品,获得多项行业优秀软件产品称号。

截至目前,企业累计研发40余种行业相关硬件设备,形成以遥测终端、智慧水库、应急预警、农业节水、及传感器为核心的五大系列硬件产品。

“唯有深度的学科交叉融合,才能产生核心差异化竞争力。”李波介绍,山脉科技始终注重创新,为行业发展持续助力。“我希望我们的员工个个成为小专家,拉起手来成为大专家。”眼下,山脉科技研发团队中,除了有计算机、控制、通信、机械等领域的工程师,还有水工、水文、水资源甚至市政工程领域的“小专家”,创新实力强大。

施展拳脚新“舞台”

2022年,山脉科技科创中心落户沣东创智云谷。科创中心一楼为山脉科技与西安理工大学联合建立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二楼是硬件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完备的实验装置、专业化的测试和生产场地,让企业的技术人员们有了大展拳脚的新“舞台”。

“创智云谷地处沣东新城核心区,距离机场、西安北站仅约25分钟车程,地铁、高速各种路网四通八达,交通便利是吸引企业的重要因素。”李波表示,更重要的是,创智云谷还有企业研发创新所需的优质硬件配套,“我们有信心将沣东科创中心打造成客户服务中心、市场宣传中心、科研创新中心、人才队伍建设中心。”

“下一步,我们将借助秦创原的资源优势,持续强化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以及解决方案方式、商业模式方式的创新,进一步完善企业员工个人职业发展、专业发展、团队建设及梯队建设,通过校企联合人才培养,为员工创造新的发展空间,在西安全力打造国内一流的水利信息化科技产品研发基地,持续践行‘地球环境的守护者、 高效政府的助力者、美丽中国的赋能者’的企业使命。”李波说道。

文/图: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于忠虎 吕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山脉   绿水青山   水工   企业   水文   水资源   水利   窗口   专家   行业   科技   中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