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北金刚桥,专家考证参加淞沪会战的第十九路军部分战俘殉难地

原创:侯昕。

在黑龙江的鹤北梧桐河上有一座残破的金刚桥,又称烈士桥,参加淞沪会战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部分战俘被日军押送至此做劳工,后又被杀害于金刚桥附近。

残败的金刚桥(英雄桥)

2018年文史专家侯昕老师专程至此考证了战俘殉难之地。下面将其考证的原文附上,以飨读者:

离开赵尚志将军殉国地,一行人经过了邵家店古城遗址(金代东京城,当地人俗称高丽城)来到了金刚桥遗址。

早就听史义军老师说过,金刚桥,又称烈士桥,在她不远的附近的树林中徘徊着一群不屈的抗日军魂,那些丧失自由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战俘(特殊劳工)在这里被日寇虐杀,埋骨关东。

已经开化的梧桐河静静地流淌着,文静而贤淑。据史义军讲,当年的河水比现在大得多,而且还是波涛汹涌。这样就让我想起了牡丹江的乌斯浑河,一条当年阻断英雄的路,成为“乌斯浑河畔牡丹江岸将来应有烈女标芳”之地。

几个桥墩残柱屹立在水中,尚未完全融化的冰雪似乎依旧将它们紧紧冻在白纱般冰雪水面上。渐渐腐烂的红松桥墩好像一座座十九路军战俘的墓碑,肃穆庄严。而未融化的雪好似大地母亲送给屈死的中华儿女白纱一样缠绕在墓碑前,河水又酷似祭奠昔日抗日英雄的关东老酒,涓涓不息。

远处丛林就是忠魂埋骨之处

关于金刚桥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淞沪抗战中战俘被残杀纪这一段历史,史义军曾翻阅了黑龙江省鹤北林业局《鹤北林业局志》,在其第555页《日军残杀“政治犯”》一节中有这样的记述:

1940年春,日军修筑兴山(今鹤岗市)至佛山(今嘉荫县)的警备公路。公路从今哈萝公路(哈尔滨至萝北)段的船房子(今尚志村铁路西的梧桐河边)为衔接点,经永福屯(今鹤北林业局向阳林场)、王家店村(今鹤北林业局双丰林场)、邵家店、大滚子店越嘉荫河后直接乌拉嘎北沟。

公路以嘉荫河大桥为界,分南北两段。北段的修路者全是金矿工人;南段是兴山的煤矿工人和“矫正院”的一千多名“政治犯”,其中大多是穿黄军装的国民党十九路军在淞沪抗战中被日军俘虏的官兵。

日军将劳工分成三个大队,由日军警备队的骑兵押解,公路两旁架着机枪,不准其他劳工同十九路军俘虏接近。

日军常在傍晚收工时或夜间杀害那些干不动活或有反抗意思的十九路军官兵,他们把十九路军官兵押到密林中事先挖好的一排大坑边进行枪杀。下雪时,战俘们还穿着一身破烂的单薄的黄军衣干活,每顿饭只能吃到两小碗高粱米粥,没有菜,冻坏、饿倒的就杀。

警备公路修好的时候,一千多战俘,只剩下200多人。因战俘们集体进行反抗,也都被枪杀在王家店附近的金刚桥旁。光复后,金刚桥改名为烈士桥,以示纪念。

不远处的纪念碑的碑后铭文也明确地写着:

金刚桥,又名烈士桥。一九四零年,日寇自兴山(今鹤岗市)至乌拉嘎修筑一条长达一百四十公里的警备公路。在一千多名修路的劳工中,多为政治犯和国民党十九路军被俘的官兵。筑路期间每天都有几十名劳工被枪杀,最后只剩二、三百人。劳工不堪忍受日本侵略者的残酷压迫,在金刚桥举行暴动,后全部被杀害在金刚桥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金刚桥改名为烈士桥。

依据史义军的博客和介绍,我找到了收藏的《黑龙江文史资料》第六辑。在顾曾、蔡兰芳撰写的《乌拉嘎金矿史片断》里有这样一段记载:

老工人姜振山回忆他在王家店修警备道的情况。一九四零年(伪康德七年)六、七月间,鬼子修乌拉嘎到鹤岗的警备路。分南北两段,以嘉荫河大桥为界,北边是采金工,南面是鹤岗矿工和矫正院来的一千多‘政治犯’,里面穿黄军装的是十九路军的战俘,分三个大队,由警备队的日本马队押着,公路两旁还架着机枪,不让工人到‘政治犯’跟前去。

史义军2012年拍摄

警备队常在天黑收工时杀人,他们把‘政治犯’拉到公路两旁的密林里,先挖好了一排大坑,把干不动活的‘政治犯’拉到坑边枪杀。

天煞冷时,在王家店北边第九段押来一伙‘政治犯’还有十七、八个,没干活就拉到道边的小山沟里全枪毙了。下雪后,许多‘政治犯’还穿一身破烂黄军衣,每顿给两小碗粗高粱米,没有菜,冻坏,饿倒的就杀。警备道修好的时候,一千‘政治犯’只剩二百多人,也都被枪杀在王家店北面八到九段间沟塘里了。

爆发于1932年128日的淞沪抗战,是由日本侵略者继其挑起“九一八”事变后,又一次旨在灭亡中国的军事行动。在以蒋光鼐、蔡廷锴和张治中将军所部第十九路军和第五军等五万余官兵和上海民众坚强抵抗下,抵御了日本军国主义者再次冒险的企图,取得了一定的胜利。

在此次抵御外辱的战斗中,部分中国军人不幸成为战俘,被视《日内瓦公约》为无物的日本当局押到东北,成为毫无人权的“特殊劳工”,遭到虐待和残杀。

历史不会忘记这批屈死在中国东北的中国抗日军人,不会忘记他们当年为保卫祖国尊严在上海的英勇奋战,也不会忘忘记他们在东北当“特殊劳工”期间的反抗和斗争,更不会忘记他们在日本军国主义压迫下的耻辱和牺牲。

梧桐河在静静流淌,金刚桥的残柱在默默竖立,冰雪在慢慢融化,冰凌花在竞相绽放。几天后,埋骨的早已是破败的原日伪警备道四周又将是一片绿洲,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被俘官兵的英魂永远和东北的绿水青山同在。

2018年415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战俘   国民革命军   兴山   乌拉   林业局   政治犯   军部   警备   劳工   日军   公路   专家   金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