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士云 - 从军记(四)

顾士云 崇明区建设镇人,1952年出生。1970年应征入伍,1973年退伍同年任村党支委兼16队队长。1974年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1977年12月参加首次高考,1978年5月入读上海师范学院政教系,1980年7月毕业后到建设中学任教。1985年1月担任学校党支部书记。1998年11月转任学校校长。2009年8月离任后担任崇明县教育局党建督导员。2012年退休后至2021年底,先后担任崇明区教育督导室责任督学和扬帆教育评估中心成人培训的专职督导员。现为崇明区文史研究会会员。©本文经授权后发表,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编辑授权。

从军记

往期回顾:

顾士云 | 从军记(一)

顾士云 | 从军记(二)

顾士云|从军记(三)


奋战十付滩

一九七一年的春节,是公历一月二十七日。那天,全连放了一天假。大家没地方去,只在马峙山的周边逛了一圈。

马峙山不高不峭,山上稀稀拉拉地长了一些马尾松和不知名的野草,薄薄的浅土层里,有老百姓开垦的小块菜地。对面就是秀山,中间隔着一片大海。由于是特殊年代,北马峙的春节总显得有点冷冷清清。

大年初二那天,北马峙农场举行了文艺演出,我们连没有出节目,主要是大学生连队出了节目。听惯了造反歌和语录歌,再欣赏他们演唱的抒情歌曲,感到特别的优美。那首模仿李双江演唱的《水兵想念毛主席》的歌曲,至今仍在耳边回响。晚上,场部又放了芭蕾舞《白毛女》的电影纪录片。初三和初四两天,连部继续开展政训。政训的主题,换成了端正入伍动机、自觉服从组织分配,提出了党叫干啥就干啥、扎根农场干革命的要求。动员活动结束后,在班里学习讨论的基础上,排里和连里又分别组织了表决心交流活动。

从政训的内容看,我们也能估计出,新兵连接下来的任务要留在农场不走了。果不其然,政训结束时,连长明确了我们新兵连接下来就要参加农场的盐场建设的任务。

北马峙农场,是海军舟山基地的军垦农场,位于北蝉镇和马峙山的西边。从北蝉到北马峙之间,有一片开阔的平地。这片土地上,北边靠海的是盐场,南边是农田。从地形地貌上看,这里本身也像是一片新生地,只是年代要久远一点。而在北马峙到浪西山之间,有近三千米的距离,这里原来是个海湾,后来经过淤涨,变成了滩涂,当地人把它叫作十付滩。一九六九年冬,舟山基地贯彻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开展围海造田,围出了五千多亩土地。我们住的毛竹棚,就是当年部队围垦时留下来的。围垦后成立的北马峙农场,是个团级单位,隶属于基地后勤部管理。由于围垦的土地是一片盐碱地,所以农场决定建造盐场,从事工业用盐的生产。

施工前的十付滩,一条挺拔的石砌大堤,横贯在马峙山和浪西山之间,大堤上建有连通引水河的水闸,便于滩地排灌。滩地上,港漕纵横,地面不平。在阳光的照射和北风的吹刮下,地面上泛起了一层白茫茫的盐碱粉尘。引水河里,时不时有跳跳鱼(田污郎)和尖沙鱼在浅水里出没。在没有机械操作的年代,要把这一片滩地建成精致的晒盐用地淡何容易!

军政训练结束后,场部就趁热打铁,在大年初五召开了动员会。动员会放在浪西那边举行,那里有一片围垦时炸山开石后留下的开阔地。那天上午,艳阳高照,岸边的海风呼啸而来,不时在场地上卷起阵阵灰沙。场地上,红旗飘扬,大红横幅高高挂起,上面写着醒目的十个大字:奋战六十天,拿下十付滩!我们三个新兵连和一个大学生连的战友席地而坐,听取了场部首长的动员报告。随后,连队也召开了动员会,各排推出代表在会上表决心。由于任务艰巨,动员会的当晚,场部电影队专门给我们播放了大型纪录片《红旗渠》,意在要用林县人民战天斗地、改天换地的红旗渠精神,改造十付滩,使之成为高产、稳产的大型盐场。

奋战十付滩的施工,开始于大年初六。早饭以后,我们排成四路纵队,列队向滩涂出发。那天天气晴朗,北风怒吼,气温在零下三到四度样子。队伍在排长的带领下,唱着语录歌,喊着口号,迈着整齐的步伐,沿着闸口向南的引水河沿进发。我们排负责十付滩东南部的平整任务。为了保证平整的精确无误,场部为我们排聘请了一个名叫何惠明的民工师傅,指导盐场修筑。何师傅高个子,大眼睛,嘴角有点歪。在我们眼里,他该是四十多岁的人了,其实当时他也不过三十岁左右。盐场长年累月的劳动,在他的脸上过早地留下了苍老感。何师傅有一定文化,懂得测量技术,各块盐田的高低排比,都由他指导。

开工第一天,荒凉的十付滩上,到处红旗招展,人流涌动。包括大学生连队在内,近千人的队伍,星罗棋布地分布在滩场上,摆开了决战的阵势。掘泥的掘泥,拖车的拖车,大家都使出了全身的最大力气,到处都呈现出了热气腾腾的大干景像。
北马峙人是靠晒盐为生的,马峙山的南边和东边,布满了集体的盐田。每块盐田多在一亩左右,一般不超过二亩。盐田的田板硬实,田埂格外光滑整齐。我们去的时候,大格的盐田,因冬季光照不足,己停止了晒盐,只有居民家木制的盐板上还在晒盐。

海水的含盐量一般要在4~5%,把海水从闸门里引进后,先放入调节池(晒海水的田块),一格一格地统着晒。随着水分的蒸发,海水里的含盐量会逐步提高。经过阳光的连续照射,当海水的含盐量达24%,专业的称谓叫作24度时,就变成了盐卤。这个过程,在夏秋季节需要五、六天时间。盐卤可直接晒盐,一般是先存入盐卤池(存放盐卤的囤沟,上面盖有防雨棚),然后再抽到精晒的结晶池里,让盐卤结晶成盐。

盐卤在结晶池里晒一天就开始成盐,开头是浮在面上的盐封,像雪花一样,后来逐渐结聚成晶体状态的盐粒。盐粒会不断抱团,晒三天的盐粒比绿豆要小一点,而晒七天左右的盐粒要像黄豆和蚕豆那么大,个别的盐粒要像汤圆那么大。食用盐的晒制一般不超过三天,超过三天的盐据说要有毒性了,不宜食用,只能作为工业用盐。

十付滩是南北向的,北边是大堤,东边是北马峙村的盐场和北蝉公社的农田,中间隔着一条土堤岸和岸转河。南边和西边都处在山脚下。我们的盐场施工,就是要把滩地建成初晒的调节池和成盐的结晶池。北边的滩地要建成北高南低,每格田块平坦的调节池,便于海水逐格轮晒变成盐卤后,存放在盐卤池内。调节池用地面积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三左右。调节池南边依次建造盐卤池和结晶池。结晶池的高差不超过零点二厘米,排列上也是由北向南,依次走低,便于盐卤的自然流淌。我们排的任务,就是在建造结晶池的地方,平好地,划好田块,预堆好筑田埂、开渠道的土方。

第一阶段的盐场劳动,主要是平整土地。先把滩地上的高土平整到低洼地里,后把盐卤池的挖出土方平整到滩地上。后在整片的滩地上分格打埂,使之形成一格一格的水平田块,并在田块的中间留出南北向的渠道和道路基础。盐田的平整不像农田的平整,农田的平整只要可以栽种就行了。盐田的平整,每格盐田基本上没有高低落差。

开挖盐卤池和大面积的滩地平整,是高强度的劳动。虽是春节以后,依然天寒地冻。通往闸口的小河里结满了冰,海边的北风,像刀刮一样钻心透骨。而在工地上忙碌的战友们,全然不顾。大家挥锹掘泥,拖车运泥。开头身上还裹着旧棉袄(水兵的标配冬装是呢制服,不配棉袄。新兵入伍时,临时配发旧棉袄),到后来就只穿衬衣了。运泥的平板车上,四边镶了木板,满满的一车泥,足有千斤之重。大家拉的拉、推的推,飞快地行走在封冻的滩地上。随着阳光的照射和车轮的碾压,冰封的地面开始熔化,车轮上沾满了溶泥,路面又粘又滑。尽管一人拉三人推,仍然干得大汗淋漓、气喘吁吁,有人甚至把衬衣都脱了。带队的首长再三关照,不要脱衣服,当心患感冒,但大家谁也顾不上。初到部队的新兵,上进心特别强,都想表现好一点,都怕给首长留下不好的印象。

这样大规模、高强度的繁重劳动,持续了将近两个月。现在回忆这段经历,仍然心有余悸,这是我们这辈人一生中碰到的最艰苦劳动!不说劳动的景象,光从我们的吃饭状况,就可以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高强度劳动!当年我们连共有二百二十多人,每天光吃掉的籼米就要七百五十斤,平均每人要吃三斤三两。连部人员和炊事班人员油水足一点,吃不了那么多。实际参加一线劳动的人员,每人每天的吃粮,还不止于三斤三两。那时候,越是油水干涸,越是饭量大。铁皮洋碗里,大家都要吃上八、九碗,饭量大的要吃上十二、三洋碗。我饭量不算最大,但也要吃上十洋碗之多!原来早晨吃稀饭的,后来改成了干饭。那时的肚皮空得像蛇皮袋一样,尽管装得下。自小到大,饭量从来没有那样大过。

有一次,我们班六个人出公差,随车去定海粮库背米。吴副连长带队,他向我们摊了苦经:现在伙食难于改善,按标准伙食费只有四毛五分一天,一角一分一斤的籼米,光吃饭每人每天的耗费要超过三毛五分,剩下的钱还不到一毛钱,你叫我们怎么安排?据说,当年盐场看我们吃粮开销大,还给每人补了一毛钱的伙食费,不然真要难以为继了。难怪那时每顿的菜都是连汤带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舟山是全国四大鱼场之一,水产品十分丰富,价格也十分便宜。四、五月份时,人们去海边钓蟹,一天就能钓一百多斤,一斤上好的膏蟹才卖五分钱。北马峙人吃蟹尽挑好的吃,吃不了的蟹,只把其中的蟹黄煮熟了掏出来晒干,其余的都用来沤肥。就像我们崇明人那样,吃不了的蛸蜞、蟛蜞也是用来沤肥的。

在东山水库北边的山脚下,有一个很小的渔码头,常有渔船停靠在那边卖鱼。一斤上好的大黄鱼,才卖一角二分,这是当年最便宜的黄鱼。有一阵子,炊事班做的菜就是咸菜黄鱼。人多没好菜,那是真正的白煠黄鱼汤,鱼腥味特别重。吃一、二次还可以,多吃了,闻到鱼腥味就会心泛,以致于几十年以后,我对野生黄鱼仍然没有兴趣。那怕渔资源枯绝,野生黄鱼被抬价到千元以上,我也没有好口味。

繁重的劳动,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每天午饭后,大家都累得想躺下休息一会,但刚躺下,不一会儿,就又被急促的哨声吹醒了。

随着盐场土建任务的基本完成,我们又一次开始了对分配的向往。

快到四月底了,十付滩上的土建平整任务已经初步完成,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打造高标准的盐场。大家热切盼望的分配去向,再也没有人提起了。在一次又一次的期盼中,我们又不断接受了盐场建设的新任务。


(未完待续)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发布,任何媒体及个人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授权,并在转载时标明出处及作者,谢谢合作。

心语编委会

主 编:陆安心

副主编:施炳刚

视 觉:沈雯逸

本文图片来自作者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END -

Copyright © 2014 - 2023 心语文化

分享

收藏

在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红旗渠   崇明   舟山   盐卤   盐粒   滩地   盐场   黄鱼   动员会   饭量   盐田   北边   结晶   农场   海水   顾士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