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真的不能如期祭祖扫墓了吗?我不信

清明将近,不同往年,很多人都急三火四的提前去祭祖、扫墓,今天就是二月的最后一天了,错过了今天,清明节当天也别去扫墓了。

虽然不解,但还是听从老人的话,不过这到底还能不能去?有什么讲究?不搞搞清楚,心里总是不踏实。

01

在我国,清明节的重要地位几乎不亚于春节,是最重要的祭祖、扫墓的节日。再不看重节日的人,这一天也会抽时间回乡祭祖、扫墓。甚至于学校还会组织学生们一起去烈士陵园进行扫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千百年来,人们从来就没有中断过对清明的重视。

清明节,在每年的冬至日后108天,今年就是阳历4月5日,阴历就恰巧是闰二月十五。

闰二月是极其罕见的闰月,在21世纪前后出现的频率还算是中等的一般每隔19年出现一次。

此后,闰二月出现的频率逐渐下降。按照老祖宗留下来的历法推算,到25--28世纪,会各出现一次闰二月,29-30世纪、36-38世纪、40-44世纪都没有闰二月。

所以,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的闰二月,将会越来越罕见,越来越珍贵,或许,也将成为历史。

可是这闰二月和清明联系在一起,俗话都不那么好听——“双春润二不上坟,上坟惹得祸临门”、“闰二月清明不添土,添土祸事接连出”。

无论是哪一句俗语,从字面意思就不难理解,清明节逢上闰二月,不能上坟,不能修缮坟墓,否则,将会祸事频出。

本来上坟祭祖是为了缅怀先人,也期望逝去的家人能够保佑儿孙顺遂,自然都不希望因为闰二月不听劝告去祭祖,反而惹得祸事连连、家宅不宁。

不仅不能上坟祭祖,连搬家乔迁、婚姻嫁娶、盖房乔迁、入葬等重要活动都要停下来,需要等闰二月过去再行安排。否则,祸事将会接连不断。

02

不能不承认,中国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弥足珍贵的宝贵财富。

但同时也得接受,古代留下的没有科学根据的迷信也有很多。

我们在接收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文化的时候,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选择性的、有判断的进行学习、接受和传承。

对于这个闰二月上坟、不添土的说法,其实也不难理解。

闰二月,就是有两个二月,自然是有“重”的意思,闰月做的事情,都得来两遍,自然是不吉利的。

再有一种说法就是,第二个二月,被认为是“虚”的,那么上坟、祭祖来“虚”的,那肯定也会被认为是不尊重的,自然是不被允许的。

但是回想我们老祖宗当初在农历当中设置闰月的初衷,完全是一种人为的适应自然规律的措施,跟迷信和鬼神毫无关系。

想明白了这一点,任何灾害与闰月有关的传闻自然不攻自破,是不值得一提的。

03

今年到底什么时候去上坟,其实完全不必过于纠结。

如果自己心志坚定,那么完全可以依照自己的原本计划进行。

如果心中还是存有疑虑,就可以遵照当地人的习俗,“随大流”即可。

今年的清明假期没有串休,只有一天,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都赶不回去祭祖,其实完全可以放开思想的桎梏,赶在清明节之前,挑一个天气好的周末,去表达一下自己对离去亲人的哀思。

其实祭祀本身,就是古时候人们祈祷平安的一种迷信行为,到了现在,也主要是为了寄托人们对于离世家人的想念。

其实,最重要的不是祭祀活动,而是要珍惜现在和家人相伴的时光,在父母依然健在的时候好好孝顺,比什么都强,你说呢?

我是谷雨,爱吃瓜的谷雨

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点个关注吧

#头条创作挑战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清明   闰月   祸事   谷雨   老祖宗   祭祀   清明节   迷信   罕见   频率   珍贵   说法   家人   自然   世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