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决定着SaaS行业的前途?

 【一线数智评论】2B的应用历经三四十年的发展,已经是精彩纷呈,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企业在深入应用时,依然需要通过二开或者全局定制才能满足阶段性的需求,使得大部分软件的价值无法完全通过产品这样的形态来实现,还在传统的项目逻辑中徘徊。


  许多坚守产品逻辑的SaaS,也纷纷开始通过项目来服务客户了。为什么?

  究其根本,是需求方业务场景以更高频度迭代,软件的适配亦步亦趋无法跟上。如果在场景的精微之处发力,会怎么样?简单说,就是业务场景最小的、最细致、最精致的地方。比如上下道工序交接时,包含了对包装拆包、不同工艺方式下的材料使用批量等等。这些在之前是很少出现在管理软件中的,但是是企业价值实现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轻便的SaaS定制并与主体系统耦合,就能照顾到企业的这类诉求。


  没错,这是当前的一些现状,也是SaaS产品创始人们的求生之路,然而这并不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全部,虽然我们还讨论不到SaaS的终极之地,但会在一个扩展了的视野里回望我们的身心都很介意的SaaS世界。


  这个扩展了的视野是什么呢?那就是SaaS产品所服务的用户,他们所在的产业的将来时态,以及那个时态下的价值网络。这是我们绕不开的必然挑战,除了你真的并不在乎客户未来所决定的关于我们的未来。


  企业的角色,越来越是一个携有一定产能的价值交付组织者如前面所说,看SaaS的发展,就要看它在未来的应用场景是不是丰富,是不是未来的场景所需要的。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这款SaaS就没有未来价值;如果是模糊的,那就意味着有很大的风险。


  看SaaS的未来价值,就要看它客户的未来,如果这些客户是企业的话,我们可以看到在不远的未来,或者是已经到来的未来,企业的角色在发生重大的变化,这个变化就是在传统分工中占比例大的是生产者、流通者,而在未来比例增大的是面向最终交付的组织者。

场景学社创办人 王甲佳


  这个变化的显著性在于:对具有组织者特性的企业来说,内部生产管理有关的管理活动,不再是关注的重点,企业之间的协同才是重点,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内部管理,历经了几十年的洗礼,一般的企业应该是成熟的了,那些还不具备成熟条件的,极有可能在产业场景中长期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内部管理的成熟,其标志就是内部信息透明,协同便利,对外部的响应敏捷,对资源的调配具有很强的秩序感,也尊重了基本的经济规律,这说起来没有那么难,但对于我们绝大部分中小企业来说,这个影响着生存的挑战,还在继续。


  二是来自一线市场的需求,其满足的进程,已经容不得企业从容不迫地以内部资源为中心展开工作,迫切需要通过调用外部资源来迅速组织一个交付路径。这在许多行业已经成为常态,只是一直不是那么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


  就像标题里说的一样,企业角色,越来越是一个面向交付的组织者,而不仅仅是生产者。社会分工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那些专业的细分领域的生产者,期盼着在更大范围内的“被整合”。


  在这样的情势下,软件,或者说是SaaS应该是怎样的呢?


  如果你的应用不是价值网络中的“合伙人”,将无法获得入场“门票”


  在不远的未来,用户这样变化的结果就是对SaaS在产业中的角色,在心智上,已经有了新的安排,我们可能并不了解。在2023年1月份的《企业管理》杂志上,笔者以场景学社创办人的身份发表了一篇文章《数字人应该有编制吗?》(https://mp.weixin.qq.com/s/1rRYadm04GjFgrZcBO_3lQ),这里说的其实就是为SaaS的角色变化提供了一种思路。数字人是SaaS在企业主导的产业环境中,最基础的一个角色。企业认可的价值,可能并不是什么功能,什么性能,而是你的SaaS应用能不能扮演一个拟人的角色?比如说是一位跟单员的角色,可以实时了解订单在不同能力单元中的流转状态,支持客户在授权情况下的穿透式查询。这在技术层面上,其实就是按照一定的检索条件,将业务数据进行聚合的过程,它面向的对象包括企业领导、销售负责人、客户经理、客户乃至供应链上的其他角色。这就超出了一般的销售跟单员的角色。如果企业之前有3个跟单员,那么它的价值按照跟单员的年薪和相应的企业支出一共30万元来计算,一年创造的价值,就会远远大于这个数字,SaaS公司收取20万元的年费,好像并不过分。


  这是作为一个数字人的身份来测量的价值,如果是“合伙人”呢?比如是首席数字官这样的合伙人角色?不仅可以自主地对业务数据进行分析提出行动建议,还可以迅速地响应CEO、CFO等CXO以及董事会的感知方面的诉求。这样的合伙人应该支付多少年薪呢?


  从上面的意义上来看,SaaS的形态,尤其是价值表达与传统软件的区别将越来越显著,直接以企业的团队、高管、员工这样的身份来测量,不仅对其他人类角色提供支持,还有相当的自主性,和“机器换人”一样,直接替代掉传统的白领工作,企业的工作内容也必然带来根本性的变化,究竟会变化到什么程度?每一家SaaS公司都可以给自己不设限的想象空间。


  积极响应产业升级的新布局,是当下SaaS应该认真做的事情著名的协同领域专家、致远协同研究院执行院长、《协同视点》主编陈飔先生最近指出,随着“ChatGPT+RPA”组合的广泛使用,协同软件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最显著的特征是人机界面变得更加接近自然语言状态,人和系统互动的深度也是以前不可想象的。


  毫无疑问,SaaS的未来无法离开产业升级的大环境和大背景,如何响应呢?“拟人化”是途径之一,还有其他什么途径吗?欢迎大家进一步讨论。(作者:场景学社创办人 王甲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学社   合伙人   组织者   前途   场景   角色   价值   客户   未来   数字   行业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