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负债者联名起诉网贷平台,怎奈因对方“主体”无法立案

近日,河南某地35名负债者对一家上海的P2P平台进行联名起诉,因为他们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筹备好了证据链条,怎奈在立案的时候发现这家P2P平台已经丧失了法人资格,就算证据链条再完整也无法起诉他们了。

根据刘小姐表示,我们其实早就向其提起诉讼了,当时是因为证据不足无法立案,但现在我们经过几年的搜集资料已经准备好了所有的证据,但现在我们却依然面临无法立案的原因,这让我很不明白,这家P2P平台涉及到的网络借贷纠纷不少,还涉及到了软暴力讨债、侵害公民个人信息 等多种刑事案件缠身,还面临着大量的投诉,他们是如何启动破产清算程序的,又是如何注销的呢?

就拿我来说,我其实就是在这家P2P平台借了十几次,每一次都有砍头息,每次申请的贷款金额与实际申请的贷款金额不符,说白了就是,我的一笔贷款就形成了偿付两次服务费,而现在仅仅涉及到应返还的金额就高达3万余元,而我们这35人涉及到了应返还的金额高达了6万余元,这还是以及相关法律要求的返还金额,但是,我们其中有很多人都是多次遭遇重复催收,而这些催收也都自称为是这家P2P平台委外的,如果按照我们实际还款金额的话,其涉及到的金额更是高达10万余元。

而在我们依法偿还贷款后,这些P2P平台委外的身份不明人员仍旧对于我们进行非法催收,但是,催收的金额其实就是法律上规定的无效债务,而这部分无效债务是不受法律保护的,而这种利用虚拟拨号和106短信运营商提供的通讯传输服务恶意骚扰已经还清的债务人和他们的亲属好友,这已经很明显是一种催收非法债务罪,而现在我们就能证明他们是催收的非法债务,合法的债务也都已经还清了。

而河南的徐先生遇到的问题就不一样了,他是没有在这家P2P平台上 借款,但是他却能每天都能接到诸多陌生的催债电话,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因为这是典型的违法犯罪行为,不仅仅涉及到的是民间借贷问题,还涉及到了一系列的刑事问题,但我想要知道,我如何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我们又如何摆脱这些陌生人的恶意骚扰呢?

现在就连我们起诉都无法立案了,难道我们就该天天遭受这些陌生人的侵害吗?而他们到底是谁,使用的虚拟拨号软件、106短信服务商难道就没有任何人监管吗?看着他们在侵害我们这些年轻人吗?

据知名媒体人徐亮表示,一般而言,企业注销登记后,法人资格终止,不能以该项企业作为被告进行诉讼,说白了就算无法对其提起诉讼,另外,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六十四条企业法人解散时,应为依法清算的企业法人当事方,不依法清理的,予以注销。公司法人的股东,发起人或投资者为当事人。

声明:本稿件为原创稿件,备案号为202303201313F,转载必须注明“壹家媒”来源,私自转载或转载后恶意投诉我们,我们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平台   河南   链条   说白了   债务   企业法人   证据   金额   主体   恶意   贷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