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做菜、学习生存技能……上海交大开展花式劳动课

摘要:五育并举,多维发力,上海交通大学扎实推进劳动教育。

视频加载中...

阳台菜园种菜;厨艺学堂做青团;电工学堂手脑并用,还要学习野外生存技能……上海交通大学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开辟创造性劳动大课堂,实现五育并举全融合,扎实推进劳动教育工作。

同学们正在上“妆扮教学楼”种植园艺劳动课 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摄影

去年以来,上海交通大学在疫情防控背景下打造的“阳台菜园”系列课程吸引了600余名同学参与,小小阳台上培育出的西瓜、小番茄等农作物,不少都是来自浦江绿谷农业基地的新品种。从两百亩现代化科教兴农的浦江绿谷农业基地到两平方米宿舍阳台方寸间的种植场景,上海交大因时制宜,探索创新劳动教育新模式。

如今,浦江绿谷农业基地已成为交大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学生们纷纷撸起袖子加油干;阳台菜园也迎来“2.0版本”,升级改造成模块化植物工厂。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农业与生物学院、设计学院、材料学院等团队联合组队瞄准这片小天地,以“乾坤板”智慧农业智联网开发板为基础,以“模块化多层垂直种植架”为平台,构建创造性劳动教育团队协作新模式。

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弘扬积极的劳动精神,学校整合后勤资源,开设厨艺学堂、“保洁小能手”课堂等系列课程,保质增量提供日常性劳动平台。在厨艺学堂的青团制作课上,同学们头戴帽子、身披围裙,手拿木勺搅拌洁白的糯米面粉和翠绿的艾汁,稍稍混合后,用手按压揉捏。包好的青团揉搓滚圆,在餐盘上排列整齐,敦厚可爱。待蒸熟后,它们将被放于食堂窗口,成为师生口中享用的美食。

据了解,未来,上海交大还将继续铺开以日常性劳动为载体的劳育活动,在校园内营造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文化氛围,让同学们在出力流汗中领悟劳动价值,在实践中学会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尊重劳动成果。

同学们在上“电”亮生活,“工”创未来劳动课 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摄影

在“电”亮生活,“工”创未来劳动课上,45位本科生来到智能电网大楼,被各种新能源发电设备组成的“联合战队”吸引了目光。同学们戴好绝缘手套,学习组装智能配电箱,并将其接入智能用电管理平台,完成能源互联网建设中的一个智能用电终端工序。

同学们在参加“能吃苦肯奋斗”野外生存劳动课 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摄影

此外,还有同学们参加了“能吃苦肯奋斗”野外生存劳动课。在闵行校区东区大草坪上,橙色庇护所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有序搭建好,依据风向布置扎紧。物资包里的绳子大有用处,他们在教练的指导下盘曲缠绕构成牢固的绳结。这堂干货满满的野外生存劳动课持续近三小时,是上海交大对劳动教育的新探索。学子们学会了多样的求生技能,认识到了科学自救的重要性。

上海交大表示,未来,学校还将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加强劳动教育的组织实施与实践阵地建设,坚持育人为本,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头图为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在上劳动教育课 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摄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劳动课   上海交大   多维   劳动教育   菜园   厨艺   学堂   野外   上海交通大学   阳台   技能   记者   未来   智能   基地   农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