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华国锋想参观毛主席纪念堂,被家人阻拦后说道:这是最后一次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中国曾经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中,有这么一位特殊的人物,作为国家主席他晚年却不问世事,不参加任何公开会议,秘居在北京,大隐隐于市中,他就是华国锋。

自从1981年6月离休以后,华老就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在京西皇城根,一个葡萄架上爬满繁茂葡萄藤的小院中,过起了深居简出的晚年生活。

晚年华国锋

或许是忙碌了大半生,或许是经历了太多的惊涛骇浪,从高位上退下来的华国锋老人,竟然生活得格外的平静而简单:看报、练字、种葡萄……

或许,他原本就是个内心安宁的人。

毛主席与华国锋在天安门城楼交谈

如果不是这个老人的曾经实在是太过瞩目,肯定谁也想不到,他的画像曾经可以与毛主席并排悬挂在公众场合的人,晚年是如此的平静淡然。

那么作为曾经的国家领导人,他退下岗位后的晚年生活到底是怎样的呢?

不忘旧人不谈政治

作为曾经老一辈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华国锋退休后经常有人来慰问,也会有一些重要的人事安排向他通报。

但华老都不会给意见,只是告诉他们一句话:“你们干得好”。

一些原国家领导人的后人,比如毛主席后人,都跟华老家保持着很好的联系,常常会过来拜会,华老总能知道他们每个人的现状。

华国锋与邓小平交谈

只要是曾经跟华老有过交集的,他都能记得。

华老的炊事员谢师傅就曾经感叹过,有些人很久之前来过仅仅一次,连身边的年轻人们都不记得了,但是华老却依然能记得很清楚。

来华老家的客人,除了相关人员给他通报情况时他会听着,其他客人是都不让谈政治话题的,只要涉及国内政治,只要有人跟他说起旧事,他都会摆手制止,表示不听。

华国锋晚年参加活动给观众签名

其实不谈不代表他不关心,华老还是很关心国内政治和经济的动态的。

刚退下来那几年,他去过很多的城市,尤其是南方经济发达城市,其中深圳广州,是他最喜欢去的。

他总是念念不忘深圳街头那热闹景象,和一排排的高楼大厦。

很多时候,华老是刻意掩饰自己的行踪出行,须知他四处走动不是为了刷存在感,而是想看看祖国经济是否向好,老百姓是否安居乐业,不是摆着谱到处指点的。

毛主席追悼会上的华国锋

因为他虽然已无官在身,不谈政治了,但心中最牵挂的还是老百姓日子过得好不好。

随着年事越来越高,华老的身体需要休养后,儿女们也不愿让他到处走了。

因为每次出去,他都一刻不得闲,什么会客,什么出席活动,什么参观,常常一天下来没有个休息的时候。

同时,像前面说的,作为前国家领导人,经常会有很多老相识老朋友来看望他。

免不了有人要跟他说说时事,聊聊政治,为了避免这些麻烦,干脆就懒得出门了。

华国锋与毛主席后人

然而每年有两个日子,华老是雷打不动要出门的,而且是要带着全家人一起出去。

这两个日子都与毛主席有关,一个是毛主席9月9日的忌日,一个是毛主席12月26日的生辰。

每年的这两天,他都要到他自己题词的毛主席纪念堂,向毛主席遗体三鞠躬。

而且每次都一定要喊一句令词:“向伟大领袖毛主席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这是他对伟大领袖的爱戴和崇敬,也是对知遇之恩的感念。

2007年,已是重病缠身的他在准备去往毛主席纪念馆前,被家人劝阻在门口。

当时,他没有理会,只是用种难言的口吻叹道:“这是最后一次了。”

而除了外出,晚年时常“宅在”家里的他,也发展出了许多兴趣爱好,把自己的退休生活过得非常丰富多彩。

离休之后深居简出

今天,很多人都不知道,华老其实不姓华,而是姓苏。

只是因为解放前他参加革命的工作需要,才改成了后来我们都熟悉的华国锋,而其真名苏铸却甚少人知了。以至于后来听到他的儿女们都姓苏时,很多人都会有些错愕。

抗战时期青年华国锋

就像他在离开中央的工作岗位后,外界很少有人知道,他就住在北京城里一处不知名的小院里,悠哉安闲地生活着。

离休之后的华老,淡出了公众视野,虽仍然在中央有各种各样名义上的职务,但他几乎都不再参加公众活动,而是在这个小院中过着平静规律的生活。

每天在院子里侍弄着花花草草,雷打不动的读报、练字、看《新闻联播》。平时华老怕兴师动众,一直都只待在自己的院子里。

在湖南湘潭工作时期的华国锋

虽然从离开了岗位,但是待遇还一直保留着,国家安排有一个专门的警卫班给他服务。

不出门他也是有事可做的,华老的字写得很好,在位时他的字就广受赞誉。曾被多位名家大师称赞过,其字因独树一格的笔锋还有着“华体”的美誉。

至今,“毛主席纪念堂”那即个镶嵌在大理石上的金字还仍然熠熠生辉。

华国锋在湖南视察水利工程

离休之后时间充裕了,华老就花更多的时间练字,也跟很多的名家交流,书法就尤为的从容大气。

或许这与他能平静的对待自己人生有关,一个能平静对待人生大起大落的人,心境是会变得从容的,别人练字是为了静心,而华老练字则是为了证心。

在他晚年,甚至有人专门不远千里,来到北京,他的小院,只为求得一字。

这是因为他的字已经好到能被各大拍卖行拍卖的地步了,据传,其字最高曾被拍上150万的天价。

不过,这些消息非但没让他高兴,还让他决定就此“封笔”,再也不会为外人写一字一帖了。

除了练字、读报、看《新闻联播》,还有一个重要话题是华老晚年岁月中常常提及的,那就是种葡萄

爱种葡萄喜吃面食

华老爱葡萄,这事是他身边人都知道的,为了研究怎么种好葡萄,他还专门跑到好些葡萄园,向人请教怎么种葡萄,怎么选好葡萄的品质。

或许,他是需要有个事情,能够让他把以前倾注在管理国家之上的注意力转移,所以才会对种葡萄如此的用心。

正因为用心了,他对种植和管理葡萄有着自己很深刻的认识,以至于到后来,一些果园的工作人员,还专门向他请教葡萄种植的经验。

在他的小院里,几十种葡萄爬满了整个葡萄架,香气弥漫整个地方,颗颗硕大的果实饱满喜人。

待到葡萄成熟的时候,连警卫连的战士们都有吃不完的美味葡萄。

但华老自己却甚少能吃到,这是因为他得了糖尿病的缘故,所以葡萄这种糖分极高的果子,当然就不能吃了。

虽然自己不能吃,但一点也不影响华老种葡萄的热情,当然不止是葡萄,还有很多其他的果树:桃、李、苹果、樱桃等等。

可能每当他这些瓜果成熟后的诱人模样,他的心里也会升起一种别样的自豪感。

而当他把这些水果分发给家人、朋友时,看到众人大快朵颐的样子,他心里就更高兴了。

由于患有糖尿病,华老的主食是按几两几钱来控制,有专门的炊事员负责给他准备。

华老是在山西交城出生的,都说乡音难改,很小就远离故土干革命的华老一直都是一口纯正的交城土话。

且口味也是一样,特别喜欢山西老家的面食,比如刀削面、莜面之类的,华老都特别爱吃。

山西人谢师傅是从上世纪80年代,就给华老服务的炊事员,熟悉华老生活的一日三餐。

他说华老最爱吃家乡的面食,尤其是再配上一份羊肉臊子,华老吃起来都停不下口。

可惜的是,在他最后那几年,身体不容许他多吃多饮了。

他每天的主食只有2两8钱,一日三餐每顿都是定量的,实在馋不过了,也得经过华老夫人的批准,才能多吃两小口,或者多吃个饺子。

华国锋与工人们在一起

一日三餐规律,其他的作息时间也很规律。

每天晚饭后,华老总要带着全家人一起,在大院中走走。当然偶尔也会有访客,但都是要事先约好,由秘书根据华老的身体状况提前安排。

可惜的是,任是千防万防,他的身体还是由于衰老的原因,不可避免地一日一日地垮了下去,最终使得自己去世后留下一个没能完成的遗憾。

遗憾缺席北京奥运

晚年很少出门的华老,依然关心党和国家发生的大事。华老的外孙女王苏佳那时跟外公住在一起,她说她外公每天早起吃完早餐后,就把很大一部分的时间放在读报上。

他从党报到各个地方的地方报,都喜欢读,并且是一拿起来就放不下去,吃饭的时候都叫不动。

国家实力提升了,更多的参与到国际活动中,是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梦想,能举办奥运会也是国人梦想之一。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的鸟巢

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由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时,电视机前的中国民众沸腾起来了,因为成功申办奥运会代表着中国的实力,已经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同。

从报纸上得到消息的华老同样激动万分,这一年华老已经八十岁,身体已经大不如前。

他跟家人们开玩笑的说道:国家又给了我一个新的目标,看来我不活到2008年是不能走了。

从那以后,华老每天都在期待着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他曾表示自己有个心愿,就是能亲自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好不容等到了2008年,这一年华老住了三次院,第二次出院时正是北京奥运前的8月1日,家人们高高兴兴的把华老接回家,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奥运开幕式。

不曾想,只在家中度过了一天,华老就因病情恶化而第三次送进了医院。

病榻之上的华国锋

当多年后华老的司机朱春华回忆起8月2日那天时,仍不免落泪。他记得这天是奥运彩排,华老作为曾经的领导人,这样的盛会自然是会受到邀请的。

可当给华老彩排的入场票时,华老的脸上满是欣喜却又有些落寞。

轻轻揉了揉手上的票,华老叹道:“我就不去了,老了啊,唉,你们大家去吧。”身边的人都知道,他何尝不想去啊,这可是他盼了七年多的日子。

只可惜,他如愿等来了世界奥运会在北京举行,身体却再也熬不住了。

当天华老就再次住进了北京医院,从此就再也没有离开过,他是在病床上昏迷着见证北京奥运会召开的,没有亲临现场、目睹此等盛事,成为了他临终前最大的遗憾。

回看往昔,在从领导人岗位退下来后,华国锋安静的在北京城的小院里度过了27个春秋冬夏。

晚年极少出门的他,远离政治,爱种葡萄,爱写书法,爱家乡面食。

这就是华国锋的晚年生活。

结语

华国锋老人即便离休,也保持着国家领导人的待遇,但他对家人要求却很严格,他的四个子女没有一个从商也没有一个出国。

在华老家有个规定,炊事员负责做饭,孙辈们负责洗碗,这把身边人都当做家人一样在对待。

华老的一生献身革命事业,从十七岁参加抗日游击队,到新中国成立后投身建设事业,功绩是无可置疑的。

纪念华国锋诞辰100周年座谈会

离开工作岗位后,他不再参与政治活动,也许有对自己曾经过往的怀念,但更多的还是在默默的关心。

不再作为一个领导人,而是作为一个普通的老者,见证祖国的逐渐强大。

就像他自己不能吃葡萄,也依然满怀激情的去种葡萄一样,看着自己亲手种下的葡萄,结出甜美的果实,留给后人和周围的人品尝。

那种欣慰,或许比自己吃还要来得满足。

华老的晚年,是平静也是充实的,如今回看他的一生,也称得上是一心为党为人民,新中国的历史上必有他的一席之地。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交城   炊事员   家人   纪念堂   面食   开幕式   晚年   北京   国家领导人   老家   奥运会   年华   葡萄   说道   平静   身体   身边   政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