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2大“可怜酒”,辉煌时家喻户晓,为何如今走出华中无人问?

每当说起湖北,大家第一反应就是武汉。确实,武汉不仅是湖北的省会城市,更是国内重要的物流交通枢纽。

而在老一辈的记忆中,湖北还是鱼米之乡,千湖之省。“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更是把湖北是粮食大省表达地淋漓尽致。

都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作为农业发达,物质丰富的湖北,按常理来说名酒也应该不少,但实际情况好像并非如此。

如今随便拉一个外地人问他湖北有什么酒,相信他十有八九只能说出来个白云边。这究竟是为何?物质基础这么优异不产好酒?难道是当地人不好酒?

真不是,而且湖北人的爱酒程度一般省份还比不了,当地的“早酒文化”更是表现出大家对酒的喜爱。

而如今为何湖北只有白云边有点名气,当地人也是有苦说不出。因为在30年前,湖北家喻户晓的好酒也有不少。

其它的酒如今处境并不被看好,并不是因为酒质下滑,而是不懂得包装自己

如今的酒友们除了注重酒水品质外,还比较看重外包装,这让一心扑在酒质上的“鄂酒”真的是苦不堪言。

其中以下这2款酒,30年前就是靠酒质赢得大家的青睐,只可惜现在已经成了大家嘴里的“地方酒”,多多少少有些“可怜”。

第一款:稻花香酒

这款酒在早些年名气非常大的,但谁也没想到,抢走它名气的不是同行,而是“稻花香大米”

说起来也挺冤的,不过它在老湖北酒友心目中的地位依然是无法动摇的。除了因为它是当地最具代表的白酒之一,还因为它被评为了“中国十大浓香酒之一”

稻花香继承了传统固态发酵工艺,“分层起糟、量质摘酒”,经过长达70天的发酵才可取酒。采用多粮酿制的这款酒,入口时醇香幽雅,细细品尝还有一股独特的麦香味儿,虽说是白酒,落口时却有一丝啤酒花的味道,喝着很是奇妙。

第二款:黄山头酒

黄山头曾经也打过漂亮的翻身仗,但是奈何后来定位不准,还是没彻底走出湖北。

黄山头第一次出名是在1990年,当年在全国首届轻工业产品博览会上,黄山头摘得金奖,在后来的1997年更是被指定为北京国际质量大会专用酒

而后来白酒界新品频出,黄山头慢慢消散了当年的光环,辉煌不在。

但是在2007年,黄山头被当地凯乐科技收购后,大量资金融入帮它进行了全方面的宣传包装。也正因如此它的销量连年攀登,也算有重回巅峰的势头。

可是好景不长,被“门外汉”控股的黄山头,做事拘手拘脚。最后因为产品定位不清晰,依旧没能搏出湖北,如今也只有当地酒友对其还有不错的印象。

其实从辉煌到落寞的“可怜”酒,不仅存在于湖北,全国各地也有很多这样的企业。比如河南的宋河粮液,江苏的双沟大曲,这些当年都是“全国名酒”,如今的名气也大不如前。

而下面这2款酒也是如此,虽说品质不错,但是奈何宣传包装不到位,因此也只在当地有一定的名气。

第一款:丰谷酒

产自四川的丰谷酒,靠品质出圈,但始终只被称为“川酒”。

丰谷酒不仅严选品质粮食做酿酒原料,用水也是长江源头雪宝顶,与九寨沟的水同源。

遵循特有的“低醉之法”,优循100多道工序,采用“春早入窖,中秋取酒”的酿制方法酿造。这也使得这款酒入口香陈细腻,浓香酒特别的窖香味呼之欲出,落口时特别的回甘,使得这款酒口感十分不错。

第二款:风云酱父 封藏

这款酒时贵州当地知名的大曲坤沙酒,酿造的酒厂更是已有百年历史。

酿造人叫李长寿,出身名门之后,他的父亲是老茅台厂长李兴发

上世纪60年代,茅台酒厂产量经常不达标。李兴发通过发现的酱香酒三大典型体,从根本上改良了酿酒工艺,并解决了产量不达标的问题,也正因如此李兴发被评为了“茅台终身荣誉厂长”,与此同时也享受到了特殊津贴待遇。

后来李长寿在酿造此酒时,只选用当地优质红樱子高粱,特级小麦做酿酒原料,酿造工艺也与茅台酒一样,遵循传统的“12987”工艺。

除此之外他还要求新酒先窖藏5年,在加入12年老酒提香,使其酒体格外饱满。

入口醇和丝滑,不辣口也不呛喉,中段层出不穷的花果香、粮香味格外突出,落口不烧心,回甘明显,喝完打个嗝嘴巴里都是香气,十分舒服。

你们当地有什么特色美酒,出了省就无人知的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湖北   华中   酒友   大曲   长寿   茅台   家喻户晓   山头   白酒   名气   辉煌   品质   工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