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区块链在数字货币应用的可行性

近日,“央行发行数字货币”话题再次登上热搜。由于疫情对社会经济的冲击,央行对于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也从未间断。

根据资料显示,早在2014年,央行就成立了研究数字货币的课题组,而2016年5月10日,央行正式公告成立数字人民币试点项目小组。

而对于“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观点,业内主要存在两种声音:一是认为央行发行数字货币是早晚的事情,有了货币电子化的趋势;二是认为央行发行数字货币与现有法币体系会有冲突。

本文主要从传统货币理论及区块链技术理论出发,来分析数字货币与现有法币体系的融合方案。

一、传统货币理论

对于货币,通常人们会认为是“以物换物”的一种等价交换物,而现代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货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根据《中国货币史》一书中的数据,目前世界上一共存在约2000种不同的货币。

其中,包括实物货币、纸币及电子支付。而我们在使用这些种类丰富且复杂的货币时,实际上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及弊端。首先,从实物货币看,作为传统纸币的金属铸币本身具有较高的价值。

根据《中国货币史》一书中提到:“在原始社会末期至封建社会时期,实物货币是主要的交易手段之一。但到了近代,特别是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实物货币逐渐让位于纸币和电子支付手段。”

在使用实物货币时,需要通过专业人士对其进行保管、管理及流通。对于个人而言,实物货币在使用时需遵循相应的规则;而对于专业人士而言则会面临如何保管环境是否安全等问题。

除此之外,由于其具有不可分割性、不可复制性等特性,实物货币无法进行储存及转移。其次,从金属纸币看,纸币本身具有较强的流通性。根据《中国货币史》一书中提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商品流通的扩大,纸币所代表的信用金属已不再能满足其内在价值要求。于是国家采用金属铸造方式发行纸币以代替金属货币。”

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介绍:“纸币作为法定货币是由国家信用背书的。

因此任何个人或机构均无法拒绝兑换要求;此外,在传统的纸币发行过程中存在着通货膨胀问题。由于纸币发行量固定、流通中所需支付媒介固定等原因导致纸币实际购买力与其名义价值之间的差异过大。

如政府可以通过通货膨胀以回收市场中实际已被稀释或挤出市场的购买力;个人也可以通过向政府或其他机构借取现钞等方式获得相应钞票并以此取代现金用于商品交易。以上可见,在传统实物货币时代,对于个人或机构而言可以自由选择是否持有及使用央行发行的法定货币。

而在传统纸币及电子支付时代却存在着很大局限性,无法满足日常生活中对于支付便利、快捷和安全性的要求。

最后,从电子支付看:在使用电子支付时必须要通过第三方进行交易清算和资金清算流程。第三方为实现资金清算和结算流程必须有一个专门做数据处理或者数据服务机构对电子支付进行监管。

而我国《人民银行法》第五十四条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对电子支付工具进行监督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从事电子支付业务或者为非法从事电子支付业务提供便利”。

而央行关于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也在积极推进当中,目前央行已开展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跨境支付等多项业务测试和技术验证工作,并计划2020年基本完成法定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工作。

由此可见在传统的实物货币及电子支付时代可以选择自由使用央行发行的法定货币以及第三方进行清算和结算流程。

二、区块链技术理论

区块链是一个去中心化、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由美国密码学家中本聪在2009链提出,区块链本质上是一种P2P网络技术,利用公开透明的共识机制,来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真实性,也通过该技术搭建了去中心化的互联网系统。

区块链中的去中心化是指网络中没有一个中心化的机构控制整个网络,中节点之间通过去信任达成共识,整个网络通过分布式记账的方式记录所有交易信息并记账。

目前区块链技术主要分为三个核心组成部分:

分布式账本:指不同于传统的银行账户体系,区块链系统是一种分布式账本,每个节点都存储整个系统所有交易信息。

去信任:指不依赖于任何中央机构的信任机制,只要网络中所有节点都相互达成一致并正确记录交易信息即可。

智能合约:指一种规则描述以数字化方式创建合同条款和条件,并通过代码形式表达。

由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征可以减少交易过程中的摩擦,提高交易效率;由于交易双方通过电子合约进行数字化签订后可以将合同数字化保存于网络中,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可以保证合同内容不被篡改或删除。

因此区块链技术在商业领域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传统商业领域主要包括金融服务、产品和数据信息等。

如金融机构通过使用区块链技术来提供自动化金融服务;一些商业机构可以使用区块链技术来维护产品生产和销售数据;许多企业和公司也可以使用区块链技术来简化产品生产过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并更好地管理自身企业等等。

此外,由于区块链技术在交易中具有去中心化、可追溯、不可篡改等特征,使得其具有可审计性。当数字货币与法币融合后,使用者可以通过追溯交易历史信息来了解其整个交易流程以及每笔交易的明细情况。

目前主要使用传统互联网系统作为去中心化的交易平台,用户可以通过网络上的所有节点提交一笔订单并要求将该订单所对应的商品发送至该网络上各个节点收到订单后对该订单进行验证、确认、记录并完成整个交易流程。

但是在区块链技术下,用户可以通过智能合约实现对资产价格或资产所有权的自动执行。例如,如果一个用户将一个虚拟货币从A账户转到B账户的过程中使用了智能合约自动执行了转账操作。

三、数字货币与法币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从货币职能的角度看,数字货币的存在并不会对现有货币体系产生负面影响,反而会增加现有货币体系的安全性与便捷性。

首先,从数字货币的价值转移路径来看,数字货币作为一种价值尺度,可将法币所代表的价值直接转换为数字货币,将法币从流通中剔除,从而摆脱法币对实体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

同时,由于数字货币价值转移路径更加直接有效,数字货币可以直接转化为现实的货币。同时,由于数字货币价值转移路径更短、效率更高且更加安全可靠,因此更容易得到广泛认可和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区块   法币   货币   数字   纸币   央行   分布式   节点   可行性   合约   实物   流程   传统   价值   技术   中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